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

太子别动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

刘健晕倒也无法制止朝臣们对朱厚照的口诛笔伐。

“太子又在大同折腾出了什么?”

“能残忍地杀害老弱妇孺,还有什么是太子做不出的?”

“太子杀心太重!”

“首辅大人、两位阁老,皇上不上朝,我等就跪死在奉天门。”

朝臣们为了让弘治帝撤去大同遇难百姓纪念碑前的京观,已经和弘治帝耗了十多天。

弘治帝向来从善如流。假如奉天门站着的三分之二朝臣反对某事,弘治帝大部分情况下会尊重朝臣们的意见。可一旦反对的事与张皇后、太子有关,弘治帝极少会让步。

而且脾气好的人固执起来,会超出大家的想象!

六月十六,在朱厚照指使左敬张贴悬赏榜的时候,曲阜孔庙突发大火被烧毁大半。善于用灾祸联系天下大事的御史们,围绕阙里孔庙大火一次次上奏弹劾太子不仁。维护儿子的弘治帝把弹劾扔到一边看也不看。

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五位御史在朝堂上接连发出激烈的言论,把朱厚照描绘成刽子手。结果,弘治帝以扰乱朝会秩序为由,罚五人廷杖。

这是弘治帝继位后首次动用廷杖。

廷杖一启用,像踩了猫的尾巴,不单是朝臣,六品以下的京官们也站了出来。原本中立的官员,也倾向于撤销京观。官员们众志成城,倒不是因为京观,而是暗中抵制廷杖。

七月初一大朝,能来的都来了。弘治帝缺放了大家鸽子。

面对官员们想要逼宫的行为,谢迁颤抖着道,“皇上万寿节在即,各路使者齐聚京师。诸位想让外人看笑话?”

“谁敢看大明笑话!”有人阴阳怪气地说,“有铁血无情的太子在,藩国们敢蹦跶?不怕一则悬赏榜灭族灭国?”

向来温文儒雅地李东阳猛然间发飙:“说这话的人站出来!鞑靼死了两万你们天天叽叽歪歪,大同、宣府无辜死去的一万多百姓谁为他们叫屈了?你们到底是大明的官还是鞑靼的官!想去护着鞑靼人,本官不拦你,现在就去!”

刚说话的官员缩了一下头。

李东阳从人群中把人揪出来。

“兵部李介?近几年大同的军备是你负责的对吧?神英卖了多少军备给鞑靼,你也脱不了干系!”李东阳扯着嗓子喊来值守的锦衣卫,“本官怀疑此人勾结鞑靼,让你们牟指挥使好好查查!”

在谢迁和醒来的刘健默认下,李介被锦衣卫拖走。

“心疼鞑靼人的脱下官帽,本官给你们开通关文书,统统出关去!”刘健放了话,点了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大理寺卿、左都御史等三品官员,头也不回地走向文渊阁。

群龙无首的朝臣们只得四下散去。

人一死,对活人造不成什么危害。往往会让活人记起他的好。

得知朱厚照遇刺身亡,刘健脑中闪过种种,最后停留在“皇室中谁还能与达延汗相抗”的念头里。

太子能折腾、做事方式极端,但平心而论事件结果对大明最为有利。

兰州一战重创乜克力为主的永谢布,大同反攻战几乎剿灭蒙郭勒津部、削弱了土默特部。鞑靼实力折损,达延汗只能收缩势力,几年内无法大规模扰边。重振大明失去王威宁之后的掉落的军威。

最像太祖的太子损落,朝廷几十年内都无法革新弊病,也没有人会大刀阔斧地整顿战斗力下滑的军队。

囚牛宝钞还能坚挺下去吗?还会有热气球、火炕孵鸡法、风力水车晒盐法、水力纺车、飞梭织布机等一系列能改变百姓生活的技术出现吗?

刘健最后才想到空悬的储君之位。

文渊阁门窗紧闭,打杂的宫人和中书舍人都被赶了出去。刘健把大同的急件递给众人传看。

“消息确定可靠?”英国公心神剧震,动作幅度之大,直接弄翻了身下的官帽椅。

马文升不信:“祸害遗千年。太子没那么容易死。”

太子虽然在驿路、军备、军制等多方面和兵部有摩擦,但马文升真的很欣赏尚武的太子。京观算什么!军队打看胜仗才能让文官在朝堂上找茬,若打了败仗,就该考虑丢脸的和谈与妥协了。

刘健直言:“没人在大同见到太子。”

“太子遇刺,惠安伯定会上报。镇守太监也肯定会向宫里传信。”英国公经过短暂的失态后指出疑点,“本国公没听到惠安伯和宫里的消息。”

马文升冷静地道:“以热气球的速度,昨晚应该有消息入宫。”

“所以今日皇上罢朝?”礼部尚书徐琼猜测。

户部尚书周经眼神闪烁:“太子会不会受了重伤不方便见人?”

“周尚书是山西籍人士,大同方面没给你送信吗?”徐琼问。

周经和晋商的关系,在位的众人心知肚明。晋商在大同的势力,不比官府差多少。

“没人见到太子。”周经重复刘健的话,默认收到过大同的消息。

“囚牛商行昨夜有异动。”周经又添了一句。

京师一半的商人为晋商。只要是商人无时无刻不在盯着囚牛商行的动向。

在场的一下子分为两派,一派质疑,一派盲目地相信。

李东阳能理解。质疑的内心支持太子,相信太子遇刺的都是坚定的反对太子之人。

周经把太子是否遇刺的话题转移到应对措施上:“我等上书请皇上纳妃吧。”

“皇上年纪也不小了。若真的……可以过继。宋英宗、宋孝宗、宋理宗都是宗室过继的。”徐琼发表不同的看法。

徐琼勉强算的上张皇后的姑父。他肯定要为张皇后打算。英宗钱皇后无子,宪宗继位没几年抬了生母周氏的地位。现在周氏成了太皇太后,周家满门享尽荣华富贵,谁还记得钱皇后。

“越说越不像话!”刘健制止了众人的胡言乱语,“不能让消息泄露。两日后便是万寿节。到时自见分晓。”

刘健尽了人事。三品高官们都有各自的人脉圈,他们或早或晚都会收到大同的消息。刘健把人召集在一起,主要是想关照大家稳定局面。现在看来,是他乐观了。

太子太能折腾,想要大明换个太子的人数可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