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丢脸丢到家

太子别动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丢脸丢到家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丢脸丢到家

年三十弘治帝没有陪在太皇太后身前尽孝,而是在南京的文华殿等着消息。

醉月轩的宴会一结束,韦兴带着喜悦之情前来向弘治帝报喜。

“回禀皇爷,短短半日内孟买商路债券共卖出425万两。”已经超过朱厚照300万的预估,韦兴等人顺利完成了太子的任务。

弘治帝长长舒了一口气,如果他出面都没借到银子,在儿子面前就太丢人了。“今晚韦伴伴在宫里陪朕守夜吧。朕还未成亲之前,韦伴伴没少陪朕。”

“谢皇爷恩典。”韦兴跪下足足磕了三个响头。成化年间宫里的人想要快速出头,投靠万贵妃是不二之选。韦兴投靠了万贵妃,那时陪弘治帝其实是监视。

弘治帝如同面对长辈念叨起了家事:“照哥儿喜欢胡闹。事情折腾了一大堆,就是不爱收尾。有你们这些老人看着,朕也能放心。好好的囚牛商行,偏要为了一个国资部上交朝廷。今后内库、外库分明,朕若没银子使了户部更不肯给。”

“有太子爷在,内库的金银一定会堆成山。老奴看着太子爷从无到有弄出囚牛商行,眼里心里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先皇去的太早,若是先皇还在,肯定把太子爷当成眼珠子。当初国库空虚,先皇顶着多少的骂名让奴婢们四处捞银子……”

在旧辞迎新之际,弘治帝与韦兴话家常,勾起了弘治帝的很多回忆。离开东番岛钱,弘治帝带着戴义一人和扫墓用的香烛、纸钱去了一块荒地。多年的心结刹那之间烟消云散。

————

南京皇宫的过年气氛浓厚,南京城也一改前段时间的压抑气氛,锣鼓喧天、炮竹齐鸣。可是在京师皇宫,氛氛围就有点不太对劲

弘治帝不在,缺钱的朱厚照没有按照惯例举行宫宴。年前所有的京官得了一份丰厚的年礼,全当是他的赏赐了。那份年礼来自大宁的分红,本质上就属于朝廷。朝廷的不就是他的吗?

而且宫里也只有他以及寥寥数位太妃,除了贴窗花、对联等过年的习俗,连一个红灯笼都没挂。经过去年的轰炸,宫里夜间室外不亮煤油灯。除了巡夜的禁军手里有马灯,宫里只有窗前的火烛点点。

也因为去年的轰炸,皇宫周围十里的范围内不允许燃放烟花。尤其是大明门,连个爆竹都不允许点燃。

皇宫周围最没有过年的气氛。

尤其还出了一件乌龙。

年三十晚上,应该是举家团圆的日子,礼部主事以上的官员全被叫到了文华殿。

礼部尚书张升匆忙赶到文华殿的时候,朱厚照正在劈头盖脸的大骂刘瑾。

虽然朱厚照没有通知内阁,身为首辅的刘健闻讯也赶来了。

按理说过年期间可以从小年夜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官员们可以回老家过年。但京师六品以上的官员谁敢回老家去!再熬一年就是弘治十八年京察的日子,到时候又有一大批人被外放。那时候才是他们神情松懈可以享受生活的时候。

“本王让你多读点书,你都读哪去了!”

“你丢面子不要紧,你把人安排到会同馆,这是把朝廷的面子都给丢了!”

“礼部的事要你起劲干嘛!”

“连句藏语都不会说,别人叽里咕噜一通你就信了?”

“骂你是猪,本王还怕侮辱了猪!”

刘瑾跪在朱厚照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小爷,奴婢真的是一番好意。谁想到喇嘛还会骗人!”

朱厚照气得想打人:“喇嘛怎么了!骗人的道士还少了吗!这几年左道横行,连聚宝盆这种小孩子都不信的招数都弄出来。穿上一身僧袍说几句听不懂的话,又没有符验以及各地关卡的通报,你就信对方是乌斯藏的朝贡队伍?”

张升差不多听明白了。跑到一旁给坐着喝茶养神的刘健拱手问安:“首辅大人,恭贺新禧。”

“同喜同喜!”刘健笑道,“大过年的让你们跑一趟,离宫的时候让太子殿下给你们包个大红包!”

刘健原以为出大事了,没想到只是太子身边的红人刘瑾干了一件蠢事!大过年的,把笑料送给大家当谈资,是个有心人!

“奴婢马上把人赶出去!”刘瑾不在意礼部官员的嘲笑,他眼里只有朱厚照的怒容。

刘瑾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如何意念能杀人,冒充乌斯藏的朝贡队七百多好人已经暴毙而亡!小爷多次让他读书,承诺只要他才识达到举人的水平就唯以重任。这下好了,估计三年,不,六年内小爷都不可能让他上位。

刘瑾原本盯上东厂厂公的位置。小爷白担了个名,事情还是派陈宽去处理。刘瑾想争取没争取到。在京师正好遇上自称是来自乌斯藏的喇嘛,他们来的不巧遇到朝廷封笔礼部不招待人。刘瑾自告奋勇把人安排进会同馆。会同馆的官员留了个心,让刘瑾画押担保,并马上上报。

京师的衙门哪有真正的封笔一说!如果真是从乌斯藏来的,礼部官员在明知朱厚照极度关切乌斯藏的情况下,哪里会不接待人。

“大过年的把老远来的客人赶出去,还有待客之道嘛!”朱厚照冷哼一声,“七百多号人在会同馆的开支本王负责八成,另外二成从你的俸禄里扣。你就在钟鼓司好好待着,三年里甭想挪地方。”

朱厚照把礼部官员找来是就是专门处理七百多人的冒牌队伍。来的的确是喇嘛,也是藏人,不过不是来自乌斯藏,而是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一个极少有人知道的宣慰司。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位于四川和乌斯藏之间。根据文史记载,长河西已经附近的伯思东、巴猎等地一共八千户。人数太少,不在允许朝贺的范围之内。

几个宣慰司以及周围小国的朝贺,说穿了就是穷亲戚来要银子的。他们送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大明至少十倍百倍的还回去。为了维持周边的友好关系,这个“红包”还必须给。

一共八千户的地方,一下子来了七百多号人!

孟买商路有一条会经过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今后还需要他们的支持。

朱厚照把礼部官员叫来,肯定不是想办法把人赶走。

他再穷,养700多号人还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此例不可开,他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得了他的好处肯定也要付出点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