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九十五章 京察开始

太子别动 第九十五章 京察开始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九十五章 京察开始

大明朝廷的办公效率与皇帝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弘治帝要求户部在十天之内议出“囚牛宝钞代发京官俸禄”的详细章程。周经暂且搁置顺天府重新登记户籍黄册的大事,与属下们商讨。并一次又一次求见皇太子,赶在放假前的正月二十一日之前拍定。反正元宵节假期早已与户部官员无关。

与过年期间官员到处串门走动相反,这个元宵佳节大家都安分地待在家中,等待二十一日开始的京察。

京察考核分两类。四品及以上官员,需主动向弘治帝自陈为政期间是尽忠职守;五品及五品以下官员,将由吏部、都察院会同所属部门的主官一同用“堂审”的方式进行考核。两类都相当于两个月亮世界的面试,只是面试官不同。

放假期间,吏部、都察院会对每一个在京官员做详细调查。也会提前准备五品及以下官员的面试题目。大明立国一百三十年,京察举行几十次,有门路的人早就和主官、相应考核官员暗中打过招呼。

一般有背景的官员,只要在任期间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至少也能拿个“平常”的评价。但今年行不通了。弘治帝明确表示,一旦发现有主官维护不称职的下官,主官同罚。

刚开始还有人抱有侥幸心理。比如京通仓总督仓场衙门内的主事、仓使、攒典等小官。京通仓储粮出了问题,原先的主官们都已经受到查处,新调来的总督和下面的小官不熟。小官们或让夫人们和总督夫人交好,或找了七大姑八大姨拐弯抹角说情。结果,新总督还没给回音,统统被东厂报了上去。

此次京察,弘治帝出动了东厂!

先皇驾崩十二年之后,曾令官员们谈虎色变的东厂再一次露出了獠牙。

“首辅大人,总督仓场衙门中皇门四仓所有的主事、仓使、攒典等官吏,以及负责四仓拨粮的户部员外郎、巡仓的御史全部被东厂送到了北镇抚司。”周经一收到消息马上跑到文渊阁找刘健。

周经的京察结果已经出来,弘治帝亲批“平常”二字。不贬也不升。在他手上弄出直隶饥荒,这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弘治帝明确告之放其一马的原因,需要他要全力支持囚牛商行与囚牛宝钞。周经专注于囚牛宝钞的顺利推行,要不是东厂再次大批抓捕官吏,他也不会跑这一趟。

刘健四平八稳坐着,闻言只是淡淡地道,“周尚书只需做好本职,其他不用插手。”

周经一瞧首辅脸色沉稳,便猜到弘治帝出动东厂前和首辅通过气。安了心,拱手告退。

“周尚书,”刘健临时想到了什么喊住周经,“太子年前曾用囚牛宝钞从户部买走最后的存粮。江南的粮食运抵京师还需一段时间。暂停二月直隶功名之人的禄米,发放等值囚牛宝钞。二月官员的俸禄,只发银子和囚牛宝钞。”

周经左右思量,迟疑道,“不妥吧?京通仓的存粮尚可发放一个月的禄米。二月份水路恢复,紧急从江南调来的税粮也该到了。”

时时乐彩票从不间断。最大的购买主力乃是手中禄米充足的官吏。周经大致算了一笔账。以时时乐的中奖概率,太子殿下可用一两银子买到两石半到三石的大米。比直接从民间粮商处购粮便宜至少一半以上。购彩的粮食用于救济直隶灾民,减轻了朝廷负担。实乃大好事!

弘治帝登基十一年来,虽各地天灾不断,但总体还算平稳。朝廷征收的粮食充足。周经很容易从各处补上太子弄走的一千八百石粮食。周经觉得,除非必要还是不要和得罪太子为妙。囚牛商行暂未上架棉布,江南之地已经人心惶惶。

刘健浓眉一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周尚书别指望江南的粮食能按时运抵京师。湖广受了旱灾影响,去年减产一成。湖广布政使司调平仓粮入京,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

周经心中一惊:“江南可是……”他堂堂户部尚书,为何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周尚书忙你该忙的。”刘健不欲多言。

“是。”周经临走前瞥了眼,未曾瞧见另外其他两位阁老的身影。

周经摇摇头,江南的反应太快了些。元宵节刚过完,太子在文华殿提到囚牛宝钞至今不过十日,只够从京师到江南来回送一次信。明摆着京师有人在主导此事!是老首辅徐溥,还是谢阁老?反正不可能是程敏政。程敏政博闻广学,深受弘治帝信任,现今还是詹事府詹事。但其高傲自负,很难笼络他人。

周经暗叹:党争逐渐显露了端倪。如今朝中还有不少老臣,各方势力还算安稳。等老臣们相继故去,不知弘治帝是否能弹压各方。等太子继位……

“太子殿下还需操心吗?”周经突然觉得太子不好相与也不是什么坏事。

周经走后,刘健闭眼沉思半晌。

片刻,招手让心腹去礼部寻左侍郎傅瀚。

傅瀚一来,刘健屏退左右,开口询问,“皇上给出了称职的评定?”

“回首辅大人,下官侥幸得了皇上一声‘称职’。”傅瀚京察前也是捏了一把汗。

清宁宫灾后,他多次上书恳请弘治帝下罪己诏。弘治帝最终只是大赦天下,并没有下罪己诏。事后也没了声息。弘治帝一向宽宏大量,傅瀚本也不担心。但弘治帝借京察报复直隶官员,并出动了东厂,让傅瀚不由得多想。万幸弘治帝的怒火只针对直隶饥荒一事。

刘健颔首:“前几日本官去探视了徐尚书。徐尚书……恐怕时日无多。礼部尚书一职若空缺,傅侍郎以为皇上会属意你还是程克勤?”

低沉的声音在空寂的文渊阁值房内响起,让傅瀚心里生出一股危机感。

首辅不会无的放矢!

“下官是左侍郎,程克勤只是右侍郎。按例应当轮到下官升迁。”傅瀚不安地道。大明以左为尊,尚书空缺,往往由左侍郎填补上。

刘健同情地望向傅瀚:“傅侍郎今年六十有五,前段时间忙于太康公主的葬礼还病倒过。太子如今才九岁。太子成年后,傅侍郎还能替朝廷效力吗?别忘了,程克勤比侍郎年轻十岁。”

……

“所以,刘首辅到底在文渊阁和傅侍郎说了些什么?”正在练马步的朱厚照斜眼瞧着黄献。

黄献摸摸后脑勺:“小爷,首辅大人事先把人都赶走了。傅侍郎出来时神情如常,肯定密谋着大事。”

朱厚照猛翻白眼:“以后不许你吃核桃。别学那群老头,总是脑补过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