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37章 困守孤城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37章 困守孤城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29

第137章 困守孤城

九月份的最后一天,张飞经过那么多天的赶路奔袭圈地,终于抵达了他此行的最后一站。

他刚刚收复了剑阁县,然后又沿着县北山谷栈道前行二十余里,来到剑门关背后,对着关墙上已然腹背受敌的敌军喊话招降:

“张任小儿!快快投降吧!庞羲已经放弃了江油和梓潼,龟缩在涪城不敢出来了!你已经被我们前后夹攻,看在你是个忠义勇武之士,挡住了高顺吴匡一年,我大哥想给你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刘焉反贼背叛朝廷,不日定当败亡!”

剑门关的夯土城墙,其实早就被投石车的骚扰砸得破烂不堪,张任也早就不指望最初那道城墙来固守了,而是层层后退,用木桩临时构建一道道障壁,挡住高顺。

所幸最近这半年里,高顺也变得打酱油了,没指望攻破,就是在这儿吸引庞羲的注意力和兵力罢了,所以双方的日子都变得比较好过一些,像是一场“静坐的战争”。

知道今天,张任也没提前得到警告,也不敢擅离职守,就这么被抄断后路,堵在剑阁道里出不来。

前有高顺,后有张飞,怎一个惨字了得。

张任知道自己守下去没什么意义了,但毕竟人都是有沉没成本的,为了这事儿堵了高顺快一年,就这么因为队友不给力而前功尽弃,一时脑子总归转不过来。

张任色厉内荏地喊话:“世受汉禄国恩之人,才管什么背叛不背叛朝廷!我张任祖上贫寒,一介庶民,从未受过汉恩,刘焉拔擢我军侯之职,自当忠人之事!今日有死而已!

再说,我不信庞太守会抛弃我等,张飞,我看你就是帅一旅偏师奇袭摸到剑阁,想诈我吧!我但凡守上三五日,庞太守定然率大军袭汝之后,到时候谁被夹在中间还未可知呢!”

“哈哈哈哈,你不信庞羲已经放弃了江油、梓潼,退回绵竹、涪城了?我这就给你看个见证!押上来!张任,你可识得此妖妇是何人?”

说罢,张飞就让人押了两个人犯上前。双方都是隔着数百步,在弓弩射程之外交涉的,所以也不太看得清面容。

但张任一看那女子衣物,稍微就有些印象,而等张飞用刑鞭挞那妖妇,让她惨叫出声后,张任就确认无疑了。

因为那个女人的声音之妖媚,太有特征了,听过一次就不会忘。

张飞唾弃地介绍:“你应该认得!这个老娘们儿就是刘焉老贼的姘头、张鲁逆贼**!你应该知道,刘焉把她留在哪儿,她都被我们抓了,你还怀疑江油和梓潼有没有被大汉光复么?”

原来,刘焉把张鲁的母亲留在庞羲这边督军,这妖妇也是经常要抛头露面的,将领们这才对她的声音熟悉。这女子其实已经四十好几,只是修炼米贼妖法,驻颜有术,才能迷惑到刘焉。

“你看不清楚,就让你看个仔细!亏你说效忠刘焉,他被妖妇所惑不肯归降,你们都不能劝止。现在刘瑁死了,刘焉身边无后。你们再忠刘焉,等刘焉死了,基业也不过是落到他和这个米贼妖妇的孽子手上,你们就忍心为这种腌臜货卖力?”

张飞说着,抽出佩刀一刀剁了老妖妇人头,一脚朝远处踢去,让张任军士卒自己捡回去慢慢看。

张任捧起人头确认再三,觉得张飞这番话也有些道理——刘焉如今已是奄奄一息,那种临终乱命有什么好听的?说不定都不是刘焉本人的真实意思,而是被奸佞蛊惑……

“唉……”找到了台阶下的张任,颓然让士卒放下武器,出关投降。

剑门关地势险要,正面狭窄,平时守军也不多,都是战损一些之后,庞羲再定期给他补充兵力,所以同一时间只保持在两千人。

张飞收缴了他们的兵器之后,把俘虏排队送回剑阁县城。

另一侧的高顺也终于带着八百陷阵营,越过关门,后续还有吴兰暂领的吴匡部一个营,依次而过。

至于吴匡本人,他虽然名义上是高顺的直属领导,但因为这里的战争状态属于长期静坐,他不想吃这个苦,就常年驻扎在葭萌县城。

等这边剑门关突破的消息确认后,吴匡自然会从葭萌前出到梓潼,帮着张飞确保梓潼、江油方向的后路,好让张飞和高顺放开手对付正面之敌。

……

随着剑阁道被打通,汉中大后方进入成都平原的所有道路,全部落入刘备军手中,从此可以进退自如。刘备军囤积在葭萌县的粮草,也可以通过栈道运过来补贴广汉郡前线——

但事实上,也不需要这么干了,因为广汉郡境内投降的县过多,刘备军可以随便支用投降各县官仓里的粮食。秋收刚结束不久呢,在富庶肥饶的成都平原上,到处满仓满廒,怎么可能缺军粮,刘焉就算肯坚壁清野都是来不及的。

到了这一步,再固守任何交通要道节点都没有意义了,有意义的只有最后集中兵力大决战一场,以及选两个如果最后战败需要固守的据点。

南线战场上,刘焉率领主力回成都、绵竹,找庞羲集结兵力的同时,负责断后的王累也过得很惨。

刘焉留给了王累大约万余人的益州本地兵拖住赵云,之所以不给东州兵,也是因为刘焉早就知道王累这个弃子是不可能打赢赵云的,宝贵的三万东州兵还要留着最后决战呢。

于是乎,王累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拖住了赵云三五天。

这些益州本地人本来就军心士气涣散,在眉山平原上一万人打一万人,还是面对历战见血多年的幽州精骑,哪怕有营寨可以依托,那也是完全顶不住的。

只不过主力大军留下的庞大营寨,让王累有很多战略纵深可以逐步放弃,半天弃守一个营,都能拖住赵云好几天。但是拖到四天,退到最后一处大营,退无可退之时,也就是王累抵抗结束之日。

赵云稍微两个冲锋,益州新兵整曲整曲地倒戈投降,王累试图约束军纪,倒也没被自己人背后砍黑刀,但却被逃窜的乱兵踩了几脚,受伤昏死过去。收编完后赵云在降将的指认下,把王累俘虏了送去医治。

赵云这也是严格遵照刘备在他出发前关照的战俘政策:对于世食汉禄之人,如果死硬帮助刘焉不肯投降,那当然没的说,算是背叛朝廷。就算不杀,至少俘虏之后要削职为民。

但是对于被刘焉从庶民中提拔起来的人才,人家没有食过汉禄,没受过朝廷恩惠,心中没有朝廷,那就留条性命以观后效。

毕竟刘备自己也是出身贫贵,血统是高贵的,但小时候家境钱财很贫穷,他能够理解“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也愿意给忠心侍主之人一个机会。

或许这就是刘备一贯接地气的用人观吧,也是他笼络人才的本能手法。

十月初七,赵云击溃王累后,进一步占领了武阳县,这也是犍为郡境内最后一个刘焉手中的县了。赵云的部队在成都平原穿梭而过,刘焉根本拦不住他,也不敢拦,只能缩在县城和大营里摆出防御姿态。

三天之后,来去自如的赵云终于在绵竹附近与自北而来的张飞合兵一处,这几天他闲着,也不忘继续改造、收编那些散落的青羌兵、叟兵俘虏,兵力反而越打越多。

另一侧的张飞军因为接到了高顺、吴匡,本来就多出高吴二部大约两千京师北军的精兵,又收编一点张任等人的部队,挑选真心被刘备洗脑愿意反戈的。

所以,当张赵合兵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总兵力,已经从出发时的两万人,膨胀到了两万五千人。还有更多零散的地方降兵,战斗力不行临时动员的,张、赵都懒得带,以免行军太慢拖累了速度,就留在本地转入防守。

又过了几天,大约十月十五日,跟刘焉的最终决战日终于要来了。

此前坐镇江州的刘备,也在七八天前听说了决战的消息,所以带了一些嫡系人马前来助战,在十月十五与张、赵会合,亲自督战这最后一战。刘备大约也有五千兵力,多半是幽州兵和板楯蛮——

这些部队本来是要防守江州周边各处要害,防止刘焉反扑的。但既然张飞赵云推进那么顺利,反扑也就不存在了,刘备那点战略预备队闲着也是闲着,防守工作就交给新降军接手。

如此一来,绵竹平原上的刘备军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人。

刘焉军的总兵力,原本一直预计可以集结十一万人,但既然近万人的青羌、叟兵提前损失了,王累断后时的一万益州兵也溃散了,所以最终决战的实际兵力只有九万——六万益州兵,三万东州兵,没有蛮兵。

看账面数字,刘焉还是有三倍人数优势的,不过实际质量和士气大家都知道。

张飞赵云见到刘备,自然要喝几杯接接风,张飞先自罚三瓮,然后抹抹嘴问道:“大哥,伯雅是留在江州镇守么?二哥那边如何了,应该早就打进荆州了吧?”

刘备夺下酒瓮:“大战在即,少喝一点!前些日子,子敬那边突然有报,说是关中有些变故,皇甫嵩怕是要被天子调走。连其子皇甫坚寿都劝他不要听从董卓的乱命,但皇甫嵩愚忠不肯通融,唉。

不过,皇甫嵩还算知道信义,当初灵思皇后通过伯雅将万年公主托付给他就藩保护。此番离开之前,皇甫嵩秘请伯雅少量带兵把万年公主接到汉中,看样子,皇甫嵩是知道自己此去,恐怕结果不会太好了。

至于云长那边,我离开江州之前,就听说云长已经拿下了白帝城与巫县,如今应该进入荆州了吧。不过荆南多有宗贼豪帅抗拒,听说董卓新任命的武陵太守金旋也不肯服从,那金旋的立场,应该是视讨董者为作乱,云长只能武力解决这个董卓党羽了。”

张飞气得一脚踹碎酒坛子,恨恨吐槽:“那皇甫嵩……枉为车骑将军,却为小节虚名而损天下大义,他要是领雍凉之兵抗拒董卓……罢了,不想这些了,咱先把刘焉的主力干掉再说其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