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来自大同的战报

第二百三十七章 来自大同的战报

需要改文,麻烦各位晚点订阅。

朱厚照很烦躁,一整日坐立难安。

或许只是因为习惯了热气球的情报传递速度,突然由于天气原因无法及时收到北方情报,心里惶恐而已。

河套太子府按部就班的建设,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同、宣府提前很多日子做准备,哪怕遭受火筛突然袭击,应该也有反击的力量。密云作坊更不可能会出什么事儿。

难道是前往日本岛的海船在海上出了事?船上可是有几十万两白银的货物啊!

“殿下,出事了。”刘学成疾步走来。

刘学成、李兆先、谢亘三人天天给朱厚照跑腿。因为给彭清请爵位的事,办事的六部官员对监国太子的命令时常推诿。

为了应付小儿科般的刁难,朱厚照让三人给他跑腿。没把口讯送到六部是三人的错,六部收到口讯不照办是六部的错。谁出错了朱厚照找谁麻烦。一旦责任认定清晰,事情就变得顺畅。

哪怕很多次六部以不符合章程为由拒绝他的提议,朱厚照也能气定神闲给人穿小鞋、使绊子。监国太子的权力大打折扣,四品以上官员任命、罢免需要经过廷推。但处理几个五品以下的小官、吏目,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朱厚照以各种理由开掉了户部三分之一的底层官吏,又撸掉了很多位不听话的工部官员,时不时给兵部找茬。闹得京师鸡飞狗跳,关注度每日噌噌往上涨。

底层办事的官吏人手不足,影响了六部的运转。吏部想从等待分配的监生中挑选适合的人选,被朱厚照否决。只允许监生出任吏目,并不允许他们当官。

吏部作出反击,再次抨击人数不断上涨的传奉官。

朝廷乱糟糟的,弘治帝又躲了起来。乐的在幕后观看儿子和官员们如何掐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一听发生了大事,朱厚照很是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心慌焦虑的原因了,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什么大事发生。

朱厚照用眼神示意刘学成说话。

“云贵普安土司女首领米鲁起事!”

“?”

就这?

成化朝几乎每年都有人拉起虎皮造反,弘治朝数量稀少不代表没有。

朱厚照一点不耐地转过头,挥手让刘学成退下。

刘学成不甘心道:“附近卫所将士被打败,地方官员请求京师支援。”

“找兵部去。”朱厚照只会找兵部的麻烦,不会替兵部解决麻烦。

没多久李兆先找来:“兵部的马尚书让微臣询问太子殿下,应该如何治神英的罪?”

“依照《大明律》处置。”神英不值得朱厚照为他破例重惩。

这次轮到谢亘出面:“辽东的事又该如何了结?”

朱厚照盯着谢亘很久。把谢亘看得满头淋漓。然后慢条斯理地道:“依照《大明律》处置。”

不久之后刘学成又来了。

“朝政由内阁处置,司礼监批红。本宫只是监国,不是替内阁打工。”朱厚照不等他开口说话先行回绝。

朱厚照给皇帝爹通报了一声,带上少数护卫出宫。刘学成三人行为反常,但报社和商行没有向宫里汇报任何消息。

内城逛了一大圈,看到好几场关于是否应该给彭清赐爵引发的口角冲突。一切风和日丽。

第二日,宫外送进来一张报纸。并不是《京报》,而是由礼部牵头、六部联手刊印的《大明报》。

《大明报》首页刊登了土司米鲁起事的内容。早于朝廷邸报,也不见《京报》报道。

朱厚照摸摸报纸的纸张和油墨,摸到了一手的墨迹。就这质量也想和他抢生意?

《大明报》的版面格局与《京报》类似。在时事评论栏有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大理寺卿,等几位高官的时事点评。因为是官府出的报纸,撰文之人又出自权威部门,看上去比《京报》更加了解朝廷态度。

“为了响应太子殿下的倡议,各地官绅踊跃出资购买水磨坊、水力榨油坊。共募的17万两白银。太子用这笔银子修缮顺天府的沟渠、水井。”《大明报》竟然对他做的好事大肆报道。

朱厚照瞟了一眼其他板块,见到爆料人说兰州之战内有疑点,所以朝廷一直没下定论。朱厚照笑了笑,把报纸扔到一边。

昨日三人不停的向他询问时事热点问题,是想在《大明报》很夸他一顿吗?

朱厚照并不在意。若要打舆论战,他经验足够丰富。

朱厚照对《大明报》的出现反应平淡,很是惊了一下刘健。

刘健原以为太子会牢牢把控舆论。

“越来越来越看不懂太子在意些什么了。”谢迁小声呢喃。

几天后大同的战报送到京师。这次是兵部比朱厚照更早得到通知。

内城逛了一大圈,看到好几场关于是否应该给彭清赐爵引发的口角冲突。一切风和日丽。

第二日,宫外送进来一张报纸。并不是《京报》,而是由礼部牵头、六部联手刊印的《大明报》。

《大明报》首页刊登了土司米鲁起事的内容。早于朝廷邸报,也不见《京报》报道。

朱厚照摸摸报纸的纸张和油墨,摸到了一手的墨迹。就这质量也想和他抢生意?

《大明报》的版面格局与《京报》类似。在时事评论栏有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大理寺卿,等几位高官的时事点评。因为是官府出的报纸,撰文之人又出自权威部门,看上去比《京报》更加了解朝廷态度。

“为了响应太子殿下的倡议,各地官绅踊跃出资购买水磨坊、水力榨油坊。共募的17万两白银。太子用这笔银子修缮顺天府的沟渠、水井。”《大明报》竟然对他做的好事大肆报道。

朱厚照瞟了一眼其他板块,见到爆料人说兰州之战内有疑点,所以朝廷一直没下定论。朱厚照笑了笑,把报纸扔到一边。

昨日三人不停的向他询问时事热点问题,是想在《大明报》很夸他一顿吗?

朱厚照并不在意。若要打舆论战,他经验足够丰富。

朱厚照对《大明报》的出现反应平淡,很是惊了一下刘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