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四百三十九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第四百三十九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宫里的混乱很快平息。

由于内情实在是太丢人,不管是朱厚照还是参加朝会的朝臣都不想提。但出宫的官员几乎人人脸上带伤,看着还相当惨,瞒都瞒不了人。

在官衙办差的吏目没能打听到有用的消息,朝臣们的家人也不知道具体内情。报纸上更是没有只言片语。《京报》故意不想提的事肯定相当严重,引起了众多的关注。民间的消息越传越离谱,哪怕朝廷取消了因言获罪,大家提及此事也是遮遮掩掩。于是,朱厚照宣布新一届内阁名单的八月初八,被隐喻为“太祖现世”。

太祖原名朱重八。民间又传闻“太子殴打朝臣,逼迫他们承认新内阁”,听上去太子很有太祖的风范。

内阁名单刊登在报纸上昭示天下。京官们被太子“打服”,不怕死的地方官员、士林学子纷纷上奏疏反对武官、宗人令入阁。

朱厚照很欣慰。

他的关注度一日过亿!哪怕关注度每年以5的倍数增加,今年每天需要消耗25万关注度他都不怕了。

把所有的奏疏扔到一边,堆积起来搬到宝钞司废物利用。宝钞司是内宫二十四衙门之一。别被它的名称迷惑,它不是制造宝钞的地方,而是生产草纸的。擦屁股的那种。奏疏的纸张材质都不错。勤俭节约的朱厚照命司礼监把所有无意义的弹劾奏章交给宝钞司处理。还把再生产出来的草纸放到宫里提供给官员如厕的净室。净室每日消耗的草纸是个大数目。除了用掉的,大部分被官员塞在官袍中带回去。算是……皇宫纪念品?

不过令朱厚照想不到的是,宗人令蔡震拿着各地耕地统计表去了趟十王府。客满为患的十王府短短三日内人去楼空。辽王一家全跑了。这个月宫里的开销能缩减一大截。

朱厚照让十王府再腾出三座院落划拨给大明钱庄。鞑靼的金矿在哪是未知数,以鞑靼人的技术能力一定没有好好经营金矿。等打好地道挖矿出黄金,不知道何年何月。朱厚照让大明钱庄再推出一款金矿基金,每份一百两,期限十年,一共出售一万份。或许是看到沙盘北上角标注出来密密麻麻的矿场,哪怕大明钱庄无法保证金矿基金十年后的收益,还是有很多人蜂拥而至把基金抢购一空。腾出来的院落全部用来装现银。

大明总是会闹“钱荒”,导致太祖自以为聪明地弄出了大明宝钞。大明钱庄开业后,刘健、韩文等朝中重臣时不时来视察。他们对钱庄堆成小山的银锭表示困惑。朱厚照只能强调,进钱庄的所有银子经过专人检验,不会混入假银锭。

官员们好像对百姓喜欢囤东西的秉性一无所知。

货币需要流通。全都藏在家里不舍得用,就算有数不清的金山银山也不够用啊!

朱厚照把银锭送入密云铸币厂打造成银币。用支付工钱、货款等方式返回到百姓手中造成流通。再推出各种物品诱导消费,骗出百姓手中的银币。让货币体现真正的价值,达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目的。在再分配过程中,社会整体财富增加,百姓幸福感上升。

其中过程很复杂。一句二句解释不清,朱厚照没有多费唇舌解释。反正他的名声已经被黑,再多一条“财神爷下凡”的流言也洗不清。

内阁变动没让京师乱起来,朝廷中枢一切运转正常。北伐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当然,他们是按照朱厚照的步子来的。

保国公朱晖和宗人令蔡震每日风雨无阻到文渊阁报道。处理不来奏折就翻阅刘健、谢迁的草拟揣摩、学习。可怜蔡震一把年纪还要刻苦学习。

阁老们其实各有分工。以前刘健主要处理吏部、工部的事,李东阳负责户部、礼部,谢迁办理兵部、刑部的事。现在刘健和谢迁一同处置吏部、工部、户部、刑部相关的大小事务,蔡震礼部,朱晖兵部。朱晖蔡震两人拿不定主意的事,四人一同开会讨论。

朱厚照呢?他会每天一大早跑到户部衙门听户部官员开小会,上完朝后用膳、午休。下午听完户部相关的奏折,捡出他感兴趣的处理,其余扔给刘健和谢迁。他经手草拟的奏折,内阁和司礼监重点关注,指出处置不当的地方。也算是另类学习。

天下各布政使司、宣慰司等都归户部管,还有农业、商业、税收、人口、土地、矿产等一切和经济活动有关的事。朱厚照有很多要学习,也有很多想法想要实施。

比如他决定把北直隶定为继江南之后的第二个纺织业中心,尤其重点发展天津。土鲁番、哈密的棉花、北方的羊毛运送到江南费时费力,在北直隶生产还能通过天津港出海。在资本冒头的大明,京师不能只是权利中心,也要成为经济中心。

京师汇集天下物产,再通过土鲁番——京师的商路运输到西域。频繁的贸易交流能扩大大明在西域的影响力。还能给商路经过的每一个北方城市输血。这条全程五千里的商路修起来也不太费劲。北地可有五十万大军需要供养。每一次朝廷给大军补给物资,就是给商路添砖加瓦。

朱厚照的提议很快被内阁通过、户部大力支持。其实大部分人并没能看出北直隶成为纺织中心带来好处。大家同意,完全是想让朱厚照有事可做,别找百官麻烦了。

至于朱厚照为何没有插手北伐相关的军事行动,大家都以为他想让朱晖抛头露面、增强武官的话语权、提高武官地位。

内阁商议了许久,最终推选户部尚书韩文出面和鞑靼公主“和谈”。

曾经他需要打工半生还清60平的房贷,如今他有万里江山!再苦再累,看一眼自己即将继承的家产,感觉什么都值得了。

众人沉默。

朱厚照耸耸肩:“好吧。诸位爱卿都在。我们聊聊湖广吧。户部在湖广的清丈田亩展开的很不顺利。湖广一地户部统计在册的耕田有32万顷。为何实际丈量出来了88万顷?土地都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