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九十八章 错综盘桓的关系

第二百九十八章 错综盘桓的关系

点票开始。

代表徽商、江右商帮朝廷的票数没有变化。

弘治帝把得到的13票全部转投给了达延汗。现场也只有弘治帝敢把票给达延汗。弘治帝主动退出市政厅的行为让所有的人感到诧异,包括朱厚照。不过其他有意竞逐市政厅的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有弘治帝派出的代表在,大家做事肯定会缩手缩脚。

在看角逐激烈的英国公和松江商人。王元明和另外一位晋商各减持5票,各为20票和16票。相应的,英国公多了10票,变为19票。松江商人拉来了10张零散票,同样变为19票。

从21票减持到16票的晋商脸色赫然惨白,他已经被淘汰了!

点票继续。秦商和粤商各多了5票,涨到23票。对排名影响不大。

最令人吃惊的一幕到来!宁波商帮的票数从18票变为40票,一下子多了22票!

英国公腾得站起,脸上的怒容不遮不掩。英国公如何明示暗示,始终拿不到票。英国公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背后的勋贵武官集团。能阻扰他入选市政厅、排除出大宁建城的,不可能是一两个人,只有以刘健为首的文官集团能够办到。

青土城中文武势力并驾齐驱。左长吏程敏政根本干涉不了右长吏王钦,战事紧急时,程敏政反而要协助王钦做好军队的后勤保障。程敏政能与刘健摒弃前嫌暗中合作,也有感受到武官威胁的部分原因。毕竟青土城只是太子府选定的第一个驻地,武官势力不及时被遏制,将来的第二、第三个驻地还将会如此。

文官们怕的不是太子府上文武各占半壁江山。怕的是将来太子继位后,武官在朝堂的势力也会如太子府一样,能和文官并列。百年来几代前人的步步为营终将化为泡影。

刘健肯定不容许大宁步青土城后尘,不容许武官势力再次崛起。哪怕在朝廷管辖之外也不行。

“英国公无需动怒。三年以后换届,英国公可争取三年后加入市政厅。”弘治帝一脸和气。

英国公坐在第二阶的最右边。刘健坐在第二阶最左边。刘健目视演讲亭树起的大黑板上的票数,似乎想到了什么微微皱眉。完全感受到英国公的怒气。

达延汗不动声色打量弘治帝。怀疑文官压制武官是不是出于弘治帝的授意。大明朝堂远比细作传回的更加复杂。

市政厅成员名单出炉:程穆依旧以52票牢牢占据第一。江右商帮41票,宁波商帮40票,刘健30票,达延汗26票,粤商23票,秦商23票,王元明的20票。累计票数255票,占了500张议会票的一半。第一届市政厅成员共8名代表。

朱厚照随后公布了第一届市长人选:程穆。

松江商人心如刀割,离入选只差一票而已!为了入选,他花76万买下两张票!他个人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他背后代表了松嘉杭多地的布商。入不了市政厅肯定拿不到权柄,得不到羊毛作坊的合同。

不过松江商人很快一扫阴霾。端本宫总管小黄公公邀请他吃宵夜!这是给他机会提出诉求!76万没白花!

从头到尾只有自己8票的湖广商人一脸沮丧。到不是因为无法入选市政厅。而是此次投票反应出来的现状。

湖广是兴王的藩地所在。湖广不止有兴王一位藩王。可就是因为湖广商人来自湖广,表面上从未与兴王有联系,也无人敢与他结盟。连小孩子都知道,弘治帝和兴王兄弟阋于墙!

坐在外围贵宾席上的兴王瞧着从容淡定。他不得不淡定。李东阳、谢迁时不时投来打量的目光。隐藏在暗处的东厂番子肯定也在关注着他。为了拍卖会,兴王冒险踏足京师,甚至厚着脸皮拉太皇太后的亲儿子崇王同住。拍卖会是一次试探。试探的结果让他心凉。

宁波,唐朝称之为明州。大明立国后,为避国号改为宁波。它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太祖海禁“寸板不许下海”,后多有波折,唯独宁波对外开放。日本十年一次朝贡,登入地点便是宁波。无论海禁松还是严,宁波海商总有办法对外交易。

海贸得利多寡朱厚照最有发言权。看着朱厚照一次又一次散财,无数人人盯上海贸利益。朝堂上坚持海禁的官员越来越少,还出现了废除海禁的呼声。可不管是提倡还是废除,弘治帝都当耳旁风置之不理。

宁波商人以“宁波市舶司即将恢复”的爆炸性消息,一下子拉来了22票!宁波商人嗓门大了些,弘治帝听到了付之一笑,刘健也没有驳斥,增加了消息的可靠性。

英国公幽怨地望向朱厚照。朱厚照耸耸肩,他为了赚钱忙得晕头转向,有段时间没关注朝廷局势。

朱厚照不知道宁波市舶司重开的消息。如果朝廷同意宁波港对外贸易,日本商人可以往来做生意。威胁了囚牛商行日本航线的贸易利润!

忍不住想插手反对!垄断的独家生意、躺着搬金银的日子要一去不复返了!

朱厚照忧伤地看了眼即将收到了卖地款,叹了口气。算了,最近手头不缺银子,有时间寻找新的航线。好不容易让刘健等人动摇了海禁,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前功尽弃。

500份土地每份最底缴纳2万两。108人一致选择最低付款金额。理论上一共能收获1000万两。属于大宁市政的500万,暂且存放在户部太仓库中。等市政厅搭建完备后转交。

余款放入囚牛商行地下库。朱厚照应得500万两,实际上朱厚照只拿到418万。朝廷的60万、达延汗的20万以及弘治帝的2万挂在账上。

朱厚照保守估计,那将会是三笔烂账。

达延汗明确表示用羊毛和牦牛支付。

“本宫要战马。”朱厚照直言不讳。

达延汗冷笑:“本汗还想要大明的钢刀、钢甲、热气球。”

“本宫打算去哈密替大汗清理异教徒。大汗就不支持吗?大汗不支持,本宫只能让佛子给鞑靼国师写信了。”朱厚照抖着脚,活像个市井流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