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百三十五章 终于能腾出手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终于能腾出手了

“太子类太祖”不是说说而已的!

当年太祖一年给官员们三天假,春节、冬至、万寿节!朝臣们每日上朝还要担心是否有命回家。

弘治朝的官员假期还是很足的。从腊月二十三放到正月初十,元宵节还有三天假。要注意,以上是弘治帝定下的规矩。瞧瞧太子摄政后发生了什么。

正月十一,朝臣们的神经从早紧绷到晚上。

正月十二,朝堂上谈及开海禁。无数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散朝后热烈讨论工部得到玻璃工艺应该生产什么拿去海外卖。这天朝臣们比过年更开心。

正月十三,海禁谈着谈着谈到了漕运。太子说要整肃漕运乱象,取消各地胡乱拦截收取过关费。当即就有御史反对。

反对无效!摄政太子一意孤行!

内阁劝阻。结果……文官和武官打起来了。

谈到漕运绕不开历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朝的王竑。就是那个率众在左顺门活活打死锦衣指挥马顺的王竑!

漕运虽然挂靠户部,但由于漕运需要官兵护送,又涉及到军粮、安全等问题,专门设漕运府总兵官。建立初始便置于武官实际管辖的军事系统中!平时由户部和总兵府共同派人管理。但土木堡之变改变了一切!景泰二年,始设漕运总督,与总兵官同理漕政。第一任漕运总督王竑,大力整治漕运,从武官手里拿走了漕运权。开创了文官总漕的先河。

当初王竑能借大势拿走漕运权,武官们也能依仗好武的太子夺回漕运权!

漕运专供朝廷运输官粮、军粮、各地贡品,京杭大运河是漕运的主要地点。贯通两京的漕运带动沿途多地的经济。不提漕运方便南北货售卖,只要运输时偷偷替人携带货物就能捞一笔不少的好处费。漕运可是一块大肥肉。武官、文官谁都想要!

坐在坍台摄政王座上的朱厚照脸上面无表情,保持一贯的高冷。心里不断吐槽文武官员记性不好!他在正月十一大朝的时候刚说过,在他眼里没有文武职的区别,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现行的漕运政策确实要改。或者更精确地说,太祖定下有关经济方面的政策都要改!太祖满脑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根本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现在的大明都快有资本主义经济的雏形了!

通畅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大明的驿路和漕运都属于朝廷专有,需要百姓交税养活这两个系统。久而久之,驿路和漕运快成为权贵们的专属特权了。想要全国旅游,走驿路住驿站免一切交通、食宿。做南北货物买卖生意,靠漕运省去一大笔运费。既加重百姓的负担,又阻碍了经济发展。改!一定要改!

正月十五,在开海禁未定下、整治漕运受质疑的前提下,官员们又得知太子要改革盐法!

我勒个亲娘嘞!

叶淇改革盐税造就了无数发家的盐商。这才过去十年而已!又改?!

皇亲国戚、勋贵武官、宦官就爱拿盐引到盐商手里换钱。改了之后,大家怎么捞钱?

“盐税是朝廷税收的大头。哪能说改就改!”反对声一浪盖过一浪。

摄政王座上的朱厚照掏掏耳朵,对反对声不屑一顾。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弘治帝的意思放假三日。

放什么假啊!

开海禁、整顿漕运、改革盐法哪一件能让官员安心过年?

对官员,特别是京官,弘治十六年的春节和元宵节全在不安中渡过。

朝廷为了资助受冻百姓取消了上元灯节。上元灯会也不是第一次没有举办,朝廷不办还有民间。今年却显得特别落寞。

从年三十开始,京师风云突变。前来朝贺的朝鲜、土鲁番、占城、安南等使臣在会同馆等了多日,直到元宵节都没等到礼部官员通知他们朝贺。他们找礼部官员没收到回音,干脆到囚牛商行寻求帮助。

囚牛商行面对几位大客户连袖而来,自然是热情接待。使臣们到京师会带足金银,每次都会买上几十车的物品回国。大掌柜陈云之把事情捅到了朱厚照面前。

正月十六,朱厚照把礼部官员叫到集义殿大骂一通!礼部主事及以上人人记过。收到记过处分的官员,一年之内不得升迁和平调,丧失奖金待遇。

正月十七,朱厚照叫来了吏部,在官员考核标准上又增加处分。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七类。不同的处分惩罚条件不一样。处分也将成为官员考核的参考之一。

这种算大不大的事情,内阁和吏部捏着鼻子认了。

正月十八,朱厚照在奉天殿接见了各藩属国的使臣,弘治帝只露面了一盏茶的功夫。弘治帝重病、太子摄政的消息经过确认传到国外。

朝臣全都见到了需要人搀扶走路的弘治帝,心里凉了大半截。太子折腾劲十足,他们不可能事事请求弘治帝出面阻止。

正月十九,在官员们决定联手在朝会上杀杀太子少年锐气的时候,朱厚照提出重拳出击整治官员贪污**。

在东厂的大刑伺候下,涉嫌攻击皇宫的商人交出了账本。账本上记录所有收过他好处的官员名单。账本原本另有作用,因此记录特别详细。时间、地点、事情、经过、见证人、经手人写的清清楚楚。

朱厚照让三法司拿着名单抓人、会审。

正月二十,出现在奉天门的官员少了一多半。很多人停职接受三法司审查。而三法司自身处于缺人手状态,审查速度其慢!

官署缺少官员阻碍了朝廷运转吗?

没有!

朱厚照发布政令:从各部吏目中择优挑选低品级官吏补充人手。

各部文吏们卯足了劲表现,除了必须经过上官批复才能落实的事,其余琐事不折不扣完成。

《京报》、《大明报》如实报道每日朝堂动态。开海禁、整漕运、改盐法、清吏治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民间有识之士吆喝,百姓大力支持!反对的官员们不管是出于顾虑还是立场,都会被百姓们归入贪官污吏的行列。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官员们有苦难言。

朱厚照打光一套组合拳,朝臣们身心俱疲。各个觉得度日如年!

官员们安分了,朱厚照也消停了。

“本王留了一大摊子事,足以让百官们脚不沾地忙上几个月。终于能腾出手关注哈密局势。”朱厚照召来程敏政,准备对付土鲁番的满速儿和达延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