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塞的内阁

太子别动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塞的内阁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塞的内阁

刘学成在天上飞的时候,他的爷爷刘健阴沉着脸坐在文渊阁。

又是一个争吵不休的早朝。辽东的事情进一步扩大,现在已经不是10万两储银无法追回的问题,还涉及到了辽东的军屯。

10万两储银有一部分是补贴军粮的消耗。军屯的数量逐年降低,已经不足以支养活辽东镇将士。自从弘治四年改良盐法,再也没有商人愿意把粮食运往辽东。除了朝廷运去一部分,还允许当地就近买粮草。

军屯数量逐年降低,不仅是辽东镇一地,九边各地都有发生。虽大家心知肚明是什么原因,也不愿意在鞑靼即将扰边的时候深究此事。

但朝廷送往辽东的粮草,有多次烧毁、被劫的记录。当地官员和卫所报上来的原因是朵颜三卫侵扰所为。因为朵颜三卫多次在鞑靼和大明之间来回摇摆,成化年间又屡次袭扰,朝臣们理所当然相信了地方的报告。

实际上随着鞑靼的强势,朵颜三卫有意与大明示好,已经安分守己了多年。据可靠的消息来源,烧毁被抢的粮草实际上被辽东地方官员盗卖。卖给了缺粮食的朵颜三卫、女真等其他草原部落。甚至还包括鞑靼。这不但是贪腐问题,还涉及到了资敌!

“东厂的陈宽把消息递给我们,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谢迁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司礼监正与百官围绕太仓银僵持。东厂抓到了辽东文武官员那么大的把柄,为什么没有爆出来而是送到文渊阁?

李东阳猜想:“没有皇上的示意,陈宽不敢这么做。清宁宫即将建成,皇上想要修缮的比原来更好。但内库捉襟见肘。能让急需银两的皇上让步的,只有太子。”

李东阳朝刘健拱拱手:“首辅大人可知太子派远之前往开原马市的原因?”

远之是刘学成的表字。

“女真人经常到开原马市交易货物。太子殿下想要关闭开原马市,逼建宁卫的人进京。或许想要用建宁卫威胁钱能。让钱能交代幕后之人。”刘健沉声道。

“可是小儿说,远之有可能去的是广宁马市,而不是开原马市。”李东阳重重咬了广宁二字。

马市是控制草原异族的手段,单方面关闭容易挑起战争。太子定然知道朝廷不会同意,所以想借用囚牛商行在商人中的威慑力,把商人吓唬走。商人不愿意去,和朝廷无关。内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为此等小事和太子闹僵。

谢迁不解其意:“据我所知,女真也经常去广宁马市。广宁马市靠近喜峰口,去那里的商人更多,物资更丰富。”

“但广原马市去的最多的是朵颜卫。朵颜三卫中的泰宁卫被鞑靼弄得元气大伤,举族迁到朵颜卫附近。福余卫远在开原,且实力不及朵颜卫。现在的朵颜三卫完全由朵颜卫做主。”李东阳眉眼间有浓浓的忧愁化不开。

“宾之的意思是,太子想说动朵颜卫对抗鞑靼人?”刘健重重捶了一下桌子,“太子真的不肯放弃河套!”

河套太子府未必需要建在河套,也未必真要有河套。

多一个官署就多一批官员名额。河套太子府只要名义上存在,就得任命官员。

内阁同意太子荒唐的请求,弄出河套太子府,是为了满足部分人的心愿。太子之位稳固,不管大家面上如何,心里都想与太子搞好关系。但詹事府官员由弘治帝亲自点名,不是那么容易进。哪怕进去了没能力也坐不稳,比如程敏政。

但不好相遇的太子,一开始就让太子府变了味。弄得大家都不敢把人塞进太子府。

“首辅大人忘了太子在刑部大堂的表现了吗?”李东阳眉头深锁,“太子城府极深,我等根本猜不到他的目的。有时候太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他想让我们看到的。”

太子赎买死囚的事一出,“太子类太祖”从流言成为事实。不少官员对年纪轻轻的太子打心底里发发怵。甚至连刘健三人,都不太愿意直接面对他。

刘健揉了揉鼻梁:“把死囚送到草原,或是说动朵颜三卫,成了能打击鞑靼在草原的势力,败了也造不成什么严重的影响。如果真能顺利占领河套,是天大的好事。太子要做什么随他去吧。我们就处理辽东的事。”

让太子去祸害鞑靼人,总比让太子祸害他们好。才当了几个月的首辅,刘健感到身心俱疲。

李东阳一脸苦涩。他可不想把唯一的儿子送往河套。可他根本说服不了太子放弃河套。鼓动首辅给太子使绊子这条路也走不通。

“陈宽如果是为了太子,暗中偏向朵颜三卫。皇上是要我们彻查辽东的事吗?”谢迁感到了棘手,“辽东可是某些人的辽东。”

因为太祖建立的军屯、武官世袭制度,底层的将领被完全固化。辽东既偏僻又荒凉,太宗甚至主动放弃了大宁都司。辽东一地几乎被几家都指挥使所控制。甚至可以说是另一个云南沐王府。

真的要查清辽东的事,势必会造成辽东镇上下动荡,给鞑靼入侵创造机会。

“朵颜三卫受鞑靼地打击才倒向我们。他们有过好多次反复,并不值得信任。为了他们,寒了辽东将士的心,得不偿失。”李东阳努力地破坏太子有可能的计划。

“我们也不能坐视辽东镇做大。沐王府有一个就够了。”处在刘健这个位置,凡事都不能掉以轻心。唐朝藩镇的后果严重。

三个人心情沉重。似乎能预料到即将面临的压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候,通政司的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首辅大人出大事了!”

刘健心里咯噔一下:“辽东怎么了?”

“不是辽东,是宣府!”通政司官员赶紧把急奏呈上。

刘健打开一看,顿时气得火冒三丈,直接砸了茶几上的建盏。

“这帮武将,脑子里都是稻草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的分不清!”刘健气的来回踱步,“我们在也不能忽视边军的贪腐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九边安全。”

李东阳、谢迁凑上看,原来是宣府巡查御史的奏折。

“宣府瞒报鞑靼杀人抢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