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胡萝卜和大棒

太子别动 第三百一十五章 胡萝卜和大棒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三百一十五章 胡萝卜和大棒

“鬼刹”是一群朱厚照豢养的暴力机器。放出去个个都是当杀手的料。每个“鬼刹”成员加入前会得到等值500两银子的卖身钱。如果战死就是白死。活下来每月能领俸禄、拿奖金。挨过十年或者受伤致残,可以留在东番岛养老。

所以“鬼刹”的成员非常自爱。他们上了战场对阻挡在面前的敌人毫不留情。军队要顾及军令,士兵要忍受无能的将领以及一系列扯后腿的事,但“鬼刹”不用。

汪莫下达命令、发下补给,“鬼刹”完成任务。中间怎么处理任凭大家自由发挥。“鬼刹”是一个群体,又是各自为战。关系好的会凑在一起,相互守护。独行狼会像幽灵一样在战场上神出鬼没。像养獒犬一样的培养下,“鬼刹”自动选出最合适的头目。

每一场战斗,“鬼刹”总会有人死亡。未必死于敌手,有可能是被自己人嫌弃拖后腿处理掉。久而久之,“鬼刹”团体的战斗力惊人。比大明任何一支正规军队都凶残。

如果萧敬带领的远征军对抗不了葡萄牙人。朱厚照打算把“鬼刹”扩大到两万人,和葡萄牙人死拼。萧敬胜了最好。“鬼刹”可比西厂更可怕。人数一多,朱厚照担心别人会害怕他。

琼州落后,哪怕卫所里都没有几把像样的火铳,县衙里也只有几把还过得去的钢刀。资助黎族起义军的权贵们留了个心眼,给钱给人,就是没有提供兵器。不论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还是哪些被军队淘汰出来的人,在“鬼刹”面前能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没什么差别。在火药与凶残的进攻之下,儋州县城很快被破防。

把县城里的反抗者杀得血流成河之后,汪莫没有停留,带着“鬼刹”返回船只消失在海上。他们从凌晨上岸,摸着夜色返回船上,一天的时间解决了儋州。让久攻不下的朝廷兵马颜面无存。

“鬼刹”在海上获得足够的休息后,又出现在琼州西海岸,起义的大本营中。他们上岸后抢走邻近村子的粮食,只伤了反抗的百姓,极少杀人。没了粮食可是大事。西海岸人心惶惶,不少人开始后悔支持起义军。起义军被神出鬼没的海盗们搞得头疼欲裂,始终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朝廷兵马也摸不清“鬼刹”的底。他们想借机反攻。集结军队分5路征剿,结果大跌眼镜。在丢下3000多条性命后,败退。

阵前督战的李东阳面露冷色。

跟在兴王背后兴风作浪的权贵们目的也很明确,他们要育种技术、要赚钱的机会、要朝廷撤销清丈田亩的改革……要维护已经到手的利益。让他们陪着兴王造反肯定是不敢的。让黎族出面闹事,正和他们的心意。

指点黎族攻占县城的那群“谋士”就更不用提了。被夺走世袭的官位,谁对朝廷、对弘治帝、对朱厚照没点意见?他们背后有权贵们撑腰,前面有黎族顶着,一旦事情败露马上遁走不牵连家人。如果成功,权贵们会保他们的后代继续当上武官。

身为首辅的刘健有过猜测,所以才让李东阳去琼州打探情况。刘健今日找来,怕是李东阳在琼州已经看清了局势。之所以今日没邀谢迁同来,是因为刘健猜测琼州的事谢迁也插了一脚。否则内阁不会在儋州被占后才发觉琼州有变。

谢家早就采购好了足够的棉花,不会耽误家中的织布作坊赚银子。至于谢迁是因为不满太子行事,还是因为弘治帝的秘密交代,只怕只有谢迁自己知道了。

在刘健任期内鞑靼人安分了,怎么能让黎族闹事坏了他执政期间的政绩。弘治帝为了抓住兴王把柄明显已经放弃琼州。刘健和户部尚书侣钟面圣,详细说明琼州棉花对纺织业的影响。可弘治帝依然我行我素。想要安定琼州,内阁无能为力。所以刘健找到了朱厚照。

要瓦解兴王背后的力量其实很简单。就像让南北直隶的权贵放弃手中的土地一样。只要朱厚照肯出让部分利益,那些人马上会离开兴王。

可惜刘健对朱厚照的了解不够彻底。朱厚照愿意主动让出利益,因为那是他提出的利益交换。别人想逼着他让步,绝对不可能!

在两个月亮世界因为势弱处处让步、忍气吞声。成了大明皇太子还要让步,他还不如回两个月亮世界还房贷呢!一样都是受气,一样都是宅家里,那边的生活条件更好。

“想让本宫低头?”朱厚照嘿嘿直笑,“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不过是一个琼州,有什么搞不定的!

还是那句话,道理掌握在拳头大的人手里。太宗抢了侄子的皇位,英宗废了景泰帝。虱子多了不痒,老朱家多一个丑闻还能让名声变得更坏?

朱厚照当场写了封信,让黄献亲自送出宫。

古里传来了好消息,朱厚照去了最大的一个心病。在他一系列的改革、发展中,确保海外贸易畅通是重中之重、支撑一切的心脏。其他的都在可以随意折腾的范围之内。

刘健一脸戒备:“殿下有何打算?”

朱厚照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偷偷地道:“本宫养了一支私军。派他们去琼州免费帮忙。”

刘健眼皮子一跳。

除了太子府护卫军和远征军、太子还有其他私军?养在那?为何他没有收到一点风声?

“殿下说笑了。大明境内绝没有超过5000人的不明武装。”刘健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各地的卫所也不是摆设。远征军很多属于临时雇用,回到大明必须就地解散,哪怕是太子也不能触及护卫人数的底线。

朱厚照能建起汇集天下能工巧匠的弘仁殿,仰仗的是他太子的身份、传奉官官位、以及许处的优厚待遇。但就算是这样,入选弘仁殿的匠人也不会把所有的技艺交出来。除了能用来换官位或者钱财、前途等好处,很多还是牢牢捏在自己手里。他们会教会自己的儿子,继续占着弘仁殿的肥差。

弘仁殿的差事有多肥?匠人仿制官员品阶分为九品。每位进入弘仁殿的工匠都要从最低等的九品做起。匠人升迁不看资历看技艺和贡献。四品以上都要朱厚照亲自定级。九品匠人年俸100两,八品和七品各加100两;六品500两,五品和四品各加200两;到了三品年俸1500两,二品2000两,一品年俸3000两!除了俸禄,每月还有不等的福利。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