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百三十九章 抢了你们要说的话

第三百三十九章 抢了你们要说的话

朱厚照辗转反侧。试过了数羊、打沙包锻炼、看《易经》,始终没能入眠。

他一脸疲惫的起床,还多了一双熊猫眼。

“哎,大老板不好当啊!”

朱厚照宁愿皇帝爹身体健康,他当一辈子的太子。然后把儿子培养好。等皇帝爹宾天,直接让儿子继位。可惜,天不遂人愿。

不过虽然被扰了清梦,但他差不多能猜到早朝的议题。他也有了底气。

偷偷说句心里话:看到奉天门上站着的一排又一排老狐狸,他心里也是发怵的。

想想昨日他找来程敏政,下午文渊阁就透露出朝廷想要霸占哈密的意图。他想让官员们自乱阵脚、没工夫干涉他的事,现在看来是他想当然了。老狐狸们不好对付。

挺糟心的!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被老狐狸们拖住手脚,他没精力亲自打理私人产业。

这不是逼着他培养职业经理人嘛!

“给本王涂粉,把眼底的青色遮了。”朱厚照让内侍给他化妆。掩盖疲惫的样子。

再次发出叹息:大老板不好当。

刘瑾频频看向朱厚照,非常想知道半夜陈宽为何事找来。他和陈宽关系虽好,陈宽也不会把不该说的事情告诉他。朱厚照又是个能管束自己情绪的人,刘瑾瞧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

代管东宫的刘瑾不用陪朱厚照上朝。朱厚照换上朝服前脚刚走,刘瑾后脚就让人给焦芳报信。

辰时三刻,朱厚照掐着点准时出现在奉天门。

“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群臣请安。

朱厚照笑得像个二傻子:“众爱卿免礼。”

再累再苦,吐槽了再多,每每受百官恭贺的时候,总能让他爽得起飞。那种身心的愉悦无法用语言表达。飘飘然,好似在云间。

军事相关的事会在早朝一开始之前奏报。

”启禀殿下,儋州以七方峒黎首符南蛇为首的反军已被被伏羌伯镇压。匪首符南蛇中箭,所以参与人等已被拿下。“兵部尚书刘大夏道。

”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共同商量该赏赐、处置等事宜。最后报给本王定夺。“朱厚照哀叹一身,做悲天悯人状,”黎族百姓几乎都支持反军。一定要深究背后的原因。本王不得不认为,当地官府要负上大部分的责任。百姓们有好日子过为何要闹事起义?内阁酌情处理,别再让黎族百姓离心离德。“

打算上谏的御史们哑了。朱厚照说了他们想说的话。

“臣等领命。”刘健等人应道。大家并不惊讶太子会轻饶黎族。太子身上有再多的不足,在爱民如子这一点上受到官员的一致肯定。

“三法司可查清琼州军中有何人勾结反军?”朱厚照换上了冷漠脸。

刘健心下一晒,太子对官员可就没那么爱护了。

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三人互看了一眼,由左都御史戴珊出列回禀。不为别的,太子对戴珊格外礼遇,经常召见戴珊。

朱厚照也经常召见刑部尚书闵珪。大多时候是闵珪单方面挨骂。朱厚照嘴皮子利索,闵珪经常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戴珊沉声道:“已查出共计23人。从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到百户、小旗都有。他们都是受了商人卢安福贿赂。卢安福把得到的军事情报告诉符南蛇。造成前期朝廷围剿失效。”

卢安福此人便是从工部弄到热气球、手雷的人。他已经被北镇抚司收押,东厂查封了他名下所有的产业。兴王很多不为人知的产业正是挂在此人名下。

“按国法处置。别在流放辽东,可以让他们去挖矿。本王记得云南布政使曾经上过奏书,提到云南银矿矿工经常闹事。还和派去的镇守太监起过冲突。本王提议,今后让犯人去挖矿。人手不足之时,可以花较高的工钱从民间征用矿工。”

朱厚照敲敲座椅的扶手,意味深长地扫了眼谢迁。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黄土,率土之滨莫非皇城。银矿如此重要的矿产,归朝廷所有天经地义。怎么能让私人开矿呢?哪怕私人交税,那也是偷朝廷的银子!”

“矿工造反,只能说明矿场管理不力!”

“本王丑话先说在前头,谁敢开口提议朝廷允许私人经营银矿,本王会让他们后悔当官!”

陈宽半夜送来的便是关于部分官员们聚众商议私人开矿的事。其实说到底,私人开矿也是小事。不值得东厂厂公大半夜打扰朱厚照睡觉。主要是私下聚集的官员数量超过五十人。按照朱厚照最新下达东厂的命令,官员超过五十人聚会东厂必须监视。

东厂是皇帝手里非常重要的力量。新皇即位,一定会更换东厂厂公。此外还有锦衣卫指挥使。但朱厚照的情况特殊,他直言不会更换陈宽和牟斌。陈宽能不卖做事吗?

谢迁摸了摸衣袖内袋里的奏疏。那是一份私人开银矿的提议。只要他提出来,朝堂上会有不少官员响应。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在离开内阁之前极力想要推动的政令。为了减少阻力,他甚至没把透露给刘健、李东阳二人知晓。

话未开口,已被太子堵住。

谢迁瞬间出了一身冷汗,厚厚的棉衣也无法抵挡从心底透出的寒意。

太子让东厂监视他了?还是太子秘密组建了西厂?

刘健皱眉思考太子提到银矿的用意,并没有留意到谢迁的异常。

眼光四路耳听八方的李东阳发现了,心思剔透的他很快想通前因后果。

朝堂上出现短暂的安静。除了少部分谢迁事先联系过的官员,其余人都在揣摩朱厚照的言下之意。

英国公见无人奏事,便站出来道,“启禀殿下,据甘肃总兵靖远伯上报,土鲁番陈兵2万,驻扎在哈密边界。同时,固原方向发现鞑靼铁骑踪迹。臣建议早做应战准备。”

“下午五军都督府、兵部到集义殿议事。内阁可旁听。”朱厚照淡定地道。

某人曾建议朱厚照削弱内阁的权柄。这个某人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尚书马文升。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统帅百官的时间不长。六部之中又以吏部为首。马文升会有此打算也属正常。

但朱厚照不是个有耐心坐几个小时处理奏章的人。他需要人管束百官。

他要加强内阁的权力。

在内阁权力达到顶峰时,再换一批阁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