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七十五章 苟着保命

太子别动 第七十五章 苟着保命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七十五章 苟着保命

弘治帝仁厚,没有提前透露今年京察从严的消息。希望大家过个好年。

等到正月初六百官在奉天殿上朝,弘治帝这才公布此项决定。

首辅刘健出面制止:“朝廷朝令夕改,会让各方恐慌。下一次京察可提前通知各地考核从严。”

首辅是百官与皇帝之间的桥梁,既要遵从圣意,也要为百官谋福利。

“直隶旱情变饥荒,顺天府户籍黄册不实,令朕大失所望。”弘治帝语气温和、态度坚决,“不称职的官员该罢黜的罢黜,该调任的调任。不能让大家以为当上了官就可以鱼肉百姓、怠政、渎职。”

弘治帝真的被直隶官员们欺上瞒下的事气坏了。所以照哥儿提议在京察上下黑手时,弘治帝爽快地同意。

这件事民间骂声汹涌,刘健不好替下头的人开脱。刘健打算退朝后找屠滽,商议一份既能让皇上消气,又能保下直隶一批官员的办法。

刘健善断,但是不擅长阴谋诡计。只以为皇上想处罚直隶的官员出气。

直隶是很多官员升迁前的跳板。直隶官员很多都能升迁成京官。而一般家世普通的官员,根本不愿意调到皇亲国戚、当朝权贵集中的直隶做官。

比如寿宁侯就曾在顺天地界与太皇太后的弟弟长宁伯抢田庄发生斗殴。当时发生冲突时,顺天府尹出面都未能劝说两家放下武器。寿宁侯府、建昌伯府从容下人为非作歹,百姓们报官官府视而不见。

能在直隶站稳脚跟的官员,多半和皇亲国戚、权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官官相护尤为严重。所以才能把旱情和饥荒的消息拖延大半年。

性格耿直的胡御史心里乐得开花。

胡御史对顺天府尹巴结权贵、无视百姓疾苦的软骨头行为十分看不上。尤其是寿宁侯和长宁伯斗殴一事,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胡御史撞了几次南墙也学聪明了。皇上会偏袒皇后家人,但不会偏袒顺天府尹。

胡御史跳了出来:“直隶灾情,有天灾也有**。顺天府尹惧怕皇亲国戚不敢据实已告,事后又没有能力调度粮食救助百姓。臣奏请皇上严加处置。”

话音刚落,同在朝堂上的顺天府尹张宪下跪请罪。“臣有罪。”

事实胜于雄辩。张宪心想:麻利地请罪还扭转在皇上心里的形象。反正直隶饥荒真正的原因,皇上应该已经知道。他顶多属于害怕得罪人、袖手旁观。

有人起了头,刘健也生出了推张宪出来顶锅的想法。谁让张宪过年走动期间,曾直言首辅要为直隶饿死的百姓负责。

“皇上,臣附议。”刘健看也不看请罪的张宪,提出了一个能让弘治帝心动的理由,“顺天府尹手上权柄太重。若有异心,能切断京师与外界联系。”

京师地处顺天府腹地。刘健话里暗示张宪有能力欺上瞒下,其它事情也能做得出。

杀人诛心!

张宪猛然抬头,看向刘健的眼睛目眦尽裂。他为何要无缘无故切断京师与外界的联系?造反吗?他造什么反!

弘治帝微微动容,瞟了一眼跪地的张宪,并没有让他起身。

朝堂上的气氛一时间比较微妙。

弘治十二年第一个大朝,按规矩只是接受百官朝拜。怎么突然就变了味?

谢迁目光在张宪身上转了一圈,出列道,“臣也觉得顺天府尹权柄太重。京师在顺天府管辖之内。不但能够管辖皇宫一二事,也能管理京师城防与治安。分权刻不容缓!”

张宪傻眼了!

张宪看不惯刘健的刚愎自用,两人之间有过小口角。所以并不意外刘健的中伤。但与他关系不错、能放衙聚在一起喝酒、两家常有往来的谢迁竟然也落井下石。

谢迁眼角一抽一抽,给跪地上发愣的张宪猛使眼色。见张宪还没反应过来,清咳了几下。

“臣附议分散顺天府尹手中的权利。”在京察从严一事上没有发表看法的李东阳紧随谢迁之后表态。

上朝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三位阁老同时对一件事情发表看法,六部尚书们没有出言反对,这事大部分情况下就定了。年还没过完,顺天府尹的权利就要被削弱了?是为京察从严做铺垫?明明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透出来。

有资格站在奉天殿内的官员们各自揣摩起来。

那些排到殿外站在奉天门场上的低品级官员窃窃私语,相互传递殿内的实况转播。维持上朝秩序的鸿胪寺官员们心不在焉,他们也想知道内情。皇上突然下旨京察从严,谁能不慌呢!

奉天殿内,一脸懵的张宪终于反应过来。好歹为官多年,当了顺天府尹每日游走权贵之间,非常懂得取舍。虽然不明白朝堂上为什么好好地从京察谈论到限制他的权利,但敏锐察觉其中有大事。又心里盘算了一番,张、谢两家近期并没有利益冲突,还有成为儿女亲家的可能。谢迁不可能无缘无故害他。

“臣有罪,请皇上责罚。”张宪重重磕在地面光洁的金砖上,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

“咚!”

高高在上坐着的弘治帝听到了张宪的磕头声,根据经验判断,张宪的头磕破了。弘治帝心中赞赏,张宪的态度比言官们认真许多。

限制顺天府尹权利,也不是因为张宪犯了什么大错。弘治帝虽然很生气张宪是欺上瞒下的其中一员,但张宪看到有百姓活活饿死,马上把饥荒提前捅了出来。没让事情发酵得更严重。

“你就调任户部右侍郎,协助周尚书做好重新统计户籍黄册一事。”弘治帝开恩了。

顺天府尹虽然是三品之位,但一向由二品官员担任。张宪在任前为从二品右布政使,现在成了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算是降职。但户部乃肥缺。只要简在帝心,早晚能升职。

张宪涕零,再次重重磕了一下以谢皇恩。

达到目的的胡御史很高兴。散朝后他会让都察院的同僚放出风声,下一任顺天府尹如再敢包庇权贵,等着被赶下台。

瞄了一眼奉天殿龙椅上威严的皇帝。胡御史想到因为弹劾寿宁侯、韦泰拿李广贿赂名册敛财而别贬官的同僚,暗自叹气。

皇帝耳根子软也罢,偏袒外戚也罢,这样的皇帝史书上有现成的例子,不稀奇。但为什么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不敢纳妾!皇帝要开枝散叶,皇室人丁兴旺国朝才会永葆。现在宫里只有太子一位皇子算什么!

陡然之间,胡御史血色尽退。他突然反应过来三位阁老支持他分权顺天府尹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