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五百九十三章 粮食预警制度

太子别动 第五百九十三章 粮食预警制度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五百九十三章 粮食预警制度

大明自诣天朝上国,最关注本国的事务,很少会分精力给邦国。

去年十月安南使者向朝廷递交国书希望得到册封,二月底与礼部官员见了一面谈话不欢而散。三月出了国丧和儒家学派争斗,安南使者不指望短期内明廷会有反馈。

“国内来信,王的身体越来越差。问我们什么时候拿着明廷的册封回去。”

“王不可能会答应明廷的条件。瞧瞧哈密忠顺王,现在就是失去权利的勋贵。明人有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安南只要大明像以前一样光占个名分。但现在的大明把手伸的太长,不要名分只要实权。一旦答应大明的条件,安南将不由安南人自己做主。

安南使者很烦躁。安南王要明廷册封,为了是确保太子能顺利继位不被底下权臣篡位,是给太子一道护身符。可安南王室黎家是反明建立起来的,大明怎么会轻易答应呢!

此时,会同馆官员扣响房门。门开后,安南使者呆若木鸡。

朱厚照装出疲惫的样子,面容憔悴、声音嘶哑。“本王忙,客套的话不说了。本王答应给安南王赐予王爵,赐衮冕。安南必须开放国境,允许大明商人畅通无阻出入;修筑暹罗通往占城的国道,安南提供地,修路材料和人手由本王出。你们有义务维持国道通畅。毕竟国道通畅,安南也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利。”

朱厚照没再要求安南国恢复交趾布政使司。等于是主动放宽条件,没再为难安南。

安南使者如同在路边捡到了狗头金。他不在意大明太子为何高抬贵手,忙不迭同意。

朱厚照颔首,让安南使者跟他去礼部,用了半天写下国书,催促安南使者尽快回国。

从南京赶到京师吊念定国公的魏国公,同一时间在报纸上看到成国公的大名。魏国公立刻登门,劝说大舅子认命。

成国公语气很冲:“想想‘壮烈牺牲’的英国公,我哪还敢有意见!”

虽说张仑继承了英国公的爵位,弘治帝又赐了门好婚事,但英国公府显而易见的失势。除了在远征军的张桐,英国公府的家将全部调离军队。此前还有几个漏网之鱼,也在这轮的裁员名单上。

在青土城待过两年的张仑看出太子不希望军中出现说一不二的第一人。张仑借口守孝,让英国公府渐渐淡出军队。

张仑比朱厚照大不了几岁。张仑都看明白的事,成国公能不明白吗?

魏国公着急上火找上门的原因成国公自然明白。如果出了与造反有关的事,姻亲同样会受牵连。

高情商成国公知道他是依托什么才有如今的地位。不是打仗的能力,而是人脉。于是能屈能伸的成国公携带官印和特别版《京报》,到兵部等尚书刘大夏。

脸上阴云密布的刘大夏从文渊阁归来,一进户部听到成国公真挚诚恳的声音,“刘尚书,本国公来上交官印。”

刘大夏的脸刹那间五彩缤纷。难怪刘首辅让他不要担心。

————

根据太祖、太宗时期留下的官方记载,张三丰老家在元朝辽阳行省懿州,也就是距离大宁城东北500里左右的地方。

太祖、太宗一直未曾找到张三丰的踪迹。民间传说张三丰到皇宫见太宗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如果真有“金殿飞升”之事,英宗和宪宗也不会信佛多于信道。

近来星相异常,弘治帝听了崔志端的建议,前往东北寻找一线生机。他与皇后感情甚笃,照哥儿年纪还小,他怎么忍心抛下来最亲的两人!

找了很多天,弘治帝连一丝线索都没找到。这也正常。太祖、太宗那时大张旗鼓地找都没找到。不过碰到了很多从大宁城出来的运输队。运输队把周围地区挖出来的矿产送回大宁城。

弘治帝在外每天都看报纸和京里送到他手上的消息。知道儿子把所有的矿产加工划拨给国资部。除了大宁之外,大明地界的矿产都为朝廷所有。大宁城显得更为独特。当初花了大价钱买大宁成席位的人全都发了大财。弘治帝的私房银子一半来自大宁城。

想到大宁城,弘治帝有了主意。当地人肯定比外人更知道当地传说。辽东在此前不受朝廷重视,差不多自成一方天地,有些消息也传不到京师。有钱能使鬼推磨。弘治帝在大宁城撒下半箱子银币,终于从一位在此生活过很多年的女真人口中得知有关张三丰的传说。

传说张三丰在老家某地藏了一颗能延年益寿的丹药。

弘治帝大喜,自认为这是崔志端折寿推算出来的一线生机。弘治帝加快了寻找丹药的步伐。

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厚照的“气运加身”影响到了弘治帝,弘治帝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在一棵老树树冠的蔓藤里发现了一个瓷瓶。瓷瓶上用飘逸的字迹写着“赠予有缘人”。

被紫微星无光的星相弄的焦虑不安的弘治帝一扫颓废,像个小孩一样高兴地手舞足蹈。

“难怪隐仙会留下‘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的词。”弘治帝自认为找到了真相。

弘治帝也不怕丹药过期、有毒的危险,当场服用,顿觉头顶有一股清凉之气,整个人好似脱胎换骨一样神清气爽!

陪着弘治帝玩了二十多天“寻宝游戏”的张天师和东厂悄然离去。

张天师完成太子的交代,忙不迭和东厂的人一起去京师。大舅子的名字出现在裁军名单首位,张天师生怕大舅子误入歧途。准备赶到京师和大舅子好好说道说道。

朱厚照呵呵一笑:“连消失数百年的传国玉玺都显世了,找到九天神丹有什么可稀奇的。”

刘健鼻头吸了吸、嘴巴动了动,一言难尽地举头望天。他自我安慰,至少不用担心服用的丹药会危害弘治帝的健康。刘健明白朱厚照的打算。哪怕他丝毫不信,对外也要装出相信的样子。私下谁来打听,他都会说是真的!众口铄金之下,谁还敢怀疑!

弘治帝回宫,迎接太皇太后等人回京的事也要提上议程。不过这次弘治帝走不开了。从他回宫开始,排队要见他的人员名单足有一米长。根据东厂上报,各地藩王都在进京的路上。

回宫的弘治帝除了接待面圣之人,没有过问过朝政。朱厚照继续在文华殿摄政,督促兵部提高裁军速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