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京

太子别动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京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京

在《京报》、《大明报》两份权威报纸刊登太子与鞑靼达成初步和谈的同时,西安的《小说报》刊载了一篇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故事。

故事讲的是有一伙人利用太子在西安神龙不见神尾之际,假扮太子行骗。结果骗来一帮江湖人,引起两方纠纷。双方在临潼县厮杀,两方人死伤惨重几乎同归于尽。

不过这只是一则打着太子名头的寻常诈骗事件,很多人看过后一笑而之便罢了。连当茶余饭后的谈资都不够格。如今大明上下谈论的都是鞑靼新大汗下月进京的事,大家猜测鞑靼会不会向大明臣服,甚至每年给岁贡的事。

文渊阁内,首辅刘健正在专心致志地看《小说报》。《小说报》背后是太子与囚牛商行,很多故事不能只当故事来看。每一则故事背后透露着世态炎凉、百姓生活、官场百态。

尤其是有人假冒太子行骗的故事。

刘健桌还摆着三份奏疏。

一份是行人司杭东上书奏报宁夏城被逆贼安化郡王攻打时,逆贼用手雷轰破城门。奏疏后附着在城门口捡到的手雷碎片,内有不完整的数字编号。这份奏疏因为榆林副总兵曹雄上书认领了此枚手雷碎片而被搁置。

一份是西安知府弹劾锦衣卫在临潼县毁坏商铺和民居,以及临潼县衙!并指控锦衣卫滥用私刑过度,把意图谋害太子的逆贼弄死。内含的指控意味深长。听说西安知府让人把他抬到朱宁面前,放话说他已经活的够久了,当着朱宁的面写下这份奏疏。

另外一份就有意思了。乃是囚牛商行大掌柜陈云之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转交给他的《小说报》原稿。刊印在报纸上的故事只占了原稿的十分之一。

“首辅大人,西安知府的在刑部当主事的孙子昨日找下官喝酒。说起来一件事情……”中书舍人商承庆犹豫着找来。

刘建的视线没有离开《小说报》:“什么事,说!”

“此前有一伙人用手雷炸了太子临时居住的小院。西安知府让师爷去找锦衣卫指挥使朱宁,锦衣卫把嫌犯带走后就没了下文。这事实在太奇怪!”

“西安知府还提到临潼县的乱斗。据目击者说当时有两帮锦衣卫在内斗。西安知府觉得其中有问题,锦衣卫好像瞒下了什么事。”

刘健放下报纸,揉了揉太阳穴,沉默半晌,“给太子去信,让太子尽快回京。”

种种证据显示,朱宁对太子有二心。

但刘建站在朱宁的位置上考虑问题。除了太子,没有人能再给朱宁更好的前途。

太子对人性非常了解。知道每个人心里最渴望的是什么。太子对手下人给足权力、名望、金钱,从来不强调口头上的忠心。以刘健自己为例,他想要大明在他当首辅期间昌盛,太子给了他希望并且加以实施。他就差呕心沥血、以文渊阁为家了。

内斗是一回事,若涉及到太子安危内阁就不得不重视。必须让太子回京了。

“可是……”

“又怎么了!”

“太子已经离开大同,目前去向不明。”

“陈宽是干什么吃的!连太子的行踪都掌握不了!”刘健暴躁地砸了一套新开封的玻璃杯茶具。上次的那套在他得知太子秘密派王守仁去东察哈台汗国真实目的的时候砸了。

“人又去哪里了!太子到底懂不懂他身上肩负的责任!”

文渊阁内鸦雀无声,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内阁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次放出各种假消息迷惑天下人。

————

不过这次刘健真的错怪了朱厚照。朱厚照也知道长久离开京师对朝政稳定不利。尤其朱宁密奏安远侯柳景想要刺杀他。他在于鞑靼和谈完后,混在一堆热气球中返回京师。

对于又有人要杀他,朱厚照已经习以为常了。习惯就好,用不着打乱原有的计划。

朱厚照到京师后直接赶去朝阳皇庄,弘仁殿的所在地。

弘仁殿又捣鼓出一项新技术。一项可以加大钢铁产量的又一技术。

与鞑靼和谈是一回事,修筑钢铁长城又是一回事。朱厚照是不会把大明边疆的安危寄托于鞑靼人身上。钢铁长城急缺钢材原料。弘仁殿的技术突破来的刚好。

“殿下请看,此物为焦炭。”弘仁殿的管事太监拿了一团类似煤块的东西给朱厚照看。

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

“从各地挖出来的煤中挑选出有臭味的,封闭炉子用高温烧熔。可以得到煤块。把煤块凿碎在放入炉中烧,最后可得焦炭。”

朱厚照听得云里雾里:“焦炭有什么用?”

“有了焦炭,可以直接把铁矿石、石灰放在炉子中冶炼,可以直接得到生铁。把三者比例调一下,还可以直接得到铸铁!”

“炼铁产量能提高多少?”朱厚照问。

管事太监笑着纠正道:“同样的铁矿石,用焦炭产量提升微乎其微。重要的是大大缩短铸造周期,同样的时间能出三炉。殿下若想要提高产量,最重要的是增加铁矿石的供应。”

“这样啊。”朱厚照摸着下巴开始思考。提高三倍产能,那在建成钢铁长城的同时,还能在打造足够的农具发展农业,打造冷兵器贩卖到周围国家。

现在的铁矿最大的来源是辽东。辽东离京师又近,两地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国内能开采的铁矿已经被开发到一定的程度,加大产量的话恐怕会造成矿工的抗议。

“辽东有丰富的铁矿,从矿脉的走势来说,鞑靼的地盘上应该也有铁矿吧?”朱厚照自言自语地道。

决定了,在与鞑靼和谈的时候,把铁矿一事先加入进去。

“尽快组织一支寻矿队伍,本王要派他们去鞑靼找铁矿。”朱厚照嘱咐管事太监。只要找到矿,鞑靼有点是人手给他挖矿、送矿。他借出去的五十万银子就是一种变相投资。

“奴婢遵旨。”

钢铁是工业的基础。炼铁技术的改进让朱厚照的心情变得极为愉悦。他吹着小曲,在段聪的陪同下慢慢向皇宫走去。回宫后先去文渊阁见内阁。

“忘了买点特产送阁老们。段聪,京师有陕西的特产店吗?”朱厚照问。

段聪一头黑线:“奴婢不知。”

“那还不去打听。”

“请太子爷先回宫。”

朱厚照还想说什么,被突然冒出来的人下了一跳。

“殿下,我知道哪里有陕西的特产卖。”脸色苍白的玄武终于找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