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百九十四章 路要一步步走

太子别动 第三百九十四章 路要一步步走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三百九十四章 路要一步步走

每当朱厚照折腾,大明总会变得很热闹。

太祖广开言路,同时也搞血腥镇压。大明真正的言论自由始于弘治朝。

自打取消了因言获罪,畅谈朝政成了文人士大夫、乡野乡民聚会交谈的主题。《京报》头版刊登的新闻,谁说不出个子丑寅会被人笑话。

以前,有人实在找不到话题和别人聊,就说说对官绅一体纳粮的看法。现在话题更加高大上。开始谈论与异族通婚的看法。由于元朝把汉人视为低等人、色目人为高等人,汉人在蒙元时期备受打压。历史遗留的问题,导致大部分的百姓对异族通婚持反对意见。当年太祖不许色目人族内通婚,会有不少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娶色目人。弘治帝仁厚、太子会赚钱,百姓日子相对好过很多。但凡日子过得去的人家,都不会同意娶异族。尤其是蒙古人!

假银锭案一出,官员、权贵、商人们慌了。百姓们反而很淡定。百姓们等闲接触不到银子,就算拿到手也是碎银子。假银锭案牵扯出官铸通宝的问题,百姓们希望案子越闹越大,让太子管管心肝黑透了的官营铸币坊!

朱厚照把《铸币改革意见》纳入官员考核中,并打算从奏折中挑选可用之才。百官们忙着完成作业,对联姻的事关注少了。

一体党表现的时刻到了。朱厚照每年会支出一笔固定的花费养宫人。别人不知道的事,这其中有一部分用来投入一体党运营。

运营,可不止是宣传。策划、组织、实施、控制各方面都有严密的规则。朱厚照把从主播圈的运营带头换面用到了一体党上。

一体党呈现金字塔形,底层成员众多。组织构架外松内紧,从不强制别人加入。负责实施的一体党成员,有事没事组织村上的老头、老太嗑瓜子聊天,时不时发布零散活让百姓们赚赚小钱,逢年过节送点清油、大米之类的生活实用用品,换取百姓对一体党的好感和支持。

经过三、四年的发展,一体党和白莲教并驾齐驱,成为民间影响最大的两大组织。历来被朝廷打压的白莲教又牵扯入儋州反叛一事。朝廷加大了打压力度,白莲教蛰伏起来,越发的隐秘。一体党趁机做大,几乎能在每一个村庄、山寨找到一体党成员。

朝廷不可能容许不在控制下的组织做大。一体党能发展到如今,全靠背后站着的朱厚照。甚至南北直隶清丈田亩时东厂拿出与真实数据无异的情报时,权贵们私下猜测其中有一体党的功劳。

东厂、锦衣卫都掌控在弘治帝手中,调查一体党成了刑部的秘密任务。但谁都知道太子不好惹,很多衙差佯装出力调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至今都没找到由谁负责一体党。

名不经传的温祥突然进了司礼监。刑部私底下调查了他好久。没发现他和一体党往来的证据。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知道温祥用让小麦提前成熟的“冬月种谷法”换来了一步登天。

南京五处皇庄收获小麦亩产一石半,还不包括套种待收的棉花。户部对“冬月种谷法”虎视眈眈。刘健用彻查假盐引威胁,让朱厚照拿出能造福万民的农技。因离冬月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户部被假盐引、假银锭弄得晕头转向,推广冬月种谷法、套种技术延期。

“想不想知道如何让小麦早熟吗?初十晚间大柳树下集合。”

“想不想知道棉麦、瓜果套种技术?晚上来祠堂听讲。”

“中午不午睡来凑人数、帮我完成任务的,每人送你们一斤瓜子、两个鸡蛋!”

各地一体党组织者不惜拿东西惜蛊惑百姓听讲,让百姓尽快学会套种与冬月种谷法。大明疆域辽阔,想要推广新技术、新知识很费时间。朱厚照被京师又一次的干旱刺激,等不了各地官府磨磨唧唧地推广。

有官吏发现上报,地方主官大都没有引起重视。前有火炕孵鸡法,后有水磨坊、水力榨油坊等惠民之举,太子的一体党如此做也没什么可意外的。就算有主官认为此事不妥上书告之,奏折被扣押在通政司,到不了内阁的手上。

就像商人有钱了会让家族子弟奋发读书考进士当官一样,目光远大的宦官也会从家族中寻找合适的子弟培养。其中的萧敬是佼佼者,有两位族孙考上了进士。此两人是天然的阉党,不被各个圈子认可。朱厚照重用了他们,把他们安插在干活最多、接触面最广的底层中。其中一人在通政司,联合里面倒向朱厚照的官员神不知鬼不觉扣押奏折。连通政使王玉都不知道。

新技术想让很多人了解不容易,一体党的农技普及课上了一堂又一堂。除了刚开始用物质诱惑引来了很多人,随后都被普及课上满满的干货吸引,自愿上课学习新知识。

除了老农和给大户人家世代种田的佃户,很多人不懂什么叫套种。随着深入浅出的技术普及,以及各种效果明显的种田小技巧分享,普及课的讲师给百姓留下了知识渊博的印象。他们很容易相信、接受讲师们的观点。

鱼饵下了十成十,收获的时机到了。

“和异族通婚就像套种一样,看着奇怪,其实没什么不好的。现在朝廷放宽了户籍,只要缴纳一定的税银或者让乡老提供十年的常住证明,允许在当地附籍。能跑到我们这来的异族,都有点能耐,娶了或者嫁了不亏。管他什么族的人,只要孩子生下来能拿到我们这的户籍,就是自己人。”

讲师刚说这话的时候,会有顽固的乡老辱骂诸如“混淆血统、死后无颜见祖宗”的话。讲师多说几次后,不管百姓心里认不认同,至少态度上反对的不是很强硬。

与此同时,民间出现了五胡乱华、唐朝多异族、宋朝南北汉人分裂、洪武朝山西移民等历史科普。百姓们知道原来汉家血统早就不纯了。

一体党又安排归化的朵颜三卫、鞑靼人娶亲或嫁女,聘礼和嫁妆普遍给的很高。首批通婚的相貌堂堂,收入很体面。引得民间改观了与异族通婚的看法。

礼部拖着鞑靼使者桶哈,一直不给个确定的答复。在桶哈耐心耗尽之前,朱厚照提出先让部分人联姻的提议。

“路要一步步走。京师有来自草原的新娘、新郎。到时候你们公主嫁过来,也不会觉得寂寞。”

提议很吸引人。鞑靼方同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