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欢而散

太子别动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欢而散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欢而散

忧心忡忡的英国公返回平虏城外的临时营地。

和李兆先的谈话碰了一鼻子灰,李兆先没答应他提出的任何条件。哪怕是军粮,李兆先推脱太子府存粮不足,建议他向路过平虏城的商队购买。

“国公爷,卖粮的商队来了!”张毅策马而来,“难怪小破旧的平虏城愿意在附近修上连绵十里的路灯。原来经常有商队半夜到达。属下问过,这支商队有五万石大米、两万石玉米、三万石小米、一万石左右的面粉。每样卖价都比京师高三成。真他娘的心黑!”

“你懂什么!太子有意抬高草原地区粮价,逼得鞑靼、瓦剌与我朝交好。”英国公呵斥道。

朱厚照或明或暗废除了很多太祖定下的祖训。唯一从未动过更改念头的是“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的米价。按照市场规律,米价会随着产量、动乱等多种因素变动。尤其是这些年天灾不断。不过米价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统治地基的牢固。哪怕每年要往粮市贴补很多,朱厚照从未退缩过。说句题外话,调控米价应是户部的职责,户部能力不足朱厚照才顶上去的。这也是他对户部不满,户部官员只能受着的原因。

关内粮价稳定,关外可不在朱厚照的操心范围之内。没有人为干预,关外的粮价上下幅度明显。前年草原最缺粮的时候,两头羊才换1石大米或者1石面粉。有了大宁城,草原的粮价回落,平时1两银子能买1.5石粮食。

平虏城在黄河西岸,出了宁夏卫,粮价一直很高。太子府需要粮食可以让囚牛商行从关内送,以关内的价格结算。太子府不愿意给英国公牵线搭桥,英国公要么等后方军粮送到,要么自掏腰包从商人手中买粮。

“太子府也太不够意思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国公爷毕竟是太子的老师……”张毅算算5000骑兵和战马半个月的嚼用,替英国公心疼起银子。

英国公眉毛倒立,一脚踹上去,“住口!再让本公听到你口生怨愤,就滚回京师去!”

英国公打消前往汝箕沟另找人商量的想法。他需要粮食,卖粮的粮商后脚就到了。不排除粮商后面站着太子府。

“去买十日的军粮。明日我们沿黄河北上,令后续部队到后套平原汇合。”英国公下令道。

御马监的战马全给了甘肃镇镇、守哈密、土鲁番所用。兵部的战马数量不足,十万中军只凑出五千骑。草原辽阔,行军、闪电战依赖战马。步兵在草原只能起到防御作用。英国公决定以五千骑开道,先在后套平原寻一处建营地,让步兵防御。以营地为核心,向阴山进发。

紧缺的战马,可以从鞑靼人手上抢。想让战果高于其他四大军团,关键在于手上的战马数量。

没多久,营地飘起香浓的味道。引的过路人纷纷咽口水。

行军在外打仗,方便面最受欢迎。有条件烧热水泡面、配上肉干,就是一顿美味。

英国公也让张毅给他泡了一碗方便面。和李兆先的谈话不欢而散,英国公拒绝出席城主府的宴席。

李兆先也没给城外的骑兵送上米面、牛羊肉以示亲近之意。

“贺兰山太子府的官吏年龄最大的也没超过30岁。都是一群官宦子弟,不会做人啊!”张毅捧着面碗与几名亲卫吐槽。

“为首的乃阁老家的子弟,肯定看不起我们当兵的。”

“他们在太子府,一点也没学到太子对武官的重视。如今保国公入了内阁,我们在朝上也有人帮着说话。文官再也不能对我们呼来喝去了。”

“张兄,城门口的小吏是哪家的?身手不错,要不要把他弄来军中效力?让你好好操练操练他?”有人对张毅挤眉弄眼。

张毅摇摇头:“国公爷让我吃下这个亏。此人不能得罪。”

“有背景怎么发配守城门去?和阁老家的不对付?”

“谁知道呢。听说现在文官们见面第一句先问‘你投的什么票’,如果两方投的票不一样,立刻开骂。”

“太子殿下也是绝了。怎么想到投票的办法把保国公塞到内阁。”

“太子今后肯定是想重用我们!”

“这次战功可以捞不少,希望可以给我儿弄个千户当当。”

“武官取消世袭。就算你成了千户,你儿子没能力也当不上。”

“嘿嘿,国公爷开恩,在军中给我儿子留了一个位。我的战功都算在我儿子头上。”

“老哥这办法好!谁让我家儿子才刚会走路。晚生了十年!”

“怕什么,以后不会缺了打仗的机会。等你儿子长大了让国公爷操作一番。”

听着帐篷外飘进来的交谈声,英国公皱了皱眉。

吃空饷、虚报战功都是太子明令禁止的事。但英国公府有第一勋贵的名头,靠的是他爹的赫赫战功、忠心耿耿的家将。他不是一个人,他要为了身边的人谋福祉。

英国公相信其他四军也会和他做出同样的选择。

法不责众!

哪怕被爆出来,太子不会对他们下重手。太子还要靠他们征战四方。

英国公终于下了决定。

还得感谢李兆先,不阴不阳怼了英国公几句,让英国公想要提高武官地位的心思越发浓重。

-

“不给英国公一众接风洗尘吗?”朱当沍回到城主府,见厨子没准备大宴,奇怪地问了句。

朱当沍见多了官场迎来送往的规矩,以为今晚能吃上大餐。太子府从上到下的伙食都是定量。早餐馒头、酱菜加个蛋,中饭一荤两素,晚饭一荤一素。想要加菜自己掏钱。他吃惯大鱼大肉,每餐总要额外多点几个菜,赔进去每月的工钱还要倒贴。好在他爹鲁王大力支持他进太子府,每月给一千两零花让他和同僚搞好关系。

李兆先轻笑:“英国公被我气走了。”

朱当沍愣了愣:“有你爹在,你是不用怕英国公报复。”

李兆先摇头苦笑:“英国公想让我帮忙联系二十八星宿。还想要附近大小部落的消息。”

“那就给呗。”

“不能给。在他们眼里,每条性命都是军功。其中不少人大老远赶来平虏城入籍。他们是我们管辖下的百姓。我警告英国公不能动他们。”

朱当沍挠挠头:“你多虑了吧?”

“有商队告诉我,有狩猎队在草原砖抓鞑靼人卖给军队。”

朱当沍傻眼了:“这也可以?”

“郡王,如果您到海外会遇见人性更黑暗的一面。早期下海的都是西厂的骨干。每一单都伴随着鲜血。每条海路都用血染红。您还需要多历练历练。”

文官限制武官,武官跋扈占了很大一个原因。李兆先没有告诉朱当沍,英国公带来的五千匹马里有一部分是从百姓手中强抢而来的。太子写信让他提点一下英国公注意,他说了几句大实话英国公便拂袖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