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百九十九章 传国玉玺?

太子别动 第三百九十九章 传国玉玺?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三百九十九章 传国玉玺?

朱厚照私下拿出十万两,让礼部把万寿节弄得热热闹闹。万寿节是广而吿之最好的场合。让天下人、邻邦、海域诸国看到大明传位有序,繁荣昌盛!

皇位交替永远都是一个王朝最危险的时刻。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矛盾,都会在此时爆发。朱厚照很骄傲,这一条铁律遇到他就拐了弯!

奉天殿的平台上,弘治帝坐在镶金的轮椅上笑得温和。

“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恭贺。

站在弘治帝身后的朱厚照,看着殿上跪着的乌泱泱一群人,顿时意气风发。

唯一的皇子,是他的护身符,也是大明的幸事!

他的权利来得名正言顺,动了权贵的改革又使军民归心。哪怕不少权贵在背后偷偷支持兴王,兴王不还是云消雾散了吗?现在谁还敢提兴王两字?他抹去兴王的痕迹,不止是报仇,也是警告!

真以为一个商人能弄到足够的手雷和热气球?真以为东厂、锦衣卫是吃干饭的?皇宫被炸,何尝不是一次苦肉计呢!反正他又死不了。

呸呸呸!他在想什么呢!这事皇帝爹不知道。乾清宫和坤宁宫都炸没了,只能烂在肚子里。这辈子都不能说!

“平……身!”弘治帝放慢语速,几乎看不出口齿不清的模样。

百官朝贺后,轮到各友邦。

“恭祝大明天子万寿无疆!”

华服在身的移动宝库抢在所有人面前出列。

朱厚照被其头上的黄金晃花了眼,定睛一看才发现是鞑靼的图鲁勒图格根公主。因为公主几乎靠近了平台,朱厚照能看清她的容貌。纯洁、可爱的像两个月亮世界的秀兰·邓波儿。

漂亮是真漂亮,可他不是恋童癖。

心无波澜!

“尊敬的天可汗,我代表父汗献上传国玉玺。”娇俏的图鲁勒图格公主黄莺般的声音响彻奉天殿。

朱厚照第一个反应:大明官话说的很溜。

第二个反应:天可汗?

第三个反应:传国玉玺?!

omg!

“父皇,身体为先。”朱厚照安抚激动地想要从轮椅上站起来的弘治帝。

急促的呼吸声让朱厚照感到不安,很担心皇帝爹会晕过去。他歪了歪头,对鞑靼公主的露出凶光。她是来祝寿的还是想明谋害死皇帝爹?

图鲁勒图格公主被眼刀子一射愣在当场。大明太子没被她的美貌吸引,反而厌恶她?是看不上她,还是讨论鞑靼?

弘治帝胸口起伏,好半天才平复情绪,恢复了平和的面目。哪怕这样,搁在扶手上颤抖的手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朱厚照目光移到百官身上。心中兴庆百官都好面子,不会在外邦使者前丢面子。刘健为首的百官纹丝不动,只有不时抖动的眼角、嘴角显示他们的激动。

不满的质疑声从朱厚照口中传出:“公主可知天可汗的意思?“

接着又问:“史载传国玉玺一角缺失,用黄金补上。公主呈上的是一整块玉石。”

传国玉玺失踪了几百年。朱厚照才不相信会被鞑靼人拿到。如果当初元朝找到传国玉玺,早就大肆张扬了。

图鲁勒图格公主从小被捧着长大,达延汗和她说话都是和颜悦色的。被朱厚照冷眼瞧着,委屈地想要大哭。不过她记得自己的身份,不可在大明面前丢了鞑靼的面子。

“大明太子认为您的父皇、大明英明无双的天子配不上‘天可汗’的尊称?”图鲁勒图格公主怎么说都是满都海夫人的亲女儿,跟在强势的满都海夫人身边,也学到了她强硬的一面。

朱厚照嘴角勾了勾,想要确认天可汗只是表达尊敬而已吗。

“太,子!”弘治帝怕儿子欺负领邦使者,及时叫停。

有了弘治帝偏帮,图鲁勒图格公主挺直了腰板嘴硬地道,“是不是传国玉玺太子派人检查不就是了吗?”

话音刚落,一位老翰林院像打了鸡血一样,抢在刘健前面接过鞑靼公主手上的“传国玉玺”。

桶哈恭敬地站在公主下手。他能说什么呢?

大汗很想大干一场,可现状逼得大汗不得不对大明臣服。哪怕大汗想尽办法捂住鞑靼冬季遭受的损失,大明或者说朱厚照还是很快知道了。

这已经是鞑靼连续四年受灾!大明人怎么懂得他们的苦。在接连忍受干旱,牧草减少、牛羊死去、粮食减产,已然很绝望。再遇到寒冬,简直是雪上加霜。

都说雪中送炭更能感受到别人的好意。大汗和他们从大宁获得的粮食、蜂窝煤强烈感受到与大明之间巨大的差距。

从小在战场上长大的大汗尤为不甘心。大汉说,哈密战场是他内心的一场困兽之斗。如果助满速儿拿到哈密,说明大明没看上去的那么不可战胜。如果失败了,大汗会停止南下的脚步,修复和大明之间的关系,保持商贸往来。

抱着这样的心思,他们才呈上额外隆重的寿礼。

桶哈的心情说不上有多好。

不可以!那样对没有条件增长见识的寒门子弟又何其公平?科举强于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的地方,关键在于给寒门子弟同样的机会。”

“为何要寒门机会?朝廷博爱?不!是因为固有的权贵阶级容易滋生权臣和**,不利于王朝统治。新鲜血液的加入,能打破固有阶级。如同曾经的‘王谢堂前燕’飞入了百姓家。”

“官宦子弟比寒门子弟天生带有优势。有些人的起点,是另一部分人的一生追求都未必能达到的终点。有人统计过历次科举官宦子弟上榜人数吗?本王关注了,但为了国朝安定,为了让寒门子弟仍抱有希望,本王不打算公布。”

“历代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很多朝代规定商人子弟不可当官。本朝太祖贤明,取消了此条。商人有更多的钱用于教育,子孙的学识远在寒门之上。商人子弟当官形成气候,就不是官商勾结,而是官商一体了!”

“等到朝廷颁布的政令成为生意的时候,大明离亡国不远矣!远的不提,三年前的直隶粮荒历历在目。始作俑者至今被部分地区奉为救世英雄,可谁还记得饿死在街头的尸骨?哪怕是喊冤,万人声音比不过一介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