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八十章 板桥皇庄

太子别动 第二百八十章 板桥皇庄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二百八十章 板桥皇庄

第二日《大明报》用“好事从来不易得,世间无有不艰难”为标题,引用了朱厚照的讲话,明确表明囚牛商行卖出的玉米无法当成种子播种。

一时之间,到前门大街晋商会馆拜访的高门大户的管家络绎不绝。除了朝堂上正三品以上官员,朱厚照明确表示会派发请柬参与买地拿种子的对象只有十三人。的荣盛堂的东家程穆在徽州老家被绊住脚步。晋商成了权贵们拿种子的最好人选。

英国公、成国公、定西侯、彭成伯、襄城伯、惠安伯等手握兵权的勋贵们另有打算。诸如因为考核不过关被罢去武职、被边缘化的平江伯、安远侯等人,想要用权利压迫晋商们交出即将到手的种子。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安远侯柳景触犯律法,因和太皇太后有远亲关系求了弘治帝免于罢爵。平江伯骑射、武略、胆识都是垫底的存在。他们的子孙在武学中的表现同样非常糟糕。按照弘治十四年颁布的《文武职袭荫法》,安远侯、平江伯两家很可能降爵承袭。对于他们,晋商表面上客客气气接待,触及到利益的地方,晋商们毫不妥协。

未免被京师权贵不胜其烦地骚扰,晋商们请出英国公、李荣替他们出面挡去麻烦。随着前任户部尚书周经的致仕,京师中不少位居高位的山西籍官员被调出京师。大明商人没有后台在商场寸步难行。晋商们找上了曾在大同短暂停留过的英国公,同时由大同镇守太监左敬牵线,联系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

英国公出面替晋商们拦住上门找麻烦的勋贵,自然有他的打算。李荣愿意出面,少不了朱厚照的说和。没了晋商们雄厚的财力支持,开发建设大宁市将会纸上谈兵。

弘治帝对玉米种子格外好奇。在朱厚照的陪伴下,带上张皇后来到位于北直隶顺义县安乐里板桥村的东宫皇庄。

此处皇庄原为大太监曹吉祥所有,宪宗没收后改为皇庄,又被弘治帝赐给朱厚照作为东宫皇庄。原本只有三十五倾,后侵占民田四十倾,扩张到了七十五倾。清丈田亩时,为了改革顺利推进,先对皇庄进行核查。板桥皇庄出银子并按利息赔付侵占的四十倾土地。不少土地的原主人过世,有些人的子辈都已经离世。孙辈们分配这笔赔偿金时闹出很多官司。

“当初大家都被殿下给出的赔偿金吓了一跳,目光聚焦在赔偿金的给付上,没人把视线转向皇庄内部。”寿宁侯在标有“玉米实验区”的指示牌前感慨。

“皇庄内所有人都是全家签了死契的流民。哦,现在都是在民籍的百姓。”朱厚照笑道,“他们用毕生的劳作和自由换取下一代的幸福生活。哪怕外人知道此地培育良种,也得不到想要知道的秘方。”

当朱厚照看到寿宁侯兄弟俩出现在随行队伍中,马上就明白皇帝爹为何一定要出宫参观玉米种子。朱厚照带大家参观培育在实验区里的良种,并没有暴露杂交授粉的关键技术。

“玉米的种子不能留种,最大的原因是我们从撒马尔罕商人手里得到的种子也是培育出来的。为了拿到育种技术,囚牛商行送出了两百多车玻璃制品。想要得到可以留种的玉米种子,至少要经过三年不断的培育良种。”

当初撒马尔罕商人说了一堆玄而又玄的话,通事满头大汗地翻译也没完全搞明白。朱厚照倒是听明白了一点。和两个月亮世界农作物杂交、自交技术类似。杂交得到的种子下一代不稳定,但它能保证高产。可真要朱厚照解释,他还真不知道怎么解释。用两百多车沙子制成的玻璃制品换最低级的授粉杂交技术,朱厚照觉得还是挺划算的。

“难怪玉米种子不易的。”张皇后笑的一脸慈祥,“不知可有多余的种子给照哥儿的两位舅舅沾沾丰产的光?”

朱厚照恭顺地躬身道:“母后见外了。舅舅们支持改革放弃到手的田地,有了好处怎会忘了舅舅们。早就给两位舅舅留出种子,等到了播种的时候,板桥皇庄会派出农技人员上门指导种植。”

“谢殿下。”寿宁侯和建昌伯异口同声道谢。他们两人有自知之明,不会抢大宁城市政厅成员的名额。只要弄到种子便可。

朱厚照偷偷告诉弘治帝:“父皇,孩儿给庆云侯、瑞安侯也留了一份。”

“别忘了给崇善伯也留一份。”弘治帝提醒。

崇善伯是皇太后王氏的又一位弟弟。都说弘治帝独宠张皇后,除了按例给皇后娘家侯爵位,又多赐了一个伯爵位。当初建昌伯赐爵,朝中官员强烈反对。反观皇太后,后宫前朝都没什么存在感。宪宗在时不受宠,弘治帝继位宫中又有太皇太后压一头。可弘治帝偏偏在两年前再一次赏赐王家一个爵位。

自那以后,朱厚照前往皇太后仁寿宫请安时,总会见到一位神情激动的宫女。宫女长得很秀气,模样周正。朱厚照眉眼之间和其有三四分的相似。皇太后把宫女妥善安置在偏殿,照顾得极好。

弘治帝在板桥皇庄逛了一圈。皇庄的七十五倾地全部用来培育种子,被分为各个实验区。

在小麦实验区,现在轮种上了大豆。朱厚照老老实实交代:“玉米用特殊的培育方法能够得到高产的种子。孩儿便想着稻谷、小麦是否也能用此方法培育高产种子。北方不适应稻谷生长,孩儿便在琼州也建了一座皇庄当实验田。琼州那,有点眉目了。”

“有点眉目是什么眉目,均产提高了?”弘治帝立刻警觉。儿子喜欢把好东西攥在手里不让人瞧。

朱厚照稍微透露了一些内幕:“琼州可以像占城一样种植三季稻。江南一代可以推广双季稻。”

“哦。囚牛商行以后还会卖种子?”弘治帝没有细问,猜测着儿子的下一步打算。“种子即是权利”的宣言给弘治帝的冲击极大。

“不,孩儿会成立皇家种子铺。孩儿不会让种子铺的权利旁落。”

“照哥儿看着办。”

“孩儿想在南京皇庄种植琼州培养出的新稻。”

“好。”

“为了方便管理,父皇能把南京的五处皇庄交给孩儿吗?”

“……好。”

朱厚照顿时眉开眼笑。几句话之间,他手里多了南京一万多倾土地。寿宁侯、建昌伯拿走的那点玉米种子算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