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 第四百八十五章上市潮

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第四百八十五章上市潮

作者:高粱河车神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5:10

第四百八十五章上市潮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毕竟《非常勿扰2》和《让子弹飞》都有我的投资份额在里面。”

宁远的意思很明白,我说这个话是非常的主观。也别问我为什么看好整个票房市场,因为我投资了。

谁投资不希望多赚点?

而且宁远这么说完,也算给那个影评人留了点面子,也不想跟对方争论。

毕竟要是列出一堆数据,没准就变成一场论战,能跟宁远在这场合里讨论几句,哪怕是意见相左,也能刷出来的声望。

但是宁远这一番话,很明显就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别人纠结,能来这种场合的怎么也不至于这点眼色都没有。

宁远在这边跟一些认识的不认识的说了几句闲话,这边于东跟就找了过来了。

别人一看这是有事说,那自然是倒出地方来。

“上市?”听于东说出了来意之后,宁远不置可否的问道。

于东点头道:“对,我觉得现在伯纳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融资了,今年有这部片子票房,盈利不是问题,但是明后年的很多项目还是需要资金,所以我觉得能不能趁这个机会上市呢?我看这今年在美股上市的企业很多的。”

2010年又是一个国内中概股集中上市的年份。

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在鹏城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宝钟,乐视网当天的开盘价高达到49.44元,较29.2元的发行价高出20.24元,涨幅69.32%。至此,国内视频行业经过5、6年的探索,a股首家网络视频公司由此诞生。

2010年10月26日,麦考林登陆纳斯达克,开盘价为17.5美元,报收于17.26美元,比11美元的发行价涨56.91%。麦考林发行1174.29万份美国存托股票,麦考林通过IPo将募集约2亿美元。

2010年12月,当当网于纽约交易所上市,融资规模为2.72亿美元。当当网上市首日股价为29.91美元,比发行价上涨86.94%。

同样是在12月,优酷网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天收盘价为33.44美元,与12.8美元的发行价相比涨幅达160%,市值已超过搜虎和盛大。优酷网上市首日便创下五年以来美股IPo首日涨幅之最。

一批中概股上市,让于东也活心了,本来去年09年的时候就有过这个想法,当时三个股东里面沈南朋和罗谦都没提出意见,宁远的意见是暂时稳稳,并且直说美股不合适。

因为宁远记得伯纳是去过美股上市的,然后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此后几年间,伯纳出品几十部电影,票房也拿了几十亿,但是股价始终都非常低。

最后无奈选择退市。

而实际上,还真跟宁远记的出入不大。

另一个时空里2010年12月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日就跌破了发行价,收盘价为6.58美元,跌幅为22.6%。

然后在2015年于东联合了红杉资本和复星国际完成了私有化退市。

宁远虽然不知道这些准确的数据和时间,但是大方面是不会错的。

伯纳作为一个影视公司跑到美股去上市,注定不会有太大的成绩。主要也是好莱坞的电影太强了,你让米国股民去卖别的国家的影视股,开什么玩笑?

说白了,就是不认可。

这可跟互联网不一样。

而09年的时候,于东想要推动上市的之后其实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美股。

因为伯纳还亏损呢,而且亏得还不少。

所以a股的硬指标伯纳根本达不到,港股要求虽然没a股的三年盈利的硬性要求,但也会要求上市企业最起码收支平衡。

所以美股是唯一选择。

宁远说的理由,也让于东在思考之后很认同,沈南朋和罗谦肯定也不会提反对意见。

而到了现在,于东再次提出上市,宁远也知道不光是他急着推动伯纳上市好进行融资,红杉资本肯定也这方面想法。

“这样,这个问题过几天把沈南朋和罗谦都叫上,咱们几个人一起合计一下。”

于东一听有门,微胖的圆脸上也是喜笑颜开,这事只要是宁远点头,剩下的就好说了。

虽然宁远和沈南朋和罗谦三人的股份相同,但是很明显,说了算的是这个人肯定是宁远。

罗谦不过是个花花公子,他投资电影行业不过是为了玩。

沈南朋是投行出来的,也自己创业互联网也有过几次成功的经验,但是电影行业很明显不是他的擅长的范围。

至于宁远,就连于东也不敢说自己比他更懂电影行业。

在加上宁远本人的影响力,绝对能影响罗谦和沈南朋的选择。

也就是说现在宁远只要愿意,绝对能够让伯纳易主。

这一点,于东毫也不怀疑。

参加过伯纳的酒会,宁远回了家,然后打开电脑,然后又发现了一封关于上市的邮件。

这一封是马斯克发来的,关于特斯拉要上市的邮件,而且邀请宁远参加敲锣仪式。

虽然美股上市的时候,并没有锣可以敲。

宁远谢绝了马斯克的邀请,并表示自己的工作有些忙。

马斯克也表示理解,并对宁远不能来感到遗憾。

至于是不是真的遗憾,那就只有他们的天主知道了。

而宁远在应付完了这些时候,开始研究起了电影的特效产业,因为要拍摄《三体》这部科幻巨著,所以特效方面必须跟得上,包括前期的概念设计。

而宁远所知道,国内的电影虽然特效看起来很差,但是这跟特效产业的工作人员是没什么太大的关系的,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啊。

你拿五毛钱,还想要五块的特效?这不是开玩笑吗,最重要的还是投入的方向问题。

国产电影电影一边在特效中投入一般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五,甚至只有百分之几的也比比皆是,换句话说电影拍摄成本的支出比例很不科学。

而国外,就拿《金刚》来说,人家特效占比是百分之八十。说到这,就不得不佩服好莱坞的制片体系和工业体系。

至于特效制作水平这个问题,当然跟世界顶尖水平也是有些差距,主要是工业化基础设计这方面。

科幻电影需要的特效,不同于国内传统的仙侠,以及各种盗墓题材以及妖魔鬼怪的特效。

换句话说,科幻要虽然是幻想,但不是凭空幻想,必须要符合逻辑,符合工业设计的基本规律。

这话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观众对科幻的要求和玄幻仙侠类的影视作品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科幻必须严丝合缝,而不能异想天开。

而科幻电影属于重工业电影,因为有很多技术实现的难度,这种电影是需要做足分镜头方案跟技术方案。

最早的一步,叫做“概念设计”conceptualDesign,这也是科幻电影最重要的一部之一,在电影开拍之前,电影的设计工作极其重要,也时间漫长。

概念设计师通常按照导演的要求,设计出相当多的和电影有关的造型,供电影制作者参考。

通常概念设计师和电影的美术师最大的区别就是,概念设计师只负责关键性角色或者场景的设计,并且奠定科幻片的基调和世界观。

而电影美术是则负责和电影有关的内容,其目的并不在于建构科幻电影极为重要的世界观。

总的说来,概念设计并不参与电影的直接制作,他是发明家,创造一种风格,并且为导演所用。

有的时候,电影所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和概念设计是有所区别的。很多时候,电影的概念设计只是作为一种对电影进行定位的基础,并不会完全呈现到电影中去。

但是宁远现在最首要的问题的就是找一个概念设计团队,把电影风格搞定。

国内的导演除了香江的那一波人外其实对技术是没啥概念的,他们更在乎的画面。

创作方式更倾向现场去找灵感,现场分镜。但是这种创作方法对于需要特效制作的电影完全就是一个灾难。

因为怎么拍决定了不同的特效执行方案。导演一拍脑门说我要这样一个效果,你们想办法解决。

这事提前说提前准备肯定没问题,但这种临时想法,你要搁其他部门那多少还有办法糊弄过去,特效部门是100%没戏。

因为前期拍得东西乱七八糟,后期想救回来是要花很多钱的,而且有时还不一定是钱的问题。

甚至就不说特效了,就一个色温不对就恨不得整部片子要重新来。

此时,某非著名相声演员感觉又被冒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