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十九章 晕乎的杨廷和

太子别动 第十九章 晕乎的杨廷和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十九章 晕乎的杨廷和

朱厚照每日一大早例行前往坤宁宫问安。

“孩儿给母后请安。妹妹是否好多了?”习惯性的开场对话。

张皇后笑得像一朵盛开的雍容牡丹:“秀荣今天精神很好,还央求母后带她四处逛逛。”

女儿身体的康复,让张皇后的笑容渐渐多了。她遭受过一次丧子之痛,唯恐女儿也有不测,这段时间以来对大儿子看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哪怕有皇上劝慰,也消不了心底对大儿子不断滋生的埋怨。女儿一好,看儿子也顺眼了。

“孩儿能见一见妹妹吗?”朱厚照睁大眼睛露出渴求的目光。

在另一个世界是独子的他,很享受当哥哥的乐趣。妹妹有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当她用软糯的语气叫哥哥的时候,真想把天上唯一的月亮摘给她。

“照哥儿到时辰去文华殿读书了。”张皇后收敛了笑意。

虽然瞧大儿子顺眼了,可还是女儿重要。大儿子从小到大无病无灾的。而小儿子体弱多病,一岁不到便去了。大儿子一出阁读书,拥有了东宫的班底,女儿突然就生了怪病。

大儿子的命格真是贵重!她不会拿女儿的性命冒险。

朱厚照一脸失望。

“哥,我要吃冰冰。”朱秀荣稚嫩的声音在后堂响起。

“公主不能出去。”有女官阻拦。

“为什么嘛!我要和哥哥一起玩。”朱秀荣哭闹。

张皇后坐不住,催促着朱厚照立刻去读书。

朱厚照离开坤宁宫,脸上有怒气闪过。

母后竟然相信他和妹妹命格相克的鬼话。哪怕......哪怕谣言是真的,妹妹又不会抢了他的太子之位!他疼爱妹妹还来不及怎么会克她?

“高伴伴,还没查出来到底是何人在母后耳边嚼舌根吗?”朱厚照怒气冲天。

宫里的妖魔鬼怪真讨厌。

高凤苦笑:“皇爷已经把人处理了。”奈何皇后娘娘听见了谗言。谗言拨动了刺在皇后娘娘心底的刺。皇爷也不好多劝。

心里烦躁朱厚照紧绷着小脸坐在文华殿上课。

“请太子把昨日的《学而篇》背诵一遍。”

左中允杨廷和想要考察太子昨日回宫是否温习功课。

“孔子说学习后要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朱厚照用自己的理解复述。

杨廷和叫停:“请太子背诵原文。”

朱厚照横他一眼:“学习的目的在于深刻理解先哲的思想。而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世上多的是人云亦云的人。左中允想让本宫成为那样的人?”

关注度 1,1,1......

所有在旁的侍读官、陪读书的人侧目。今日的太子不太好说话。

杨廷和退让一步:“请太子默写原文。”

“默写既能考察背诵,还可以检查书法。”杨廷和笑着解释了一句。

朱厚照皮笑肉不笑:“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面孔的人,很少是仁德的。”

杨廷和窒息。他有得罪过太子吗?

关注度 9。

朱厚照撸光了杨廷和的关注度,不再刺激对方,提笔默写《论语》全文二十篇。

一边写一边感谢皇帝爹生了他一副聪明的脑袋。背书很痛苦,尤其是绕口的古文。有过目不忘的天赋,能节省下很多时间看杂书。

如果能允许他出宫就更好了。

皇帝爹默许他在宫里胡闹,却绝对不允许他私自出宫。他找了几年,一直没有找到皇宫安保的薄弱环节。

杨廷和见太子许久没有收笔,放轻脚步上前查看。

“殿下只要默写《学而篇》就可以了。”

杨廷和没想到太子正在默写全篇论语。内廷有诸多不足,但对太子的教育可圈可点。

朱厚照没理睬杨廷和,直到写完才收笔。

“如果各位师傅的教授《论语》的要求只是会背、会默写,那么本宫已经达到要求。”朱厚照扫视一圈,傲然地道,“本宫有几处不解,想要请教师傅们。”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又说,食色性也。是不是说男子或女子爱慕异性,出于人的本能,而非好色?”

一众侍读官面面相觑。他们不是回答不了问题,只是不知道对八岁的太子应该如何解释。

朱厚照又问:“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说做事过或不及都是祸害。那此前胡御史在左顺门试图撞柱死谏,是不是祸害?”

关注度 9,9,9......

朱厚照心里默默打卡。今日在场人的关注度全部撸光。

文华殿的教学在异样的氛围中结束。

杨廷和等侍读官一同赶往文渊阁,找兼任詹事的李东阳李阁老问策。李阁老善谋,一定会想出把太子引入正道的方法。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太子过于聪慧,未必是朝廷之福。

几人在文渊阁门口驻足。

“周尚书操之过急。”

“他事先找过老夫,老夫准了。”

“老首辅说过,让我们等机会。”

“再等下去,西厂的牌子就挂出来了。”

“......”

三位阁老在争吵。

杨廷和找文渊阁内相熟的书吏询问缘由。

书吏据实以告。

“户部周经周尚书上奏,请皇上取回监督京通仓的右少监莫英,大太监宋玉。”

杨廷和瞳孔一缩。

莫英和宋玉以前在汪直手下办事。汪直失势后他们投靠了李荣,没有遭到清算。汪直走向人前,他二人最是卖力。

“周大人的奏折有说明原因吗?”杨廷和急促地问。

书吏小声道:“说是京通仓的粮数目不对。”

“证据确凿?”

“小人不知。”

杨廷和皱眉。

账本上很容易做手脚。运粮本就有损耗。尤其是通过大运河送到京通仓的粮,涉及了漕运。漕运的水深,汪直很容易找到由头把所有人拖下水。涉及面一广,此事便会不了了之。

内监气胸狭窄,到时候肯定会报复。若把投靠他们的官员扶上户部尚书的位置,宦官的势力会大涨。

“我们走吧。不要在此时打扰阁老商议大事。”杨廷和识趣地走人。

太子的教育问题在权力斗争之下,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放学的朱厚照很快收到朝堂的最新动态。

制冰作坊联通宫中各个势力,很多人趁机向他卖好,使得他耳目越发的灵通。

但是,有屁用!

他又出不了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