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五十五章 左右为难

太子别动 第五十五章 左右为难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五十五章 左右为难

弘治十一年看似没发生影响国运的大事,但京官们心知肚明朝堂里的暗涌多么惊险万分。京师里耳聪目明的百姓或许听到些风声,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还是年底不稳定的粮价。

京畿重地缺粮是不可想象的大事。

为了拱卫国都,京师和通州陆续建了很多粮仓。五十年前土木堡之战后瓦剌攻入京城,想抢通州粮仓粮食。于谦发动百姓用了几天几夜,方才把一千九百万石粮食运回京师。可见京通二仓的粮食储备之丰富。

弘治朝虽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天灾,北方几地闹过灾荒,却从没有短过京师的粮食。因为弘治初年几次整治水灾、兴建江南水利,保证江南粮仓不失。

等到京师附近的顺天、宛平等地缺粮,导致粮食上涨百姓饿孚遍野时,弘治帝一脸懵逼。

在普遍印象中,靠近京师的地方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乐。毕竟当地发生点不好的事,很容易传到京师的皇帝和百官耳中。

弘治帝想发火。

想要追究户部对京通仓管理的混乱,可他刚撤回京通仓的宦官,很容易让刚摆平的事又起波澜。

想要问责夏粮征收数额不足,让司礼监核对了一遍,今夏遭旱情的几地都免了税粮,免去的数目累计可观。

想要惩治顺天府等地官员,却发现最大的问题出在皇庄、官田等处。

“皇爷,顺天几地的皇庄、官田占了民田的七分之一。进来人口增长,外加上越来越多的流民涌进,民田不足以养活数百万人口。”

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汇总了底下几波人的调查,揭开了此次旱情影响巨大的根本原因。

“今年夏天发生旱情时……朝廷发生很多事,没有及时救灾。没想到九、十月的时候天又热了,刚播种的禾苗枯死一半。”

“管皇庄、官田的宦官们怕今年收的粮食数目减少,把佃租加到了六分银,又不许佃户们把事情闹大。当地官员管不了皇庄、官田,出于某种原因也没有如实上报。”

“等到了冬季,百姓手中存粮耗尽。旱情影响了北方多地,南方今夏暴雨,税粮上缴不足。粮商们闻讯,偷偷涨了粮价。粮价一涨,百姓恐慌买粮,粮店售罄,粮价又涨了一波。如此循环,事情越闹越大。”

弘治帝胸口有一团火熊熊燃烧,但他只能憋着。

御马监负责管理皇庄。此前汪直一度有起复的希望,御马监暗中全力支持,底下人肯定不想把皇庄减产、百姓缺粮的事情上报。汪直一死,在他的默许之下,御马监投靠了照哥儿。皇庄的事情闹大,照哥儿免不了要背锅,底下人更是把事情捂得严严实实。

“那帮蠢货,京畿附近发生的事能瞒多久!”弘治帝现在就算把宁瑾杀了,也是于事无补。

旱情会发展到百姓饿死、卖儿卖女的地步,背后一定也少不了推手。

弘治帝憋屈着还得帮着蠢货们掩盖皇庄收租涨到六分银的实情。不但是为了照哥儿,还因为皇庄乃是先皇力排众议设立的。

皇室之前有过仁寿、清宁、未央等宫庄,但数量不多。先皇登基初,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庄,把其设为皇庄。至此,顺义等地的民田不断被并入皇庄。弘治帝心里门清,顺天几地不算皇庄,他送给庆云侯、寿宁侯、瑞安侯、几位公主的田庄数量也很可观。

李荣虽然内心很想借此机会把御马监压服,但知道现在不是他们内斗的时候。

朝堂衮衮诸公又不是瞎了,怎么会不知道距离京师几十里外发生的事!

皇爷召回多地镇守太监,让官员们误以为能再进一步限制他们的权利!

呵,想得到挺美!

“皇爷,当务之急需要筹措粮食赈灾。不能让事情闹大。”李荣道,“等事件平息再惩处御马监办事不利不迟。”

弘治帝气呼呼地把御案上的账本扔向李荣:“几百万石粮食运到兰州,难道要让运回来吗?从粮商手里购粮要银子,银子从哪来?”

从李广府里查抄的金银,一部分留作重建清宁宫,另一部分全都拿出来赈灾。继续赈灾,得要掏弘治帝的家底。

养兵、打仗最消耗粮草。太祖施行开中法,招募商人运输军粮到边关换取盐引。随着纳粟中盐弊端丛生,弘治帝改为以银代米,不需要商人大老远把粮食运往边关。此举虽然让朝廷的税收增多,但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想要拿盐引的商人不再需要缴纳粮食,所以边地的盐商举家内迁,在边地屯的田渐渐荒废,军粮储备也因此大减。一旦遇到大战,需从其他地方调粮。

弘治帝顶着压力把纳粟中盐改为纳银中盐,现在更不可能改回来。哈密局势混乱,弘治帝同意王越生前提前屯粮的建议。朝令夕改只会折损皇帝威严。

看似顺天等地缺粮,深究下去实际上牵连到方方面面。

弘治帝在御书房焦急地踱来踱去。难道真的要同意纳粮捐监的方法吗?先皇曾强烈反对过,他并不想违逆先皇的意思。连年幼的照哥儿也清楚,纳粮捐监和传奉官无异。传奉官名不正言不顺。而如果让捐粮者获得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再捐来的官身就是过了明路、堂堂正正的身份了。

“皇爷,太子爷想了个法子,或许能解决缺粮问题。”杨鹏欣喜若狂地跑来报喜。

李荣身体一僵,淡淡地问,“说出来听听。”

杨鹏把彩票的规则和玩法,以及太子爷设想第二轮收粮食买彩票的计划一一道来。

弘治帝沉住气坐回龙椅,拢了拢龙袍,“你们议议。”

李荣、韦泰、萧敬等司礼监太监们凑在一起小声交谈,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太子爷如何控制中奖人数?”心思缜密的萧敬问。

杨鹏磕磕绊绊复述了“概率”的含义。大家板着手指算了算,好像真的不容易中。

李荣一脸踌躇:“一等奖五千两是不是太多了?”

“李公公,就算咱家听到五千两,都不由得心动。”韦泰绿豆般的小眼睛露出贪婪的光芒。

“可以留几张空白彩票,安排自己人中奖。”皱眉深思的萧敬相处对策。

杨鹏张了张嘴:“太子爷不会同意的吧?”

“太子爷不会知道。”萧敬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