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四百零二章 都挺着急

太子别动 第四百零二章 都挺着急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四百零二章 都挺着急

论说服人的功力,朱厚照排第二,满朝文武没人能排第一。除了学识以外,还少不了运用心理学以及……厚脸皮。

泾王不敢接受弘治帝的好意,倒也不是因为一成的虾夷岛税收。日本使者介绍的虾夷岛时注明当地未曾开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收的上税。泾王害怕的是被任命为总督一职。

总督,官职名,手握行政、军事双重大权,往日非二三品官员无法胜任。

宗室不能当官!

朱厚照笑容可掬:“泾王叔,您先坐下。别急,听小侄慢慢道来。”

“距离太祖赶跑北元过去一百多年。可四大汗国近些年才陆续灭亡。西北塞外的那些小国,不管到底是不是黄金家族的人,还是打着黄金家族后裔的名头建国。相比之下,现在谁还记得宋朝赵氏。”

“治理国朝依仗什么?文武官员。云南有黔国公还算好些。辽东呢?几乎被世袭武官家族把持。琼州,官员治理的好也不会有儋州反军存在了。最西面的乌思藏宣慰司,朝廷几乎没有干涉他们。”

“在通讯、交通的限制下,皇权有边界。超过一定的区域,皇权的控制力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是三皇五帝、圣人再世也攻克不了这个难题。”

“世界很大很大。泾王叔瞧着大明安定,出去兜一圈是不是发觉外面的小国朝代更迭速度很快?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已经找到我们家门口,我们却连他们在哪还不知道。”

“以前的争的陆地上的权利。大明除了鞑靼,没有其它对手。如今的鞑靼,翻不起什么大浪。现在的争的是海洋上的权利。大明只有水师没有海军。小侄私自武装的远征军到古里已经是极限。葡萄牙人比我们的航线更长!”

“泾王叔以为派官员到海外任总督是小侄的主意吗?不是!小侄学葡萄牙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征服,把当地财富运回他们的国家。他们到古里的时候,人手一本《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把大明描绘成遍地是黄金的地方。泾王叔觉得他们来大明的目的是什么?”

朱厚照把司礼监经厂刚刊印出来的游记中译本递给泾王。

“泾王叔拿回去看看。看完了如果依然不想担任总督,小侄会请父皇任命他人。”

泾王捧着书晕晕乎乎地离开。

“对了,”朱厚照叫住即将跨出门槛的泾王,“其实,日本正处于战国时期,虾夷岛也不是日本的。虾夷岛上的原住民没有建国。笼络好他们,今后……”

泾王浑身一机灵。

租借虾夷岛百年其实很亏!但朱厚照也很无奈啊!日本离大明实在太近。兔子不吃窝边草。吃了窝边草会让安南、占城、朝鲜、缅甸、暹罗等国不安的。世界那么大,眼界不能局限于周围一圈。

攻占安南?谁造谣说他要打安南!他只想拿回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而已。和安南有什么关系!

“后头还有人吗?”朱厚照忙了一整天,想休息了。

黄献回道:“代王、肃王、周王、秦王等几位王爷等着一起见您。户部韩尚书、左都御史等的都挺急。瑞安侯也来了,侯爷说他不急等小爷有空了再召见。衡王来过又走了。”

朱厚照趴在桌上瘫成一团:“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哼哼唧唧了一会儿,郁闷地道,“把几位王爷请进来吧。”

朱厚照望着窗外的月色心情沉重。他现在连抱怨“打工人苦”的资格都没了。以前还能偷跑出京,现在想来个微服私访,还得把事情安排好。

等了小半天也没见人影。朱厚照找了出去:“怎么回事?”

原来兵部尚书刘大夏拦住了几位王爷索要过路费。

“回禀殿下,车驾清吏司整理了各位王爷的账单,王爷们置之不理,臣只好追过来了。”刘大夏手持账单,回答的有理有据。

朱厚照笑了笑:“刘尚书追债辛苦了。诸位叔伯、叔爷的账单本王付。黄献,带刘尚书去库房取银。”

“不,不,不。我等进京给皇上贺寿,哪能让殿下支付运费的道理。显得我等祝寿的心不诚。刘尚书,本王明日一早让人把费用交到兵部。”肃王一把抢过刘大夏手里的账单,依次分给几人。

谁敢让太子付账!太子的银子是好拿的吗?

被朱厚照坑过的肃王深知某人的秉性。当初为了算计鞑靼人,肃王府上下被折腾了一番,兰州城墙都快打没了。此后为了帮衬青土城,兰州城涌进数万移民。他大爷的,全是囚牛商行的人。每年3000两的分成买断了肃王的威信。现在肃王的命令出不了肃王府。其中冷暖自知。

朱厚照呵呵一笑:“本王收到不少地方官员弹劾王爷们出行扰民的奏折。如果王爷们一路上自掏腰包,给当地创收,地方官们就不会抱怨了。本王说的可对?”

允许藩王离开封地自由活动已经有违祖训。这是一项给藩王们的福利,而不是提供他们公款吃喝的借口。

“想要出行由朝廷买单也不是不行。弄个官身吧!父皇已经答应下一科取消限制宗室参与的规定。只要考到举人,弄个监生身份,本王一定会提拔宗族兄弟。”朱厚照平地起惊雷。

刘大夏瞪人。

朱厚照很淡定:“只要是大明子民都有参加科举的资格。宗室也是大明子民。”

“难怪殿下会在《科举利弊我之浅见》篇中正义凛然地提及此句!”刘大夏气闷地问,“阁老们知道科举资格放宽一事吗?”

朱厚照摸摸下巴:“本王似乎提过,有似乎没提。哎,最近太忙,不记得了。”

拥有过目不忘记忆力的人说不记得了?

太子太气人了。

等着被召见的户部尚书韩文一脸悲愤:“殿下能不能先把假盐引一事了结?”

朱厚照眨眨眼:“哦,本王记起来了。本王承诺过亲自解决假盐引案。不过韩尚书,今日万寿节,你催的也太急了点!”

“盐税乃朝廷国库收入的大头。假盐引案引发盐商对朝廷出具的盐引不信任,臣急得睡不着觉。”韩文怒怼。

朱厚照笑容可掬:“理解,理解,都挺着急的。不过盐是朝廷垄断,卖方市场。不用太担心。程长吏说好要给万寿节锦上添花,现在都要过子夜了,捷报还没传到。本王也着急上火啊。”

听闻有捷报,刘大夏、韩文等人没感到意外。如果太子府没在哈密战场取得胜利,土鲁番使者不会连夜进京,鞑靼也不会送上元帝国国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