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环境逼人长大

太子别动 第四百七十四章 环境逼人长大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四百七十四章 环境逼人长大

宫里有很多忌讳。太皇太后、皇太后等长辈健在,申王的葬礼在宫外十王府置办。

朱厚照罢朝三日,替无后的申王叔守灵,三日全留在灵堂。

比申王大一岁的荣王还未就藩,陪同朱厚照一起守在灵堂。朱厚照在左他在右,除了行礼问安全程缩在一旁没敢和朱厚照搭话。

“外头说小爷有苍天庇佑,遇到死劫老天爷让申王顶替了。”每日跑来献殷勤的刘瑾道出了缘由。

朱厚照自嘲一笑:“本王如今是鬼见愁,不招人待见。”

三年前的岐王、兴王,再是申王。先皇成化帝11位儿子接连3人死于非命,堪比靖难死去的藩王。哪怕是性子绵软、到处和稀泥的皇太后,对太子朱厚照也有了怨言。而照看朱厚照长大的太皇太后早就免了他的请安,明言不想看到他。

朱厚照自我安慰:掌权者不被人惧,非好事!

刺杀申王的刺客被生擒,确认为白莲教所为。消息一经登报,举国哗然。

白莲教阴死了英国公,朝廷在内部悬赏抓捕白莲教信徒。白莲教害死了申王,朝廷除了逮捕刺客的九族,没有其余行动。

这很不太子!

-

对此事最敏感的地方是大宁城。大宁城由议会控制,建城初期就被朱厚照注入了中立的独特基因。大宁议会里包括明廷、鞑靼、女真、朝鲜、各大商帮多股势力。女真的两席议会席位是举全族之力弄到的。朝鲜的5个席位,1个是朱厚照赠予,其余4个用人参、鹿茸等珍稀药材从商人手中购得。

大明和鞑靼的交手来的猝不及防,冲突导致不少商队暂停了北上。不过在大宁城内,气氛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两方人见面仍旧心平气和。大宁城及其势力范围内不允许械斗、交火是议会的决定,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越是这样,鞑靼公主对想出这套制度的大明太子越发的忌惮。

战局对大宁影响最大的是物价。哈密一战大明胜了,大宁城内的粮食上涨、布匹价格飞速下跌。中军前锋骑兵在后套被灭,粮食跌价、布匹的价格又便宜了。申王死,大明太子毫无动静,商人们恐慌性抬高货物价格。

太子要么不出招,一出招必定会是杀招,殃及池鱼无数。太子拿下哈密和土鲁番,充足的棉花导致棉布价格下跌,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内。可是谁会知道,煤的价格也会暴跌呢!上半年投资大宁城煤矿的商人亏的厉害。

不管太子要干什么,先抬价捞一笔总不会有错。

“公主。城里又来了千石粮食。价格又涨了一成,真的全要拿下吗?”曾代表鞑靼出使大明的使者桶哈纠结着眉头语气苦涩。

富含和两位兄长遇难,鞑靼公主一夜之间长大。她脸上没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把本公主的首饰、万寿节得到的回礼全部拿去吧。”

“没有财物傍身,我们在大宁城会过的艰难。”桶哈并不赞成公主这样做。

大宁城什么都好,就是生活消费极为昂贵。新大汗只是让公主来大宁保住鞑靼最后的通商渠道,给了一笔金子,要求他们。购买1万石粮食后没有其他的指令。可公主只要看到市面上有粮就收购,哪怕价格再贵也要买入。

“本公主从大明太子身上学到一点,再难也要守住话语权。”年仅十岁的鞑靼公主态度坚定。

“汗国必须保存最厚的实力韬光养晦,与大明停战和谈势在必得。”

“姐姐为了要给姐夫报仇,不在意汗国的将来,也不在意巴图尔们的性命。三哥一心想要证明自己、坐稳汗位已经一叶障目。”

“大明北伐,我们丢了很多能耕种的土地。等冬天一到,必定又会缺粮。到时候本公主手里握的粮食越多,愿意听从本公主命令的部落也越多。”

继承汗位的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从小被送养在火筛和伊锡克公主膝下。伊锡克公主是满都海夫人与前任大汗的女儿、鞑靼公主同母异父的姐姐。她在汗国内部,比鞑靼公主更有话语权。

桶哈犹豫道:“公主无须太悲观。伊锡克公主白莲教圣母达成合作。明军内部有很多白莲教的人,他们的北伐未必能成功!”

鞑靼公主鼻子一酸眼底泛泪:“类似的话父汗也说过。父汗说他会在哈密给大明太子一个教训。结果……”

见到鞑靼公主的眼泪,桶哈心里一酸。曾被达延汗宠在手心里无忧无虑成长的小公主,现在被迫长大。

“公主放心,属下立刻去办。”桶哈双手置于腹部弯腰鞠躬离开。

桶哈一离开,鞑靼公主收敛哀泣,拿出藏在衣袖中的小块棉布认真看了起来。棉布上有她用胭脂写下的名字,她要从中挑选一位既有实力又听话的那颜贵族嫁了。婚姻是短时间内增强势力最好的办法。

她要尽快定下人选,在三哥出事后,推举与她关系最好的六哥当上新大汗。

三哥把杀掉大明英国公当成稳定汗位的手段,在草原上大肆宣扬。如果他真的了解大明太子,此刻应该北撤。撤的越远越好,最好去捕鱼儿海更远的北方。

-

北伐还没正式开打,第一勋贵英国公战死。战场上士气和军心极为关键。北伐五路大军停止了明争暗斗,他们自发的与左右友军沟通,步调一致往北推进。明军放缓了进攻步伐,鞑靼人搬家变得从容不迫了。

威宁海子位于在吕梁山与阴山之间的开阔地。此地草原牧草肥美、土地肥沃,正统朝开始鞑靼来此地耕地放牧。此地可北退入草原,南可进攻大同、宣府。曾经年少气盛的达延汗把鞑靼王庭设在此,遭到王威宁、汪直偷袭,丢掉了满都海夫人的命。

十多年之后,此地的鞑靼人又多了起来。毕竟敢出边墙偷袭的明军少之又少,牧民们不舍得放过既能耕种又能放牧的好地方。

中军抵达后套,襄城伯急忙命令右军急行军。路上遇到牧民同样不手软,吓得四周牧民们仓皇北逃。被右军追上者,鲜有活命的机会。

待到英国公残杀牧民被举国声讨,右军才稍作收敛。英国公战死后,右军快速推进,陈兵在预定防御线迅速堵上两山之间的开阔处。

右军放过了牧民,牧民反过来挑衅右军。今日骂阵,明日扔羊粪,想着法子先引诱右军入草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