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十六章 认真回信

太子别动 第三十六章 认真回信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三十六章 认真回信

朱厚照真的想改建端本宫吗?

真的想。

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生活水平不能倒退太多,至少也要弄出水龙头和冲水马桶。

“小爷,李阁老让奴婢给您带封信。”高凤把李东阳的信交到朱厚照手中。

身为詹事府詹事的李东阳,终于从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教导屡屡逃学的太子。

“今年以来,江西南昌县等处暴雷雨、大风、火灾;直隶寿州、河南汝宁府等处雨冰雹伤稼、击死人畜、大风拔木;山西、陕西地震,天鼓鸣黑、雾四塞;直隶苏州府等处池港水溢。皇上仁爱之心,以免除天下税粮八百万石有余。清宁宫灾需重建,至少耗银二十万两以上。国朝艰难之际,太子殿下劳民伤财修葺宫室,不妥。唐太宗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殿下所食所用皆民脂民膏……”

朱厚照看不下去了。

他提笔回信:“李大人说得都对。但本宫修宫殿,并不是要自己享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本宫思来想去,为大明将来计,不计个人名誉,准备保下即将遭受迫害的工匠人才。李大人一定猜到,本宫要保的就是传奉官。李广羽化登仙,被言官们上下嘴皮一动说成畏罪自杀。传奉官也被打成过街老鼠,言官恨不得把所有的传奉官赶尽杀绝。”

蘸墨水继续写道:“传奉官不经科举、不经吏部选拔、廷推,在出身正统的言官们看来,就是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本宫也不否认有些传奉官的确通过拍马屁、送礼等潜规则上台。但大部分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在这里就要谈论到士农工商的民籍划分。不管高低贵贱,四类人缺一不可。没有工匠高超的手艺,哪来的衣物、吃食、房屋、马车、兵器、火药?工匠的技术水平,能够让更过的百姓吃得饱、吃得暖。具体例子太多,不一一陈述。”

“本宫有一点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按理,商人的地位比匠人低。前朝甚至不许商人子弟科举当官。但本朝,不知道是因为商人有钱贿赂官员,还是因为官员科举之前受过商人恩惠,本朝商人的地位待遇越来越好。捐粮食甚至能弄到监生的资格!这和卖官有什么不同?卖粮弄到的监生资格,和传奉官有区别吗?难道就因为经过你们同意就是合法的,单纯父皇同意就不行?”

“本宫让传奉官参与设计的东西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如果成功,至少能提高京师的卫生条件。本宫听说京师的大小胡同都有人随意解手的现象,运气不好,每次出趟门都能踩到屎。一朝国都肮脏至此,丢不丢人啊?”

“还有一事,清宁宫走水当晚,典膳局的麻沸散方子丢失。劳烦詹事大人帮忙想想,谁会偷本宫的方子?”

朱厚照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写了回信。字迹虽然说不上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但也是工工整整,字面清洁。让人看得舒心。

信很快送到文渊阁李东阳手中。

李东阳打开一观。不久,双手抖得像七老八十的老人,眼神涣散,泥塑一样坐着发呆。

刘健从浩瀚的奏章中抬起头,活动肩膀松快松快。察觉见李东阳的神情不对,关心地上前询问。“宾之,出了何事?”

李东阳反应迟缓,慢慢把手中三页信纸递给刘健。

当谢迁一脸喜色地从外头回来时,看到太医院的院判刘文泰正在给首辅大人把脉。

“首辅大人怎么了?”谢迁赶紧问。他们等到了最好的时机,马上就要等到柳暗花明,首辅大人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院判刘文泰笑道:“首辅大人无大碍。只是思虑过重,有些头疼。下官开能安神的方子,吃上几贴药便没事。”

刘健按着太阳穴减轻头痛的症状,气息微弱地问刘文泰,“院判听过麻沸散吗?”

“麻沸散!”刘文泰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太子殿下当着皇上的面,承认拿太医院的医者试药效。太医院所有人被麻沸散放到,他们醒来没查出中过什么毒。致使太子殿下对太医院的医术产生质疑,派人到民间寻找医术高明者。

麻沸散是太医院的耻辱!

李东阳紧接着问:“中了麻沸散之后真的查不出中毒痕迹吗?”

“查不出。用量多,被迷晕者甚至不会发现曾经被迷晕过。”刘文泰黑脸。

“一点痕迹也没有吗?”李东阳不信,进一步追问。

刘文泰万般不情愿地回答道:“下官中了麻沸散刚醒来的时,精神涣散,像喝醉了酒一样。脑子迷糊糊的。”

“清宁宫灾那晚,清宁宫的宫人有神情涣散的迹象吗?”刘健双眼鼓出,死死盯着刘文泰问。

刘文泰浑身一哆嗦:“不……不清楚。”

“是或者不是,怎么可能不清楚!”刘健摆出首辅的气势威胁道,“刘院判应该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若让本官发现你有所隐瞒,你乃至家中族人,绝无可能在朝堂上立足。”

按照刘健在朝中的势力,这话说得出做得到。

刘文泰屈服了,哆嗦地道,“清宁宫的宫人从睡梦中惊醒,又突逢灾祸,六神无主之人众多。但……但……但下官赶去的时候,东宫之人迷糊的不在少数。而且……救下太子殿下的,是以前跟在汪直身边的大个子。”

清宁宫灾后,宫门由腾骧四卫接管,宫里人不能随意进出宫中。宫外极少收到宫里的消息。三位内阁阁老第一次听说太子是被汪直的人救下。

没见过信的谢迁从对话中听出了猫腻,沉默了下来。

刘文泰蹑手蹑脚准备离开。

“刘院判,你应该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刘健双手按太阳穴,眼神冷冷地望向刘文泰。

“知道,知道。”刘文泰忙不迭点头,强装镇定地离开。

刘健把太子的信递给谢迁。

谢迁边看边吸冷气:“太子,太子……”

看到最后一段话时,谢迁抬头看向两位同僚。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

“约束言官,别死盯着李广的事不放。关于清宁宫灾,一定要强调天灾。”刘健一锤定音。

李东阳和谢迁点头认同。

“于乔,你刚一脸高兴的进来,有什么好事吗?”李东阳想要换一个轻松的话题。

谢迁苦笑摇头:“马尚书准备以清宁宫灾引咎致仕。本以为是一步好棋。现在,就怕弄巧成拙。”

“也无不可。看样子皇上不想下罪己诏,臣子认错也是忠君。”刘健揉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皇上仁厚,定会体谅我们的苦心。”

皇上的确仁厚,但太子……

刘健想到信里的内容,头更疼了。

而朱厚照,在端本宫数着脑海里的关注度吹口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