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八十七章 达延汗亲至

太子别动 第二百八十七章 达延汗亲至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二百八十七章 达延汗亲至

被废弃了几十年的东胜卫在囚牛商行接手后,成为大同关外的一处补给站。

囚牛商行日进斗金,有它独立兴建的补给站与众不同。说是补给站,不如说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密云小镇。除了里面保存完好的夯土房,其余已经用红砖瓦房替代。

红砖房成本低,已经在甘州、凉州等地流行起来。红砖房不少见,少见的是人为沙漠绿洲。囚牛商行大同分行的掌柜陈云之严格遵从朱厚照的指示,在被沙漠侵染的东胜卫外,用草方格的方法种起了树。朱厚照还把精通水力的人员派驻到东胜卫,用古时流传下的沙井技巧,在东胜卫挖了一条长长的暗河。

东胜卫的独特不在于地面,而是底下!

只要有水就活人活物。东胜卫方圆五里之内,每隔三尺的距离种下一棵树。虽然时间还短,树苗只有半人高,可已经顽强地在沙地里存活。一片黄沙之中看见成片人为的绿色,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种神仙手段。

“云之兄好手段。”望着黄沙中的点点绿意,高凤夸起了调派到大同的囚牛商行掌柜。陈云之在西北待了好几年,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话。高凤把朱厚照的命令看得极重。为了以防万一,把居心不良的左敬赶走,找来了陈云之陪同。

陈云之不敢居功:“全是小爷的主意。咱家只是奉命行事。”

陈云之原本在兰州,因为能力强,被朱厚照调到了大同。他是西厂的老人,也是一路见证囚牛商行崛起的老人。陈云之在,刀疤贺蒲也同行在旁。在二十八星宿划入太子府之前,刀疤负责西北的情报网。现在有了二十八星宿,刀疤仅负责囚牛商行在西北几地的货运队安全。

“云之兄一人抵得上青土城那帮人。”高凤撇撇嘴,“小爷把萧公公调往海外,让魏彬接任太子府总管。魏彬行事狠辣果决,再加上没了囚牛商行支持,接下来程克勤可没什么好日子了。”

陈云之笑了笑并没有接话。高凤明着说程敏政,实则在敲打他。他一手搭建了兰州分行,又手把手建起大同分行,在囚牛商行算得上功勋卓著。小爷有意让囚牛商行与御马监分离,要提拔一位总行大掌柜。有兴趣的人很多,有资格的寥寥无几。

陈云之不能确定高凤敲打他的目的,但能确定绝对不是小爷的授意。小爷要敲打人不会只放出轻飘飘的几句话。青土城没了囚牛商行的特别采购权影响不是太大,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大宁刚建起的羊毛作坊。

陈云之始终记得他离开京师前小爷的交代。成立囚牛商行的第一要旨是让大明强盛。永远都不是为了赚钱。就像东胜卫外的人工树林和沙井地下河。

“鞑靼使者来了。”刀疤看到前方手下的示意,提醒两位站在风沙里聊天的公公。

高凤立刻迎上前:“希望他们会出席拍卖会。”小爷已经有三四年没给他下派任务了。高凤不想被遗忘。

出自西厂的刀疤习惯性观察鞑靼使者一行。他们没有进补给站,而是站在外面欣赏人工树林。他们仍旧是八人,但里面出现了一个生面孔。虽然和替换的那人身形差不多,眼神更为犀利。如果之前那人是狼,此人就是虎。

刀疤对此人特别留心。

只见此人半蹲,从一旁的沙井中接过水喝了一口。盯着流经沙井的地下河出神。

刀疤心道:是个识货的。能看出地下河工程巨大的人可不多。

越走进,刀疤越觉得此人眼熟。身材高大、皮肤紫红、一脸胡子,看似和其他鞑靼人没什么不同。可刀疤总觉得有种熟悉感。

“陈公公,我觉得此人好像在哪见过。”刀疤小声告之陈云之。

陈云之定眼瞧出,突然间心间巨颤。他也是西厂的老人,对人过目不忘是基本的功底。刀疤觉得熟悉却没认出对方,那是因为他们的确没见过对方本人。他们见到的是画像,从王威宁手下中。

达延汗接近让人心旷迟疑。

玄武和高奉以为他们达延汗会派出使者来接见他们,可没想到见他们的竟是达延汗本人。

外臣见过大汗,鞑靼赶跑瓦剌。建国得到取代美元是得到聆听了认可。

达延汗收到朱厚照给他私人下请柬的消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亲自前来。这三年来他的日子很不好过,不是因为少了辅佐他的满都海夫人丢失了火山和你不乐,两个左膀右臂,而是因为编码是酒店的粮食禁令、粮食和铁器在马市中在马市里也是限制卖给他们的但自从太子来了一次大同,编码是关闭,只能在东顺位大宁、易乃吉青土城这4个地方买到他们需要的伤货物。而在这其中粮食的买卖受到极为严厉的限制,比铁器的限制更为严厉

达延汗收到了大明太子用蒙古文写给他的一份书信,信中提到了大明三年来的水灾和旱灾以及粮食减产的现状,问候了鞑靼、粮食生产状况提出以大银城以大宁市为突破口,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稳定的沟通渠道,并承诺对。若鞑靼拍得大宁土地,将与其他人一视同仁,同样会送上能亩产实时的玉米种子,让达延汗触动更深的是吗?用本文和汉文两种文字记载的大宁市见识明细达延汗,准备亲自到大宁一关。

达延汗收到了大明太子用蒙古文写给他的一份书信,信中提到了大明三年来的水灾和旱灾以及粮食减产的现状,问候了鞑靼、粮食生产状况提出以大银城以大宁市为突破口,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稳定的沟通渠道,并承诺对。若鞑靼拍得大宁土地,将与其他人一视同仁,同样会送上能亩产实时的玉米种子,让达延汗触动更深的是吗?用本文和汉文两种文字记载的大宁市见识明细达延汗,准备亲自到大宁一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