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88章 沦落为岛夷的公孙度

第188章 沦落为岛夷的公孙度

几天之后,公孙度悄咪咪拿到了公孙瓒临时赞助的两千骑兵。

南皮之战(就是前文换了地理位置后的“新界桥之战”)结束后,公孙瓒的义从被麹义打得损失颇重。所以他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拿出太多兵力,去赞助一个出了五服、号称肯当你傀儡的同宗潜力股。

但要通过陆路奔袭辽东,要经过辽西走廊四百里无人区,步兵行动又太迟缓了,所以,只有全骑、少量精兵路线。打完这一仗后,如果夺回了辽东,这两千骑兵的剩余部分,还是要还给公孙瓒的,长远利息分红更是不能少。

交付兵马的时候,公孙瓒也不忘提醒公孙度一句:“升济贤弟,如今已经入秋,辽西临渝塞以外的数百里狭长地带,秋雨连绵,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你要快速奔袭,以圣旨招揽数县还是走卢龙塞外的大草原吧。”

公孙瓒是辽西本地人,他当然非常熟悉这儿的地理。

所以他说出的路线,跟历史上后来田畴献给曹操远征蹋顿的路线惊人吻合,都是让出卢龙塞走燕山以北的大草原,而非濒海的辽西走廊。

“伯圭兄放心,我自会见机行事。”公孙度拿到兵马之后,就开始动手准备出兵。

说来也巧,公孙度刚刚准备好部队所需的肉干、干粮,就有一个故人主动送来了密信。

居然是辽东都尉徐荣本人,亲自来跟老乡攀交情了,表示希望将来共分辽东五郡之地,还“泄露”了现任辽东太守糜竺用心不良、平时不起兵讨董,听说董卓的圣旨来撤他的职了,才临时装模作样起兵讨董,其贪图一己私利而违抗圣旨之情已昭然若揭!

“天助我也!徐荣不愧是当初被我义父提拔之人,还记得知恩图报。”公孙度闻信大喜过望。

公孙度的生父叫公孙延,但早年就逃官不仕。而公孙度少年时原名公孙豹,留在了玄菟郡做郡吏。当时的玄菟太守叫公孙琙,公孙琙也有个儿子叫公孙豹,但是没养到成年夭折了,公孙琙悲痛之下发现了与死了的儿子同名的小吏公孙度,就非常器重他,收他当义子提拔。

而徐荣早年在玄菟郡军中,也是从基层做起的,其中有几年服役期是太守公孙琙的任期内,那段时间徐荣也从队率做到了屯长。当然,公孙琙年事已高很快就退了,徐荣后续升曲军侯、都尉,那跟他毫无关系。

说白了,就是公孙度的义父,有过“徐荣在为他服务的任期内,升过一级官”的旧恩,但也不算开后门破格提拔,只是正常的积功晋升。

考虑到这层关系,公孙度觉得老乡肯帮他一把也是很正常的。徐荣要是出卖他,将来恐怕要为天下人耻笑。而且敌众我寡,公孙度不可能正常军事手段击败辽东军,他只能冒险搏一把斩首行动。

反正公孙度现在什么本钱都没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嘛,有什么不敢冒险的。搏赢了当土皇帝,搏输了也就丢一条命,反正命上面也没附加其他华丽的装饰品。

公孙度临阵调整了部署,按照更便于徐荣当内应的规划微调进军路线:“全军带足十五日干粮,出卢龙沿渝水而东,翻白狼山、绕柳城走大草原!”

两千临时赞助的骑兵,和他自己的数百亲随亲兵,全员骑马,绕路准备斩首行动。

……

可惜,公孙度的斩首行动当然没有成功,因为七天之后,他在翻越白狼山的时候,中了徐荣和太史慈的埋伏。

轻骑兵在多日长途奔袭后,在相对险要的山谷隘口内中伏,下场可想而知。

何况前来埋伏的敌军兵力规模,足足是公孙度军的三到四倍。

光是太史慈麾下的东莱步兵,就提前部署了一两千张蹶张弩,在两侧山坡上做好了交叉火力——糜竺别的没有,就是钱多,所以他麾下的太史慈东莱军,可以学隔壁孔融的北海军,多多花钱造弩。太史慈手下的弩兵数量,已经比孔融的“北海之怒”都多了。

“徐荣!卑鄙小儿!世上竟有如此忘恩负义的禽兽,我义父当年提拔你做屯长,你居然出卖我!”

公孙度大腿上中了一弩,虽然有铁甲裙遮护,依然入肉数寸。滚落马下被俘后,犹然不住破口大骂。

公孙瓒赞助的那些骑兵,倒是死伤没多少,发现敌众我寡并且中伏后,立刻就逃散了。一小半直接当了逃兵回去公孙瓒那儿,剩下跑不掉的也干脆投降。

糜竺毕竟还是打算用“代理人战争”思维处理,不想跟公孙瓒直接撕破脸,所以选择了收缴了战俘的兵器、但是把马匹发还给他们,还给补充了几天口粮,算是方便释放俘虏——

公孙度被俘的位置,已经离开辽西郡腹地数百里了,是在大草原上的白狼山山口,要是不留马匹这些战俘肯定回不去,会饿死在草原上,那仇就结大了。

糜竺只是想显示自己不好惹,不是真想结仇,他宁可公孙瓒把全部仇恨值依然放在袁绍身上。

如此算来,死伤的加上逃散落草为寇的,公孙瓒也就损失了几百人,至少还有一千五百士兵缴械放回,足够留面子了,典型的商人做派。

至于公孙度那几百亲随、亲兵,死伤倒是比较惨重,被干掉了将近一半。徐荣一开始也不露面,不想刺激公孙度,也不想听他的辱骂。等给公孙度处理好伤口、他也差不多骂累了之后,徐荣才出现。

旁边还有糜竺和太史慈。

“公孙度,我本不想害你,是你先投靠董贼,为虎作伥。我今天是想救你,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咱辽东诸郡军民都已齐心讨董,董卓的乱命我们是不会接受的!

你若肯悔过,府君念在你毕竟曾为冀州刺史、资历深厚,也算是大汉忠臣,只是走错一步被董贼利用,还会给你机会,仍然位列郡守!”

公孙度听了,直接愣得有些懵逼:玩猫捉老鼠的假惺惺呢?把老子抓了还说继续让老子做太守?

“呸!少假仁假义了!都这样了,还让我做辽东太守?”公孙度觉得自己还是会死,反而不怕了。

徐荣想解释,糜竺一抬手,让他不要再刺激公孙度,然后糜竺亲自开口说条件:“公孙度,大家都是体面人,我何必骗你。这个条件,我也是想了很久了,不算辱没你——只要你承诺不再与我们辽东军民为敌,我愿以勾践纵夫差之礼,仍然让你做一方诸侯。

条件么,也跟勾践纵夫差一样,你的亲随、亲兵,都可以带走,再给你士百户、奴四百户,一共五百户子民,你自去岛夷之地开拓。”

糜竺这个条件,是他跟徐荣反复商量后的结果。

没有古文基础的看官或许不容易理解,所以解释两句:这个条件是有出处的,是《国语》上记载的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完成复仇后,给夫差开的条件。

勾践这个人虽然比较苟,也比较心理阴暗喜欢兔死狗烹,以至于为了典型的文艺形象,主流传媒在某些细节上顺势黑了他,主要是“夫差当年打赢他给了他机会,而勾践反杀夫差后斩尽杀绝,不给夫差机会”,以此说勾践没有人君之量。

但看过《国语》都知道,勾践也是给了夫差机会的。只不过夫差当年给他留了会稽之地和五千户,勾践把条件又缩了十倍,只给夫差五百户,而且要流放到“甬东诸岛”(舟山群岛)、但仍然可以保留吴王的称号。

是夫差自己觉得自己又老了二十岁,而且种田的启动资源又缩了十倍,估计到老死也不可能翻盘了,懒得再受此屈辱,所以没接受这个条件自杀了。

糜竺现在给公孙度也是留五百户、找个岛夷之地以诸侯之礼流放(也就是类似吴王夫差之礼),道义上来说你不能指责糜竺苛刻了,同时又能确保十年二十年公孙度都不可能翻身。

将来真要是能发展起来,刘备都差不多得天下了,到时候自有其他人帮糜竺压制公孙度。

公孙度眼珠子乱转,他听到条件这么苛刻,反而燃起了求生的**。

要是糜竺给他的条件很好,那才假,说明糜竺压根儿是耍他的,没打算履约。但条件看起来越严苛越锱铢必较,就越有诚意执行的机会。

“你真愿流放我等到岛夷之地称郡守?”公孙度语气渐渐服软地试探。

糜竺也不多废话,展开一张海图:“这地方也是我这两年派海商搜略三韩特产时路过的,三韩之南、出海百余里,便有一岛名曰‘州胡’,方广也有数百里之地。

其上土地肥沃,气候与青徐相若,但岛夷不知耕种,但蓄牛马维生。我肯去,就授你为‘耽罗郡守’,统御州胡。至于能不能慑服岛上那数千胡夷,就看你听天由命了。”

公孙度没得选择,一个月后,他就带着五百户新来的流民,加上他自己那还剩三四百人得亲随,一共男女老少大约三千人口,被糜竺的海船队押送去了济州岛,以夫差之礼流放为太守。

糜竺还很仁慈地给那几千人留了足够吃到过冬的口粮、一些基本物资。后续能不能熬到明年秋收,就要靠他们自生自灭,从蛮夷那儿抢野马肉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