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崇王反了?

太子别动 第五百八十一章 崇王反了?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五百八十一章 崇王反了?

“真有兵灾了!”

“宁王终于反了?”

“不!是崇王反了。”

“啥?搞错了吧。”

顺天府的鸣冤鼓被敲响,无论崇王是否被冤枉都需要接受朝廷调查。可崇王在太皇太后身边。顺天府尹韩重递上奏折请示。

朱厚照没让《京报》、《大明报》刊登有人举报崇王造反。但他知道消息是瞒不住。

“父皇,孩儿亲自去南京。”朱厚照请示。

除了崇王在太皇太后身边,宁王也在。御医说以太皇太后的身体熬不了几个月。再被一刺激,很容易出事。不说太皇太后对皇帝爹和他从小的养育之恩,就说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临了还要为儿孙的事受牵连,朱厚照怎么都会过意不去。

朱厚照主动认错:“孩儿错了。孩儿不该因为身外之物给宁王机会。”

他用宁王威胁江南,卖出425万孟买商路债券;恐吓张天师拿出祖传至宝;弹压宗室让他们不敢乱动。

不过朱厚照没替崇王说话。东厂监视宗室,宁王和崇王都是重中之重。崇王私铸通宝是事实,看在太皇太后的份上朱厚照不准备追究。崇王藏有武备也是实情,但那时高价卖去日本的。

给崇王洗脱罪名很难。还不如直接特赦。特赦崇王的话,他当着太皇太后说更有说服力。

“一个朱宁已经让朝廷上下鸡犬不宁。东厂厂公若再用人不当,怕会惹出更多的事。我看刘瑾上窜下跳有意掌管东厂。内阁几位阁老也曾许诺过他会助他一臂之力。但刘瑾此人善于钻营,很容易与朱宁蛇鼠一窝。”陈宽说出了他的忧虑。

闭眼小歇的李荣不紧不慢地说:“谁说太子爷用人不当了?拿安化郡王开刀杀鸡儆猴给宗室看。这种事牟斌做不来,你也不行!”

“李公公,这里就我们。您就别挑我的刺了。”陈宽很心急。说实话这次与锦衣卫交锋东厂落了下沉,甚至还被囚牛商行摆了一道。

“刘瑾得内阁的相助是想要步何文鼎的后尘吗?不管是皇爷还是太子爷都不可能让内臣、外臣勾结。”李荣示意陈宽帮他往烟斗里塞烟丝。

“太子爷不让我们抽烟。”陈宽小声道。

“太子出宫一个半月咱家在宫里提心吊胆!没有这烟,咱家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李荣白白眼,“你心里有合适的人选吗?趁着咱家这老脸在太子面前还有几分脸面,说不定能举荐一二。”

陈宽是个不愿意得罪人的:“我觉得司礼监的人都好。实在不行让高凤当东厂厂公。”

“你知道太子最瞧不得你哪一点吗?就是这样的没主见!”李荣有些生气。

陈宽低头认错。在宫里没有主见、不与人相争,不见得是个坏事。至少陈宽知道他能安度晚年。

“我都听李公公的。”

李荣吸了几几口烟,在吞云吐雾中问,“咱家的侄子怎么样?”

陈宽一头雾水:“李公公有侄子在宫里吗?”他怎么从来没见过。

李荣瞪他一眼,用烟斗敲敲桌子:“那个段聪不是在西安认了咱家当叔叔?”

陈宽笑:“还被太子爷叫了很多声爹。也不知皇爷知道后会是什么表情。”

“除了失笑还能是什么表情!”李荣问,“咱家看太子爷挺器重他的。”

“可是他的资历有点浅!”

东厂厂公一般都是司礼监第二、第三号人物。段聪连入司礼监的资格都没有。

“得了吧,小爷的脾气可不好。不让你听的,你还是不要听。万一有人偷看了起居注的内容,提前获知布局安排坏了小爷的事,你这起居郎可就当不成了。今后也不会再有起居郎!”黄献把起居郎拉到百米远外,防止他偷听。

陈云之一早便进了宫等候在文华殿内。

太子爷并不总会歇在文华殿。晚上安歇在何处,宫里只有少部分人知道。

有宦官带着自行车来。让他跟着一起骑。陈云之骑车离开东华门,一路向北骑到北上门。北上门与神武门隔着护城河遥遥相对。

神武门乃是后宫的北门,进了神武门就是是御花园和钦安殿。

而踏入对面的北上门,一眼就能看到万岁山。万岁山再往乃是司礼监、御马监等二十四衙门所在。万岁山西侧是太液池,也就是皇宫的西苑。

陈云之茫然,怎么带他来北上门?又为何不从内宫的神武门出?他是宦官,在御马监挂职,有资格出入内宫。

“陈大掌柜,太子在太液池射苑等着。咱们快点去,太子等烦了。”报信的宦官道。

两人经过北上门的禁军检查,向左拐,骑车前往太液池。太液池分为北海、中海、南海三处。射苑位于中海,是跑马射箭的场所所在。仅有一些供人歇脚的殿堂。附近还有豹房等供娱乐的场所。

陈云之没料到太子爷昨晚歇在此处。

“怎么一大早就来了?”朱厚照正在用早膳。他翘着二郎腿,嘴里叼一根油条,非常没有形象。如果被起居郎记录在起居注中,绝对把脸丢到后世子孙前。

陈云之很快回神,低头道,“昨夜朱指挥使回来了。”

“然后呢?”

“回来时碰巧和送江彬出城的商队擦肩而过。”陈云之打起小报告,“朱指挥使马上来找奴婢,奴婢以为他发现了端倪。却没想到他是看到商队联想到国资部,想要把人塞进囚牛商行的护卫队。”

厚照点头同意:“那就这样吧。内阁尽快出一个章程,过年之前把此事定下来。年后建城的建城、迁徙的迁徙。”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朵甘思、乌思藏两个宣慰司。因为元朝的关系,蒙古人与这两个地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地又分为格鲁派和噶举派,背后都有不同的势力扶持。朝廷除了册封三**王、五大教主,并没有派兵驻守。”朱厚照托着下巴问,“现在鞑靼人撤到阴山以北,要不要趁此时机驻兵雪区?”

朱厚照不是天真的小孩,从来不觉得一纸和平协议会有多大的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