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25章 果断迎击颜良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25章 果断迎击颜良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29

第525章 果断迎击颜良

让关羽郁闷的是,他的撂狠话迫降并没有立刻起到效果,城头守军只是短暂地如临大敌严阵以待,随后就恢复了安静。

稍过了一会儿,在关羽耐心消失之前,负责守卫雒阳西城门的一名袁术军都尉及时喊话拖延:“前将军少待,贵军的意思,我自会禀报雷中郎回复。”

雒阳毕竟是都城,所以随便一座城门的守卫军官都是都尉级别的,不像宛城那种地方最多一个军司马就能守门了。

雷薄原先虽然只是袁术帐下不怎么出名的中层将领,但袁术为了忽悠他留守雒阳,还是把他从一个普通校尉提拔到了虎贲中郎将,这样勉强就能执掌雒阳守军了。

关羽眉毛一拧,法令纹抽搐了一下,却也暂时没有发作,毕竟他是来先礼后兵逼降的,就算想立刻发起攻城也不可能,走了二百多里路过来,根本就没带现成的攻城武器。

他也只好说些不丢面子的话:“暂且给你们一时半刻商议!一旦攻城,再想投降,那也只是战俘了!”

说罢,他拨马回返,回到中军阵中,趁着这些等候的时间,悄悄吩咐负责军需的赵累带人去伐木打造攻城武器。

一般要造出足够数量攻城的飞梯、撞木,就得一两天时间。如果要云梯、冲车、掘城木驴这些,没三五天是造不好的,配重式投石机就更慢了。

而且以雒阳的城防水平,光靠飞梯这种简易器械强攻无异于自寻死路。考虑到城很大守军人数却未必足够铺满全城,说不定还要费更多时间造望楼观测敌情。

这一点关羽是很有经验的,因为三年前他参与过攻打长安的战役,长安和雒阳的城防设施规格几乎是一样的,攻长安的经验可以完全移植过来。

关羽很清楚,如果敌军死硬坚守到底,靠他这点兵力是很难强攻下如此巨城的。所以等待的同时,他已经开始考虑出发前想过的那些备选方案。比如是否能夹击周围“雒阳八关”中的某些关隘,把其他战线的友军放进来会师。

往南行军一天,可以抵达伊阙关背后,如果两面夹击伊阙得手的话,就能把赵云的部队顺着伊水放进来。

往西陆路行军两天,可以抵达函谷关背后,如果夹击收复函谷,就能把马超在弘农的中路军放进来。不过这条选择优先级低于攻伊阙,主要是马超那边的部队也是牵制为主,兵力规模跟关羽差不多。

不过这些备胎方案之所以暂时只能停留在想象中,也是因为刘备阵营对于敌情的掌握比较少。比如关羽完全不知道伊阙关、函谷关背侧的防御强度如何、敌人在关后留了多少预备队、有多大防御纵深、关城里有多少存粮和其他军需储备物资……

这些情报马超和赵云是打探不出来的,只有关羽亲自冒险迂回到敌后才能打探到。

事不宜迟,关羽就一边吩咐赵累打造攻城武器,一边让潘濬派出斥候,分别去伊阙关和函谷关背后打探敌情虚实。

这些安排做完,差不多也被守军拖延了半个多时辰了,就在关羽不耐烦即将发起攻城的时候,雒阳西门城楼上,终于出现了虎贲中郎将雷薄的身影。

或许,雷薄早些时候就已经来了,但就是耗着拖时间,说不定就在这段时间里,有些装着雷薄和其他守将私财的车队,就开了其他尚未被包围的城门,逃出城去到偃师等地躲避藏匿呢。

雒阳城那么大,雷薄要借口说他从德阳宫走到西门走了半个时辰,也解释得通。

只听雷薄在城头意气风发地宣布:“末将雷薄,见过前将军。末将原先不查,不慎屈身事贼,何其羞愧,幸得燕王仁慈、骠骑将军宽厚,给末将改过自新之机。

末将已经归顺了朝廷。前将军,您来晚一步,这雒阳已经重归大汉治下,不需要汉中王来光复了。你不会是想破坏讨仲联军的同盟之谊,开自相攻伐之首恶吧?”

还别说,雷薄此言一出,对于雒阳城内的守军士气,顿时就是一振。其实,早在数日之前,雷薄已经在持续跟袁绍军的密使接触了。只不过还在谈条件、谈投降之后的待遇,有些细节没敲定,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们之前没得到消息,才有些人心惶惶。

袁绍为这事儿所派的使者是辛毗,此刻还在雒阳城中呢。主要其他袁绍帐下口才不错的谋士不是怕死就是脾气不好,不肯跟雷薄这种贼寇出身的将领谈判,觉得丢人。而辛毗在袁绍众谋士中比较功利主义,加上他也缺乏立功爬上去的机会,就揽了这个活。

雷薄和辛毗的谈判虽然还没彻底谈妥,但辛毗带给雷薄的条件中申明了有一点绝对不容含糊,那就是如果有第三方介入想要抢夺雒阳,雷薄必须立刻旗帜鲜明的亮明他是投靠了袁绍的。

否则,袁绍跟袁术的默契就作废了,给雷薄的优待条件也要重新商定,而刘备显然对于他这种贼寇出身的将领不会给太好的待遇。

这一点,雷薄心里当然也清楚,他知道袁绍讨袁术多多少少还有点不得已,两人毕竟是兄弟。袁术的将领能洗白归袁绍,待遇肯定比投刘备好。到了刘备那儿即使暂时官居原职,日子久了天下太平了,这些害民贼出身的将领还是会被清算的。

所以,刚才拖时间转移财产的同时,他也趁机派人给东边守虎牢关的下属送信,让他们别等谈判条件了,可以立刻打开虎牢关放颜良文丑进来。

颜良文丑从敌军变成友军之后,就彻底不怕关羽了,何况袁绍肯定还有其他后援。

……

站在关羽的立场上,当他听说雷薄居然“遥降”了袁绍,当然是颇为愤怒。

但因为他无权直接破坏外交关系,不把话说清楚他也不好直接动武,这时候谁先开火肯定是授人口实的。

关羽直接怒斥:“雷薄匹夫!你以为这种三岁小儿之言,就能诓骗于我么,袁绍军远在虎牢关外,你诈称投降,就想骗我不要攻城,让你为袁术再多拖延时间,痴心妄想!全军备战打造器械,后天攻城!”

他这么说,已经不指望直接迫降雷薄了,只是为了提振汉军方面的士气,让汉军士兵别相信他们是在跟曾经的友军打仗,而是依然在跟反贼打仗。

敌人性质的不同,对于己方作战时的士气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双方剑拔弩张,就这样驻扎对峙了下来。

回营之后,随军谋士殷观立刻劝说:“前将军,敌人既然敢宣布投降了袁绍,多半是真跟袁绍的密使有过接触了。我们准备攻城武器至少也要两天,万一袁绍军到了,我们要撤退也不易,不如考虑一下退兵。”

关羽其实也知道殷观的说法是最稳妥的,现在立刻撤,肯定能撤走。但问题是三万大军奔袭二百多里地、回程又二百多里地,还是逆水行舟,还损耗了几十条船,人吃马嚼花销那么多物资,就直接一仗没打灰溜溜走了?

人都是不愿意舍弃沉没成本的,已经投下去的本钱输了,就容易红眼想翻盘。

何况是关羽这么傲气的人,要是雷薄真的只是诈称投降骗他的呢?被这么一骗就退兵,那就是天下笑柄了。

再说,留在雒阳以西,还能威胁函谷关和伊阙关的后方,不搏一把怎么知道能不能突破其中某些关。

关羽傲然道:“此言暂且休提,今夜先拿下河南县,驻兵夕阳亭,等斥候回报,再决定明天是打函谷还是伊阙侧后。”

殷观一听,总觉得有点不太吉利——当年董卓以并州牧身份屯兵河东时,被何进征召带兵进京,就是驻扎在夕阳亭,驻扎了好多天等到十常侍之乱才进的京。

关羽也驻夕阳亭,总觉得不吉利。不过谁让从河东带兵过来,正常行军路线就是会到这儿呢,殷观也没多说。

双方都在忐忑中渡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之前派去伊阙关侦查的关羽军斥候回来了,回报说伊阙关守军众多,而且早有准备。

在龙门谷北端也挖了壕沟、用挖出的土夯实了一道关墙、上立尖桩,鹿角长堑层层叠叠,似是早就准备好了从南北两个方向上防御敌人的进攻,关内储备的物资应该也非常充足。

关羽还不死心,又等到午后,连更远一些的函谷关方向也传回情报,说敌人同样是在险关正反面都严阵以待。

要想拿下雄关,前后夹击当然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战法,但问题是敌人早有准备、前后两侧都严密设防,这就需要时间慢慢啃了,任何一座雄关夹攻十几天才拿下都是正常的(只强攻一侧几个月都拿不下也正常)。

雷薄真投降袁绍的话,关羽没那么多时间,敌人的援军很快就到,到时候就别谈破任何一个关卡了。刘备阵营在河南尹周边战场的总兵力虽然不弱,但几部主力都被雄关隔断无法互相呼应援护,这一点非常吃亏。

而且雄关阻断的不仅仅是配合作战,更是阻断了军情信息传递。

伊阙对面的赵云根本就不知道关羽的处境,甚至都还没接到通报说关羽打到雒阳腹地了——赵云得等关羽出兵的奏表报到长安,刘备再从长安走武关道送到南阳,绕一个大圈子,时间延迟五六天都算短的了。

刘备阵营的地盘,都是西部山区为主,中条山、崤山、秦岭三道东西走向的崇山峻岭层层分割。东西六百里之间没有南北沟通的道路。

而袁绍的北中南三路却可以通过华北平原直接沟通,快马日行五百里不用绕路,所以在军情传递速率上,袁绍占了极大的便宜。

关羽筛选了一下,正准备移师南下,尝试攻打伊阙关背后,顺便继续观望战局随机应变,结果,终于有一个打破僵局的消息,让局势明朗起来了。

关羽往东撒出去的斥候,发现了颜良文丑的袁绍军,先锋距离雒阳已经只剩六七十里,后军主力距雒阳也不过一百里——虎牢关到雒阳直线距离是一百五十里。

昨天雷薄才派人去通知虎牢关开关放行,然后颜良文丑带兵入关,步兵行军慢,可不才走了五十里么,先锋骑兵走了大约七八十里。

关羽听闻后,不想再去南边的伏牛山区,以免被人堵在伊阙关附近的山区。他选择先迎击颜良文丑看看情况,如果能把如今剑拔弩张的外交过错推给对方,那就跟颜良文丑开战也无所谓!

反正他就是想求一场野战,避免死伤惨重的攻坚战。要是雷薄肯出城救援颜良文丑,那就更好了,可以在野战中削弱雷薄,免得他在雒阳这个坚固的乌龟壳里保存实力。

关羽做出这个“围点打援引诱敌人先开第一枪”的决策后,雷厉风行地吩咐:

“全军往东绕过雒阳城,前进到孟津、偃师!注意北侧要背靠黄河行军,不给敌军穿插包围我军的机会,篷车全部要随军带上,骑兵下马,把马匹让出来暂时拉车!

然后在偃师设阵阻拦颜良文丑,不能让他们抵达雒阳跟雷薄会师!不能让颜良文丑进城固守接管城防!”

命令下达后,关羽军全军改为往东移动,因为他们是跟颜良文丑相向而行,所以接近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才五月初七日傍晚,两军就在偃师附近遭遇了。

偃师这个位置,是洛水与黄河相距非常窄的一个点。洛水是在成皋汇入黄河的,而在成皋以东,只有偃师这儿两河相距最近。

偃师县辖区南北宽度不过十七八里,南边靠着洛水,北边就靠着黄河了,而且正好对着雒阳与河内郡之间的孟津渡口。所以关羽在这儿驻扎,无论是堵住东面虎牢关来的敌人,还是堵住北面从河内坐船到孟津上岸的敌人,都能胜任。

两军就这样在河洛之间严阵以待,关羽面朝东,左边黄河右边洛水。颜良文丑面朝西,左边洛水右边黄河,狭路相逢根本没有迂回的空间,剑拔弩张气氛非常紧张。

不过,毕竟大家都还是讨伐反贼袁术的,开打之前还是要嘴炮把罪责推给对方。颜良当即傲然提刀纵马出阵,让人叫骂归咎:

“关羽!雷薄已经归顺燕王与骠骑将军,河南尹全境都已反正重归朝廷。你身为前将军,居然枉杀无辜,侵略河阴、河南、偃师数县,残杀朝廷兵马,简直枉为汉臣!”

对面的关羽军也是义正词严斥责:“颜良匹夫!雷薄乃贼寇出身,自袁术逆贼窃据河南尹以来,此贼残害甚重。我不来时怎么不见他投降你们?可见是事穷诈降,要不就是袁绍与袁术暗中勾结!

袁氏反复无常,汉中王当年真是看错了,还指望弃瑕取用,如今看来,袁绍只会挟持燕王,胡作非为!”

“少废话!狗贼侵犯大汉疆界,还敢污蔑朝廷栋梁,受死!”颜良大喝一声,同时鼓舞身边士卒士气,宣布道,“关羽反贼,人人得而诛之!”

“挟君匹夫的家奴,受死!”关羽也不含糊,反正遭遇之前该动员的都动员了,将士们也知道是为什么而战,不会有心理负担。

最关键的是,关羽出发之前,也是得到过刘备的暗示回复,给过他这方面爆发冲突的外交授权的。

到了这份上,刘备袁绍联合讨贼的局面,已经彻底撕破脸了,没什么好演了,双方都能把开战的借口完美甩给对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