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营天竺

太子别动 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营天竺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营天竺

首辅的面子要给。

朱厚照在刘健面前说了大实话。至于刘健能从中看穿多少他的打算,相当考验他们之间的默契。

刘健心事重重回到文渊阁,无视了众人打探的目光,让商承庆拿来世界舆图。然后站在挂满半面墙的舆图前皱眉沉思。

宗室中有人联合了被触及利益的权贵、世家想要致太子与死地。和太子的对话中可以得知,太子已经有了明确的怀疑的对象。此人曾给他以及众多官员送礼。

太子亲自担任东厂厂公,如何处置此人以及收礼的官员,全凭太子一句话。如同轰炸皇宫事件中涉及的收礼工部官员一样。东厂会不折不扣的太子的意志,且不会遭受锦衣卫的阻拦。

刘健怅然若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管官位有多高,人脉有多广,一旦涉及到谋逆,连累整个家族掉入深渊。

太祖朝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有牵连之人高达数万。太祖心满意足地终结了丞相一职,皇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建文帝登基掌权扫清了障碍。但同时间接替太宗夺位奠定了基础。

太子此番折腾,怕是为成立国资部扫清障碍。就是不知太子想要清扫到何种程度。

从弘治十二年起,中枢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现在这批相对比较务实清廉、清廉,以及……听话。

太子这次针对的,应该是宗室和权贵吧!

刘健想到刚选入内阁的蔡震和保国公,长吁短叹,“太子的手段,越发的高明了。”

“首辅大人可是从太子口中打探到了什么?”谢迁极为关心地问。他们这群状元郎、有识之士,面对太子时总觉得脑子不够用。极少能算准太子的想法。

刘健依次看向谢迁、蔡震、保国公,语气里透着极度的疲惫,“我们商量一下派兵去乌斯藏驻守一事。”

保国公一脸不解地盯着舆图:“朝会上诸多官员反对,太子没死心又提了此事?”

保国公敢用项上人头担保雪区的太平。相当会蛊惑人心的白莲教,根本没能力鼓动信仰密宗的藏人反抗朝廷。去雪区驻守除了多加一笔军事开支,于大明并无任何好处。可若是太子反复提及此事,那么驻军一定会给大明带来好处。会是什么好处呢?这又与太子兼任东厂厂公有什么关系?

“你们看这条是茶马古道。由此可以从进入雪区。”

“这条是太祖朝出使尼八剌的路线。”

“到了尼八剌,距离德里苏丹国的都城德里相当近。”

“德里苏丹国在汉朝的时候我们把他称为身度,唐代称其为天竺。正统年间还有天竺高僧前往五台山参礼的记载。证明从陆路到天竺这条路是畅通无阻的。”

谢迁还是一知半解:“那又如何?”

虽然都知道囚牛商行从海贸中赚得极为丰厚的利润。但是官员们习惯以天朝上国自居,极少有人真的会去关心海外诸国的局势。不管德里苏丹国、身毒、天竺是不是一个地方,与大明何干!

刘健见大家的反应和他刚听闻的时候一样,不由得苦笑,“德里苏丹国被帖木儿汗国几次入侵,已经变得千疮百孔,苏丹实力大损。虽然月即别灭了帖木儿汗国,但德里苏丹国国内贵族内斗不休,各自为政。”

这种事情不难理解。翻翻华夏史,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层出不穷。

“这里是古里国,与德里苏丹国处于南北两端。据萧敬、杨廷和从古里送回来的消息,古里当地商人对大明的防备愈演愈烈。已经与葡萄牙人结盟。”

“萧敬他们沿着海岸线往北,找到了一处比古里更适合的天然深水港孟买。孟买所在的古吉拉特邦苏丹,把孟买卖给了我们。据说孟买离德里的距离,与京师离南京的距离差不多。一路都是平原路非常好走。”

接下来无需刘健继续说下去,哪怕是心不在焉的蔡震都听明白了太子的打算。

远征军在异国他乡面临的困难大家都理解。古里周围向来是商贸之地,在那里的商人势力强大。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放诸四海皆准。

虽然万寿节上古里国把附属地科钦当寿礼送给大明,杨廷和也前往科钦当总督。古里和大明关系看着挺好。阁老们也想不明白出了什么事让两国短时间内交恶。

至于古吉拉特邦苏丹为何要把比古里更适合当港口做海贸交易的孟买“卖给”大明,大家都不会深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远征军离大明何止是万里,他们想管也管不到。

太子的打算永远出人意料。

“太子想要在天竺经商?”保国公沉思,“单以远征军2万人,能否立足?那里邦国众多,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局面会比春秋战国更乱。”

军队打仗要靠后勤。盔甲和兵器会损耗,火器更需要火药补充。一旦出现伤亡更无法替补。远征军长期受不到国内的补给,实力只会越来越弱。

但如果陆地上的交通线能够畅通,大明从乌斯藏源源不断把物资送往孟买,局势会完全两样!增兵就要提上日程。

刘健一抬眼就知道保国公的想法:“就算远征军要补充人手,也会从民间募兵。太子放弃囚牛商行,全力经营天竺。把军队调去乌斯藏驻军,只是为了以防万一。除非在孟买的两万人出事,否则军队不会开拔。”

远征军至少有八成的人来自大明军队,但它名义上是一支私人的护卫力量。

“明白了。天竺是太子的。”谢迁完美总结。

刘健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太子会从天竺各地的贸易所得中分出一部分用于支付入藏驻军的开支。”

“那就驻军吧。最好能先让京师的西天佛子、灌顶国师去一趟乌斯藏事先说明。”谢迁同意了。他肯定是不敢阻止太子发财大计。等远征军在天竺站稳脚跟,江南商人也能跟着去捞一口汤水喝。

这种和朝政关联不大的小事,只要内阁同意根本无需经过百官商议。

“刘公,您可向太子提及宗室中的议论声?”蔡震愁眉不展地问。他夹在宗室与太子之间左右为难。

刘健苦笑着摇头:“等皇上回京后再提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