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觉得我挺坏

太子别动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觉得我挺坏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觉得我挺坏

朱厚照运用谈判技巧,把人吓唬一通后,与官员们谈妥了赎买死囚的方案。

顺带解决了四月囚牛宝钞增发一事。

周经借机“太子心情好”,把原本只发放京官三分之一俸禄的囚牛宝钞,暂时提升到全额发放给在京所有官吏。也就是说,四月在京任职的官员和吏目的俸禄,全部用囚牛宝钞发放。囚牛商行需保证官吏们可用囚牛宝钞换等价的银子、粮食。

“殿下,官员俸禄包含一部分贬值的宝钞,户部结给我们的棉花、小麦等物价按照贬值后的俸禄算。可户部却要求囚牛宝钞实发。等于我们收到的物资贵了近一成五,几个作坊的成本涨了一大截。”御马监负责囚牛商行账目的中书舍人蒋连愁眉苦脸。

大明的中书舍人很有趣。中书舍人负责书写诰敕、制诏等文书工作,属于从七品,人数不定。

中书舍人有从进士科选拔的,替内阁做事,这种可以升官。

也有不经过吏部选官,从监生、儒士、布衣中挑选擅长书写的人担任。比如刘健的次孙刘学成,如果没有朱厚照横插一脚,现在就是从七品的中书舍人。

还有些是封荫成中书舍人的,属于不干活也能领俸禄的特权阶级。

最后是有门路的富家子弟。能越过纳粮、纳银捐监,直接捐成中书舍人。因为有进士科中书舍人的存在,自我介绍时还备有面子。

所以朱厚照是真搞不懂官员们为何要反感传奉官。中书舍人本质上和传奉官有何不同?

蒋连是宁瑾从此科落榜的考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他的中书舍人是宁瑾花银子托关系弄来的。读书人都不愿意和宦官走得近,怕名声有碍。与此同时,官职对读书人的诱惑力更大。

“周尚书又不是傻子。没好处户部怎么会愿意和囚牛商行合作。”朱厚照一点也没上位者的架子,亲自给蒋连倒了杯茶。

蒋连受宠若惊。素有不好相与之称的太子,亲自给他倒茶!

太子身边不留无用之人。太子一定欣赏他的才干。落地了又如何,会试用八股文取士,又不能证明他真正的才能!蒋连刹那间涌起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心中一腔热血的蒋连激动地道:“户部提供给我们的名录有缺。在京文官1671人,在职武官2192人,传奉官827人,吏目2481人。这些名单还没包括带俸祖荫的人员。”

朱厚照挑了挑眉:“在京的官吏人数超过本宫的预想。带俸祖荫的,不都属于武官行列吗?”

否则为何在京武官比文官多。据朱厚照所知,皇帝爹给长公主家的儿孙都封了锦衣卫的官职。除了皇帝爹,大家都太能生。光只领俸禄不干活的皇亲国戚,超过了一百人。

“文官也有。而且……”蒋连尴尬地道,“文官的虚衔比武官的更受欢迎。这些人没有统计在文官的名单上。”

他就是看上中书舍人的头衔。当然还因为能有机会接触太子殿下。

“呼~”朱厚照长吁一口气,“本公会交代下面,按原计划多备1三分之一的货。希望兑换银子的人越少越好。本宫可拿不出多少现银。”

蒋连脸上一喜。太子遇到麻烦,该是他表现的机会。“3月囚牛商行搞促销活动,大大降低了现银的兑换。四月可以换成另外一种活动,买满多少抽奖。奖品可以选最受文武官员欢迎的商品。”

朱厚照连连点头,大为赞赏,“这主意好,就照你说的办。”

蒋连喜笑颜开地离开文华殿。

“还是年轻人好忽悠。”朱厚照感慨了一句。只要在官场上混过一年,就不会被几句话打动。

大明官吏队伍中吃空饷的情况尤为严重。始作俑者是皇帝爹,还真不好处理。

朱厚照甩甩头,暂时把此事搁置。他现在最紧要的问题是守住河套。

不过还有一件事情,必须得尽快处理。

“建宁卫的人什么时候到?”朱厚照对钱能的威胁耿耿于怀。

刘瑾回道:“至少需要一个月。我们的人应该还没把信送到。”

刘瑾按照朱厚照的吩咐,正在研究用热气球送信。气极的朱厚照让他尽快给女真所在的建宁卫去威胁信。建宁卫的都督必须要有朝廷的册封。新任都督想要册封,就必须跑一趟京师。朱厚照很期待钱能在狱中见到家乡人的反应。

当然,他也不会为了出口气耽搁大事。送信的使者会先去一趟朵颜三卫。他以河套太子府的名义,邀请朵颜三卫南迁。

朵颜三卫和开原卫闹到这种地步,今后两邻居该如何相处?还不如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朵颜三卫迁徙的地方他都给找好了。就在火山部在河套的所在地。那有一大片草滩,非常适合养牛羊。

为了能让朵颜三卫尽快做出明智的决定,朱厚照决定暗中添一把火。

“你们做个局,尽快让胡御史见到多扎。别忘了,先把开原卫请功的奏章透露给多扎知道。”朱厚照笑眯眯地道,“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刘瑾欠了欠身,悄悄的退下。

朱厚照也没闲着。跑了一趟乾清宫,哭丧着脸问皇帝借银子。同样不富裕的弘治帝,不知从哪抠出5000两银子,二话不说的给他应急。

朱厚照心里哭笑不得。大明的皇帝和太子会为了银子彻夜难眠。而那群当官的,为如何从国库偷银子想的失眠。

朱厚照一离开,弘治帝马上召来司礼监。5000两银子是张皇后的私房钱,弘治帝怎么好意思拿自家媳妇儿的钱。当然会想方设法把银子还回去。

可是没有户部的同意,根本从拿太仓银拿不到银子。司礼监紧咬着辽东的十万两银子找事。没有司礼监的同意,户部也无法从太仓银调银子。

于是,大明陷入了僵局,无论是朝廷还是皇宫,都没有银子用。

户部实在是没办法,只能把难题扔给内阁。在刘建的建议下都察院派出御史前往辽东调查。务必要弄清辽东实况,找回丢失的10万两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