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九十章 初次交锋

太子别动 第二百九十章 初次交锋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二百九十章 初次交锋

随着京师外城门永定门的开启,鞑靼大汗达延汗被迎上辇舆,在三位阁老的簇拥下入城。

此刻已是京师夜禁时段,禁止出行。京师内外城中官居三品以上的官员府邸陆续开门,大家打起精神、换上朝服,以最隆重的礼节前去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哪怕官员们私底下对太子有很多的怨言,此时也不会让太子掉面子、给鞑靼人看热闹。这是给太子殿下撑面子,更是为了维护大明的体面。

宫人们手提煤油灯从宫里鱼龙惯出。他们在御道两旁挂上煤油灯,为贵客指路。从永定门经过正阳门,一直延伸到大明门,一条火龙在达延汗眼皮子底下被点燃。御道被快速清扫,宫女们在辇舆前方撒花。匆匆赶来的教坊司乐者吹响迎宾乐曲。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达延汗在辇舆里吟出了贴合此情此景的宋词。

大明人从不知道,达延汗从小接受汉文化的教导。鞑靼王庭有不少被掳劫到草原的汉人。大部分被当成奴隶,少数有才学的被要求传授汉文化。这还是满都海夫人的一力主张。尤其是汉人的兵书,达延汗几乎一本都不会拉下。火筛曾陪同达延汗一同学习兵书,所以火筛是鞑靼中最难以对付的将领。

巍峨宏伟的京师以另一种肃穆、低调的奢华场景徐徐展现在达延汗眼前。达延汗从来没来过京师,但他对京师熟悉异常。在被灯火勾勒的明皇宫下,是曾经元朝的皇宫。

原来的丽正门变成了大明门。曾经大元权利的中心大明殿,已经被明人拆得彻彻底底。

到了大明门,达延汗从辇舆下来,他想看看明皇宫还有多少元皇宫的影子。

“贵客远道而来,本宫有失远迎,还请海涵。”

朱厚照在大明门前恭候达延汗大驾。从东胜卫送来的信中特意说明达延汗精通官话,朱厚照就没多此一举用蒙古语招待。如果说鞑靼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大明就是鞑靼心口上永远的伤痕。就像朱厚照要学回回文的道理一样,达延汗肯定也学习了汉字,说不定还熟读四书五经。

达延汗给了朱厚照一个猝不及防。囚牛商行接待豪商巨贾、藩王还行,接待鞑靼大汗差了不是一点两点。连朝廷都没有接待鞑靼大汗的先例。皇帝爹出面收拾局面,避免朱厚照在待客礼节上出丑。

重新换上衮服的朱厚照还是从中插了一脚。点灯、撒花、奏乐等就是在焦芳的建议下捣鼓出来的。朱厚照猜测焦芳纳妾经验多,从婚礼中获取的灵感。能力有限,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达延汗的落脚处也有了着落。陈宽正带着宫中御用器物赶往十王府街。把雍王曾经居住过的王府腾出来,以供达延汗歇息。

达延汗上前几步,在距离朱厚照身前半米的地方驻足。“大明太子朱厚照?”

人高马大的达延汗像一堵墙,挡住了朱厚照身前所有的光。个子仅只到达延汗胸口的朱厚照,需要把头抬得高高的,才能迎上达延汗打量的目光。

草!年幼人矮不能怨天,气势上输了一节!

刘健夹紧眉头,恨不得搬椅子上前让太子站上面。

“正是本宫。本宫神往大汗久已。”朱厚照上前一大步离达延汗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他用手比划一下和达延汗的身高差,兴奋地挑眉,“大汗六岁继位就被满都海夫人带上战场渡过峥嵘岁月。十三岁亲政,屡战强敌声震漠南。真乃一代枭雄是也。本宫以您为榜样,却处处被官员们责骂弹劾。希望待本宫二十八岁的时候,也能如大汗一样,让天下臣服。”

听了朱厚照的话,鞑靼使者们一脸傲然,在草原上谁不钦佩他们的大汉。把大汗作为榜样的大明太子眼光还行。

达延汗目光沉了沉。他不会听不出“一代枭雄”、“天下臣服”饱含的讽刺意味。“太子与本汗的大儿子年龄相仿。你们一样天真烂漫、单纯可爱。”

朱厚照心下一乐。达延汗说他天真、单蠢?!

“等我们长大了,脱去稚嫩,会和大汗一样的威猛。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历史就是这样一代代更迭。”朱厚照露出天真可爱的笑容。

达延汗脸往下一拉,多年征战沾染上的杀气弥漫,让周围的禁军紧张地把手放在刀柄上。

朱厚照笑容可掬,丝毫没受达延汗气势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气势是一个人自信心的体现。身为顶级权贵,一出生注定成为将来的天下之主,朱厚照的自信心爆棚。

李东阳默默注视气势上不相伯仲的两人。心想:《京报》夸张的说法或许是对的。能遏制达延汗的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太子。

“大汗请入宫。皇上和皇后正在奉天殿恭迎大汗大驾。”刘健适时插入谈话,邀请达延汗入宫。他忘了他们的太子口齿伶俐,从不会在语言上吃亏。刘健生怕再说下去两人会在宫门前打起来。

达延汗看了眼四周神情戒备的禁军,笑了笑。大步流星入宫。

一行人以竞走的速度前行。朱厚照从旁陪同,迈着短腿小跑着没有落后半步。幸亏他每日练武不绝,身体素质好。不然得和礼部尚书张升一样气喘吁吁了。

弘治帝和张皇后盛装出席,以高调的姿态在奉天殿迎接达延汗的到来。英国公、定国公、马文升、刘大夏等官员精神抖擞地矗立两旁,任谁也看不出他们半个时辰前还在床上安睡。

如果要论才干,宫人的能力普遍比官员们高。半个时辰不到,奉天殿张灯结彩,摆上夜明珠、珊瑚树、奇珍异宝,把奉天殿装扮的美轮美奂彰显大明盛世。光禄寺已经备好宴席所需汤食,教坊司歌舞乐器一一就位。一场明面上不输万寿节规格的宫宴成型。

初次交锋,大明隐隐压了鞑靼一头。

而达延汗的反应,让老奸巨猾的官员们有了不一样的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