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12章 “黄色计划泄密”

第312章 “黄色计划泄密”

马超最后当然还是决定跟着跑。

毕竟郿县的官仓已经在短短两天之内被疯狂地紧急搬空了,马超就算留下,想固守郿县,这个冬天吃什么?相比于有官仓存粮的漆县,郿县这儿的城防倒是坚固些,补给却严重恶化。

当然了,马超乃至其父马腾,如今还不算“王师”,流寇习气未改,劫掠百姓的事儿也是做的。真狠起来也能民口夺食、把百姓的粮抢了赶出城去,但那样将来肯定别想再跟着刘备混了。

马家人的害民下限,终究没有李傕郭汜和韩遂那么狠。马腾的履历是“从贼四年,诏安两年,再之前是官军”,而韩遂是“十年老贼”,人品上多多少少还是可以五十步笑百步一下。

而马超本人么,可以说人之初性尚善,因为年轻还没机会害民,也就没那么硬心肠。

人性都是随着岁月慢慢变化的。

下定了跑的决心,但想跑成功依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郿县城里要运走的粮食和跟着一起撤的有钱大户比较多,很拥堵,虽然两天时间应该走得完,但万一被李傕的人咬住尾巴损失肯定会非常巨大。

所以马超刚到之后,法正就先考验让他纳个投名状,去骚扰迟滞李傕从长安派来的大军的追击速度,能迟滞一个白天甚至半天都好,主要是防止李傕得到消息后派出小股部队急行突前堵截。

作为交换,法正亲口对马超许诺,说只要断后工作做得好,此次五丈原之战的军功,可以让马超列为第三。刘备会答应他留用本部全部人马,不被改编掺沙子,将来还能得到装备粮饷补充,还能给予马超校尉官职。

十八岁就当校尉,显然是看在带资进组的份上了,人家自己有几千骑兵。马超在马腾手下时,想表一些值钱的官职也是做不到的,

马超手上的五千多人骑兵,跟李傕的几万人打硬仗肯定是不行的。

但李傕的骑兵都调走了,在西线用兵,长安来的几万人里骑兵不足,要是有小股部队脱离主力冒进,还是有可能被马超吃掉。

看在损失不会很大的份上,马超还是先捏着鼻子干了,暂时纳个投名状再说。

双方如此小规模试探接触了一天,马超也伤亡损失了三四百人,总算是全军安稳撤到了五丈原附近,也保护了先撤的辎重部队。

再算上之前漆县突围时的些许损失,最后马超实打实只有五千人武威郡骑兵生还。

……

为了容纳更多来投的人,法正这几天坐镇五丈原也没闲着,让士兵们扩大了营地,在武功水东岸、秦岭谷口的马冢山上,也修了一个营地。

这样两营夹河呼应,也好彻底堵死武功水谷口,确保敌军怎么都不可能迂回到谷口放火烧栈道,连小股游泳潜入的放火敢死队都进不来。

马冢山这个地名不如五丈原那么出名,但也还算险要。后世成书于南北朝的《水经注》就有写:“渭水又东径马冢北,诸葛亮与步骘书曰:马冢在武功东,有高势,攻之不便,是以留耳。”

可见这个马冢山就是跟五丈原隔河对峙,历史上五丈原之战时,是被司马懿给抢先占了的营地,诸葛亮觉得攻打不便,容易损失,就留着了。

而且马冢山相比五丈原有一个地形劣势,那就是北侧的山坡距离渭河太远了,所以无法做到“一侧靠山、两侧临河”,只能是“一侧靠山,一侧临河”。敌军可以从容沿着渭南,从北往南进攻。马冢山营寨要防守的方向也就多了一倍。

当然了,此刻法正夹武功水修营,还有一定的危险性,那就是万一河东的营地被攻破了,士兵会被赶下河。所以法正还临时在武功水上修了一座简易的木桥,没有桩子那种,沟通五丈原和马冢山。

反正武功水从秦岭流出时,窄的地方宽不过十几丈,只要找些秦岭大树,用三段巨木成拱的结构,就能轻易造桥——说人话,就是只要找到足够大的树,确保桥的长度比三棵树的长度短,拱就能搭起来。

马超的人在马冢山营地暂时安顿下来之后,他才有空气咻咻地找法正理论。

他带着几十个亲兵,上了五丈原,直入法正的中军大帐,问他讨个说法。

“法都尉,我军身为勤王友军,慕义来投,你竟坑害我军,方至即撤,还害我军殿后、多死伤了数百人,岂非欺人太甚!”

“马将军稍坐,听法某徐徐解释。”法正给了个守势,让马超先坐下。马超现在还不是任何将军,但既然要安抚,称呼上就多给点面子。

其实,之所以要对马超隐瞒,以及为什么要连马超一起骗,法正都是早就想好了的——那就是要一切以隐瞒刘备军正式北伐的时间与路线为第一要旨。

如果法正一开始就不管马超,甚至直接让马超在漆县守一个冬天,马超都未必会城破被杀。

退一万步讲,就算马超城破被杀了,也不关法正鸟事,马超手上有五六千骑兵,守城都能守到士卒多半死伤、无法再守,那起码能给攻城的李傕军制造上万伤亡。对刘备军而言,看着另外两家诸侯互相消耗,有何不美?

如果马超在漆县活过了这个冬天,来年刘备主力北伐,到时候解围漆县,救出马超,马超照样得感恩戴德。

但法正既然联络了马超,就得做戏做到底,首先就不能再任由马超留在漆县——因为一旦刘备军流露出“可以让友军再固守一个冬天,我们还能救出他”的姿态的话,很有可能落到贾诩那种精明人耳中,就能估摸出“刘备军的全面总攻时间可能是明年开春”这个情报。

只有摆出“把马超救回后方”的姿态,敌人才会误判“看来敌军总攻还遥远得很,遥远到如果把马超留在漆县他就死定了,马超把粮食吃光了援军都来不了”。

让马超南撤,是为了在总攻时间上再撒一个烟雾弹。

那么,为什么不困守郿县呢?为什么非要把郿县的粮食都运走呢?这就是为了把“邸阁战术”演得更逼真了。

马超不理解什么叫“邸阁战术”,法正就要给他解释。

当然了,前面已经说过“邸阁战术”就是一套骗人用的B方案,法正这是直到此刻,还要连马超一起骗:

“马将军,你可知,汉中王的兵马,如今是足够北伐的,所欠缺的只是蜀道艰难,运粮实在不易。要是今日能在郿县或者陈仓、给我军屯粮五十万石以上,汉中王即刻就能起精兵十余万、北伐长安!

而去年我军在五丈原战败、此后又被董越、樊稠、贾诩杀入武都、阳平关,对汉中陈仓道沿途破坏极为严重。我军当时为了坚壁清野,几乎损失了武都全郡和汉中半郡一年的粮食收成,运粮道路也被进一步破坏。

所以,如果指望我军自己运粮,那就起码再修路积粮一年以上,才能北伐了。正是在这样的困难下,右将军建议大王采取‘邸阁战术’,也就是利用褒斜道口的天险,以少量兵力就能固守营寨、得到前进出口,然后在此大设邸阁,寻太白山中空地广积存粮,存够了粮食的那一刻再全面北伐。

与此同时,每年秋收我们也会以少量兵力出栈道,剽掠郿县等地,把关中在谷口周边地区的粮食抢了,在险要邸阁囤积。因为在郿县抢一石粮,比汉中三石粮还值钱,能极大加快北伐的准备速度。

这也是这次我为什么要在攻下故乡郿县之后再放弃。因为我要把大量的粮食存下来作为来年的军粮。要是占据城池的话,就要留太多人守卫,这些守兵每天都要吃粮,几个月下来就把抢的粮食又吃回去的,攒不起来。

要攒粮,就得确保北线驻军最小化,只守最险要的地方。这次郿县守军投降汉中王的,加起来有四千多人,还有城中官吏与数十大户、累计两千余人百姓。

但我们不会把这六千军民留在五丈原大营的,最多留下几百人,其他都要运回后方,到褒中县、南郑县安置过冬。道理还是那句话:吃褒中一粒粮,就是为五丈原省三粒粮。既然运粮不易,我们就把吃粮的人运回去,非战时不许吃北方的粮。”

一个人一整个冬天,三四个月,要吃五到十石粮食,还有其他蔬菜野菜食盐配给。空手徒步走回栈道南端,确实比把这些物资运到北方省很多。

马超一开始还有些愤怒,但后来越听越懵逼,因为他数学不太好,根本不会算军粮账目,以至于听着听着都不知道法正的数字对不对。

但他脑中坚信一个念头:这个方案的账目做得这么细、连“通过邸阁战术每月能结余多少北运粮食、每季收获季出谷劫粮又能结余多少”都算得明明白白,算好了“再攒多久就能发力收复长安”。

那么,这个方案肯定不会是假的!

这世上哪有假方案能做那么细致?别的军阀家的真方案都没那么细好吧!都还停留在走一步看一步见机行事的状态呢。

别家不敢说,至少马超知道他爹出兵从来不做那么细的后勤方案的,都是粮食够出兵的最初半个月吃,差不多就行了。然后一边打仗一边到敌占区抢劫,如果发现抢劫效率不如预期,那就风紧扯呼,反正都是骑兵,直接撤退。

这次是因为街亭、华亭要害被敌军断了后路撤不了,否则绝对不会出现后勤意外的。

“原来如此……罢了,既是这样,超好歹也能给将士们一个解释,否则,只怕军心不能服众啊。”马超听完之后,因为数学不好,暂时气也消了大半。

法正乘胜追击:“马将军,既然我都跟你说了‘邸阁屯粮战术’,想必你也猜得到。贵军再次拒战数日之后、只要击破了眼前这股李傕的追兵,让他们知难而退,不想再白白送死强攻坚营。

然后,我就会安排贵军大部分人马走栈道南撤,到褒中就食,马将军不会反对吧?”

马超一惊:“我也要南撤?”

法正:“当然,不是说过了么,北边的兵,确保能守住五丈原大营,确保屯粮和栈道安全即可,别让敌军烧粮烧栈道。多出来也是浪费粮食,后续又暂时不需要大规模骑兵野战了——放心,汉中王优待来投。

你们的部队,兵器甲胄可以留在太白山营地,反正明年还要来的,栈道难行,扛回去下次再扛来也是浪费体力,放心,我会登记造册,来年还归你的人用。如果不信,我军还可发放远比兵器价值昂贵的财物,作为赏赐质押。

马匹你们可以牵走大部分,因为太白山这边那点山坡草地也养不活多少马,这毕竟是要吃料的活物。”

马超很痛苦,有种被暂时缴械的错觉,但法正说得又很有道理,栈道的运能不能浪费,无用功要少做,目前北伐最大的困难就是运输。

而法正这么安排,显然也是为了安全。马超刚刚投降,把铁甲和重兵器封存在太白山,轻装难行,也免得到了汉中盆地后鲁肃不好控制。

马超思前想后,还是答应了,并且表示等李傕稍退,就如此安排。

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士兵的钢刀、长枪也就价值几百钱,盔甲会贵一些,还有就是用钢铁比较多的重兵器,这些就不好说了,从千钱到万钱的都有。

法正很大方,开了个票,许诺交出武器盔甲的士兵,每人可以领两匹五尺宽幅的蜀锦作为投诚的安家费,绝对比兵器价值高出数倍。(毕竟都是骑兵,身价比较贵)

可惜的是,马超营中那些跟着他一路突围过来的士兵,却不是人人这么团结的。

有些士兵或是跟李傕郭汜的凉州军主力系出同乡,或是有别的考虑觉得故土难离。在他们眼中去长安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入蜀就离故乡太远了,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还乡。

在马超大致流露出一些后续的撤军风声后,就有几个军官,和几十个士兵,脱队偷偷去郿县投奔李傕军了。

级别最高的是一个曲军侯,甚至还带去了“汉中王准备以邸阁战术屯粮、确保北伐后勤”的军事情报。

李傕得到情报后大喜,重赏了投降军官,直接把他从曲军侯提拔为别部司马,升了一级,还把这份情报的来龙去脉、怎么得到的,全部了解了一遍,让人到时候送给贾诩再参详一下。

“刘备帐下果然能人众多啊,出兵之前的军需账目计划能做得这么周祥,真是叹为观止。”李傕脑补着“邸阁计划”的思路,总觉得涉及了自己的数学盲区。

“不行,不管这次是否攻下五丈原,未来都要继续加强郿县这边的防御,要从张济那儿分一半兵过来守郿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