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四百零五章 盐税不行茶税补上

第四百零五章 盐税不行茶税补上

李荣找朱厚照真有事。

盐引只是购买凭证,买盐时还需支付费用。超支的300万引,以及此次市面上的“假盐引”都去青土湖兑现。朝廷的几大盐场卖不出去盐,国库可不就空了?

“太子爷,这也算是您变相从国库拿银子了吧?国库的银子您可以拿,但不能这么狠!万一真把土鲁番的柳中城、火州打下来,在那驻兵开销也大。哈密建宣慰司,也是一笔支出。虾夷岛开发,前期投入少不了。如此这般,明年的预算国库恐怕支撑不了。”李荣说出司礼监的担忧。

朱厚照乐了:“司礼监不负内相之名。先天下之忧而忧,比户部那群尸位素餐的官员敬业多了。本王怎么只记得给官员们涨俸禄,忘了给诸位公公们添些呢!”户部至今没有官员向他反映此事。

“奴婢等不敢居功。户部官员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方便提。”李荣不以此为荣。遇上经常折腾的太子爷,司礼监私下和内阁互通有无。

提前说了,万一太子爷撒手不管,超支盐引怎么解决?就算盐场能变出大量的盐,市面上的盐足够百姓食用,多余的量谁买?再者,谁知道太子爷没有没想到国库税银不足的事。与银子相关的事,太子爷从未失算过。

如果有,大家拍手欢庆,有机会给太子爷上一课。

朱厚照心里嘀咕:不是应该落井下石吗?何时与文官关系变好了?

“其实很简单,学宋朝的便是。宋朝有专门的茶税,宋高宗时期茶税高达450万贯。我朝把茶税列入杂税。各种杂税加起来每年也没超过百万两。”

朱厚照肯定不会忘了国库税收。国库没钱,还得他贴。他是唯一的皇子,想要卸担子甩锅都找不到人接盘。

“对我们来说,茶知识消遣之物。对北方种不了蔬菜只能靠茶叶吸收营养的草原人来说,茶比盐还重要。以前茶税收的少,一则是税收低,二则是贸易量低。”

“朝廷弱势,想和北方保持和平,不敢把茶税征的高。朝廷一防御九边为主,根本保护不了深入草原交易的商队,茶叶生意仅能在马市上完成。两大原因决定了茶税少。”

“现在形势不一样了。部分瓦剌人归化、鞑靼人服软,土鲁番人……呵呵。西北各方,只有大明一个声音。本王将大力支持甘肃的茶马古道。如果有需要,朝廷可以派兵护送出关经商。”

“对了,还有云南的茶马古道。如果要交界的安南、暹罗、缅甸有什么不敬的举动,大明可以……”

朱厚照一连坏笑。

“太子爷心中有数就好。”李荣从容退下,不想再听下去。

朱厚照叫住李荣:“李公公不忙的话,陪本王一起等消息。”

“回太子爷,老奴忙。”李荣步履匆匆。

-

李荣再次来到文渊阁。

“果然不出所料,太子爷对税收锐减有对应之策。”李荣来找刘健沟通,把朱厚照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一遍。

太子爷做出的决定需要下头的人执行。太子爷总是给他们意外之喜,弄得他们手忙脚乱。提前收到消息好做安排,别事到临头办不好事又被太子爷嫌弃。太子爷精力充沛,每天像有用不完的力气。百官和宦官们精力有限啊!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各自发表看法。最后刘健总结:“收茶税是个好办法。百姓喝不起茶碍不着什么事。就这样吧。”

“太子骗了盐商的银子支棱起哈密一战。强势平定西北,加征茶税。一环一环相扣,看似精妙。但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全盘皆输。难怪太子急躁地等火州的捷报。”谢迁摇头叹气。要内阁掣肘太子,他们恐怕有心无力。弘治帝在还好些,万一弘治帝有个闪失,真怕刚愎自用的太子成为第二个隋炀帝或是……明英宗。

李东阳也是皱眉不止:“太子身边的那帮人都像冒着绿光的恶狼,想把看中的土地都变成大明的。也不想想土地要经营,经营有成才有用!火州在火焰山附近,能有什么?当地人信伊教,不听话怎么办?总不能都杀了。”

“至少土鲁番、哈密都适合种棉花。虾夷岛能打捞海鲜、种稻种麦,大量树木可以造船。耽罗岛有什么我真想不出来。如果要中转站,虾夷岛不也一样?”李荣跟着一起吐槽。

朝鲜侍奉大明极为恭敬。朝鲜王子把耽罗岛百年租期当作寿礼送给弘治帝,弘治帝拿了觉得烫手。

“你们忘了还有东番岛。太子又要移民五万定居东番岛。看来东番岛的粮食大丰收啊。”

“太子心心念念想去东番岛瞧瞧。哈密土鲁番的战事一了,怕是要准备动身了。”

“真的要放太子出去吗?”

“太子为了出行,已经命鬼刹处理掉近海周围的海盗。”

“要不走陆路吧。海上总觉得不安全。”

内阁三人开始讨论朱厚照的出行安排。琐碎的政务很多,但难题都被太子一人解决,内阁除了打下手也只能打下手办些“小事”。

“咳咳,”李荣清咳了几声。

刘健、李东阳、谢迁中止话题,视线聚焦到李荣身上。

李荣缓缓说道:“皇爷说……想去东番岛。那位……葬在那。”

“皇上的身体可否支撑远行?”

“坐船问题不大。院使说出去散散心或许能让病情好转。”

刘健沉默了一会儿,深思熟虑后道,“等火州捷报传来,李公公见缝插针地向太子提此事。皇上出行事宜让太子安排。海船、海军都在太子手上。”

刘健和弘治帝师生关系处的很好。弘治帝偶尔会同刘健吐露心声。一直以来,兴王是弘治帝心中的一根刺。弘治帝中风也和兴王脱不开关系。再者,国不可一日无君。弘治帝出宫远行,太子就必须留在宫里坐镇。太子惹下很多麻烦,别总是让他们来收尾。

“让户部、行人司、中书舍人也跟着去几位。摸清东番岛的情况。我养病的时候没有走的太远,对东番岛了解的不深。”李东阳提议。

东番岛早晚会回到朝廷手里,提前做准备总没错。朱厚照喜欢土地,百官除了平时吐槽吐槽没真正反对过。因为大家都明白,太子的地,也是朝廷的。

正说着,文渊阁头号探子高承庆火急火燎进门汇报,“有一份急件刚送入文华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