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77章 两场大战之间的贤者时间

第577章 两场大战之间的贤者时间

残阳如血,血泊如练。

十月二十一这天的血战,终于随着黄昏的视野越来越差、吴军士兵越逃越散,落下了帷幕。

之所以说“血泊如练”,也是因为长坂坡的地形特点导致的,成千上万人的鲜血在缓坡上根本存积不住,无法像平地那样形成水洼,结果就是顺着坂坡流淌。

原本死个几千人流出的血,在低洼处聚集起来,看起来也没多大占地面积。可全部如刷地坪漆似,鬼斧神工地把所有血刷开摊薄,足够把方圆几里地都染红。

若是能从空中鸟瞰,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壮丽,足够让战败者留下创伤应激综合症。

那些逃散的吴军士兵,纵然连夜绕过当阳城、往江陵方向狂奔逃生、成功归队,内心也已经烙下了无法磨灭的破胆恐惧阴影。

赵云的部队因为经过连番血战,倒是没有精力再清点俘虏计算战果。赵云把这些事儿交给张松等文职人员办理,又吩咐给所有士兵好吃好喝修整、发赏。

好在当阳城内本就物资极为充裕,有大批从江陵抢运来的东西,都是挑值钱的先运走。所以赵云豪爽到了给每名参战生还的铁骑都发了两匹宽幅蜀锦、还赏赐羊肉半爿,允许饱餐痛饮。

负伤者额外赏赐金饼一枚,留下残疾者再加赏一枚,战死者抚恤家属金饼五枚。

一通赏赐抚恤下来,全军花出去的金饼竟然都超过了千枚,这个账目看得张松都心惊肉跳,担心到时候怎么给司空报账。

不过考虑到赵云打了以少胜多的大胜仗,重创了孙策的北路陆军主力,张松觉得这一切倒也是应该的。

抚恤花了那么多,就意味着赵云的部队今日的伤亡,其实还是达到了恐怖的四分之一。三千铁骑损失了近八百人,其中战死二百多骑,负伤五百多。

伤员里面坠马断手断腿断肋的重伤员比例最高,还有好几十个连颈椎腰椎都摔断了,摆明了得国家出钱养他们下半辈子,开支也是不小。

这也是长坂坡这种下坡冲锋地形作战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冲杀到后来体力不支、马匹被吴军长枪兵刺杀或者绊翻后,就跟滚地葫芦似连滚出去十几圈才停下,脖子腰齐断都是很正常的。

不得不说赵云亲率多年的这支精锐铁骑是真正的铁军,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敌人看似再强大,都能一往无前,扛着四分之一伤亡还死战不休。

相比之下,今天的战果也是非常丰硕的,光是被赵云和魏延穿插分割、成建制投降的敌人就有五六千人之多,再加上零散抓的俘虏,一共有七千余人。

两千多人抓七千多俘虏,几乎是一个人要看押三个,也到了极限了。只恨赵云人实在太少,明明击溃了那么多,也有速度机动优势,就是抓不过来。

总的战果,总得再过一两天才能尘埃落定。

……

当阳的吴军步兵主力,折损了程普、凌操两位主要高级将领,最后成建制撤回去的残部,只是吕蒙、徐盛、宋谦这些中层将领的亲兵。

战败之后,他们夜里都不敢歇息,几乎是强撑着往江陵逃。可惜步兵走不快,一部分体力不支的士兵只好丢掉一部分装备,以减轻负重增加逃生机会。

好在溃兵确实走得很分散,赵云想追也不知道怎么追,他的兵也得休整。所以二十二日天明后,只是黄忠带着速度较慢的步兵往南搜索。

一路上也没抓到俘虏,只是逮住些伤员。伤势实在重、没有挽救改造价值的,就补刀给个痛快,结束煎熬,尸体也都拖到一处烧了,免得传染瘟疫。汉军因为李素多年的治军意见,对于打扫战场时的焚烧尸体等卫生工作还是很上心的。

盔甲兵器倒是捡了不少,估计有好几千件,吴兵丢得满山满野都是。

二十二日清晨,江陵城内的孙策率先收到了兵败的消息——是几个凌操手下的吴军斥候骑兵军官,战败后直接往江陵后撤,带来了第一手的消息。

“什么?程老将军和凌操都被赵云击杀了?全军……你是说全军覆没?!”孙策惊闻噩耗,激动得从胡凳上直接跳了起来,拍案质问。

斥候军官哆嗦着诉苦:“未必……未必是覆没,但是真的被赵云彻底击溃打散了。主公若及时派骑兵接应,或许还能多收拢回一些败兵。现在败军都在往回赶呢。”

孙策拍案又惊又怒,但他也知道这时候还是挽救有生力量最重要,其他细节可以慢慢再问。他挥了挥手:

“带他们下去喝点粥歇息一下。义公,你带着骑兵出城往北几十里,撒开队形搜索,多接应一些败军回来。若是溃兵奔波乏力,情况也不危急的话,可以把你们的马让给溃兵骑回来。”

韩当领命,立刻去办,出发之前他自己又琢磨了一下,吩咐带点牛车去拉人。不过不许牛车队离城太远,毕竟牛车行动迟缓,万一敌人追击跑不了。

孙策在南郡府衙内仔细问了斥候战况,才大致知道了胜败原因,扼腕叹息:“程老将军用兵犹豫了呀!而且轻敌。怎能因为觉得赵云人少,就迎击到这等进退两难的战场地形!

留守当阳城外大营也好、堵住荆门谷口也好,结果肯定都比前进到长坂坡主动迎敌要好。难得那赵云已经身居高位,依然不吝自丢脸面想避战就避战,唉,事到如今,多说也是无益。”

周瑜又不在,孙策一个人高高在上,连个诉苦扼腕的人都没有。尤其他这个北路陆军,程普一旦损失掉,都没个地位足够的人跟孙策平等商议了。

孙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收拾挽救残兵,二十二日中午的时候,徐盛第一个成建制地撤了回来,他带来了大约一千五百人的整编部队,装备也都保存完好,甚至还额外带回了一些战死士兵遗留的装备。

这都得益于徐盛的任务本就是围困当阳城,没参与长坂坡之战,所以至少两座城门外的围城营地都是没有遭到追击、全身而退的。

下午的时候,吕蒙也回来了,带来了败军残部中规模最大的一支部队,大约四千人,建制也还完好,装备保留了六七成。孙策亲自接见了他,问了情况,还嘉奖了吕蒙败中挽回、保存部队的功劳。

孙策很清楚,部队在大败的时候也要争取树哪怕一个正面典型,鼓舞士气。

孙策还表示让吕蒙好好干,他姐夫邓当如今在夏口卧病,眼看也快不行了。吕蒙凭着这次存师苦劳,可以让他接替邓当的职位。

吕蒙回来后,又过了半天,直到半夜时分,宋谦才最后撤回来,他只有一千人跟随,装备都丢了一大半,极为狼狈。后半夜又陆陆续续又零星散兵收拢。

到二十三日清晨,孙策清点整编兵马时,发现所有溃兵只收回来七八千人。

孙策悲愤不已长叹:“给程老将军带去的可是两万七千人,整整两万人就这样损失了!赵云之攻,似若神鬼。”

事实上,赵云的部队造成的杀伤和俘虏,肯定是不到两万人的。当阳县内如今收编的俘虏不过六千。

剩下的一万四显然不可能都被杀了,估计有一小半是彻底往四面八方逃散,彻底被打得吓破了胆,也没打算回归孙策的部队了。

这种情况,在军中的年轻士兵之间是很常见的,尤其是那些还未娶妻的光棍。这一点从孙策军收拢的零散败兵年龄构成上也能看出来:

拼死拼活逃回去继续跟着孙策混的,都是些二十多岁以上,甚至三十多的老兵。他们在江东和庐江还有亲人妻儿,不回去老婆孩子会饿死或者被迫改嫁抛弃。

二十岁以下的少年兵几乎都能逃散就逃散了,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留在南郡一样是当兵当农民。

当时的家庭也不会只生一个孩子,家中父母自然还有兄弟姐妹去养,自己只要逃得性命,还能伪装成战死,说不定孙策还能给战没者家属减几年税呢。

不过这种招数,眼下也就袁绍和孙策部队的败逃士兵能用用,曹操军那边就不行了。历史上魏国后期琢磨过一些比较损的“人力资源政策”。

诸如把逃亡和战死士兵的老婆一律发给其他活着的士兵当老婆。发现军队投降敌人要连坐家属。这些狠招出来后,士兵逃散不归的问题就大大减轻了。(现在曹操还没实施)

……

孙策盘点完最终战损情况后,韩当这时也已带着接应收拢败军的骑兵队全部回城了,他整整一天一夜没睡,回城后还不敢去休息,而是请示孙策下一步的计划:

“主公,末将以为,既然初战败北已成,懊悔也是无用,不如固守一两日,等公瑾的水路主力抵达,略作休整恢复战力士气,再作区处。

实话实说,此战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我军骤得江陵、拿到了如许巨量的物资,又舍不得被张松怯懦抢运走的那一小部分,贪多务得了。只要我们审慎应对,不再冒险贪心,大事依然可为。”

孙策点点头:“是孤对不起三军将士,骤得巨利,一时被如虹气势蒙蔽了见识,狂妄冒进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我军初入南郡太顺了。此战不怪任何人,一切过错由我承担,逃回来的将士全部要好好犒赏抚慰,以利再战。”

韩当惴惴试探:“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再战?恕属下直言,公瑾援军抵达之后,李素的步兵主力,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从襄阳到当阳了。

从战前蔡瑁给的情报看,李素在襄阳就有两万步军,是随时可以接应各处的。就算他要留人守住襄阳,不能全来,那李素加上赵云、黄忠在当阳已有的部队,怕是也有两万人。

我军八万攻打两万人固守的城池,未必能很快拿下。而且蔡瑁也说了,张松提前察觉到异常,把江陵城内的贵重军械全部运走。

我昨日接应到徐盛时,徐盛也说他试探性攻打过当阳,城内灰瓶麻油连弩诸般造价昂贵的攻守城器械和箭矢都极为充裕。虽然城墙不高防御残破,依然对攻城一方杀伤极重。我军可不能拿着江东子弟的性命去白白填这无底洞啊。”

孙策很有战败后反省者该有的谦逊姿态,所以很尊重韩当,让他有机会把话说完,随后孙策才诚恳地认错:

“义公放心,孤有分寸,再战也不是硬战、乱战。孤已经看明白了,南人操舟,北人乘马。这次的失败,也让我们充分认清了赵云铁骑之利、南北军在开阔平原上决战的差距。

当阳长坂到江陵之间,恰好有百余里的开阔江汉平原,田连阡陌,又无水泽,恰恰是荆北最适合骑兵决战的战场。之前我们是恰巧撞到赵云最长项的战法上了。

但是,只要赵云从当阳继续南下,过了麦城,到了江陵东北,夏泽等诸多云梦泽残迹湖泊沼泽配合,地势泥泞低洼。骑兵就没法发挥了。

公瑾抵达之后,只要夏口那边严密把住汉水入长江的河口,不让汉水中的李素军战船直接进入长江,我们又把住汉水靠夏水连通长江的汉津口、江津口,则李素军在襄阳的战船全部无法来到南线战场。

到时候李素军在南线战场的全部战船,都只有靠巴丘守将甘宁躲到洞庭湖和湘江长沙等地那一点船。如此,水战还是我军绝对优势!

趁着这次战败,我们就假装已经气馁,不敢再陆战求战,等着李素自己憋不住急于收复江陵,贴到江陵城边与我们作战,我们依托夏泽水网沿岸骚扰,定可反败为胜。”

韩当还觉得有一丁点不靠谱的细节没想明白,提醒道:“那李素真的会急于反攻江陵城么?”

孙策愤怒地狞笑:“江陵城内可是被蔡瑁献了一百八十万石粮食给我们!够大军吃十五个月的!我们多驻扎一天,就多吃一天,这些粮食原本都是李素的,他会不急着尽快拿回去减少损失?”

如此计议已定,此后两天两军果然恢复到了大战之后的短暂数日休整宁静。

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两天都没有发生冲突,大家各自稳固自己目前已有的地盘、充实前线。

周瑜于十月二十四下午,带着六万五千大船水师,走长江比孙策多绕了四百里路程,总算是开到了江陵城下。

一路上要先经过南边的洞庭湖口,但甘宁果然是兵少力弱,光靠他的万余人,根本没敢拦截周瑜的六万五,而是把自己的部队全部缩进巴丘港水寨。

不过因为巴丘台和巴丘山上其他江防要塞的存在,部署了大量投石机和巨弩,可以随时压制江面上胆敢靠近的敌船,所以周瑜也没敢多事儿进攻巴丘要塞,让自己的船队尽量贴着长江北岸通过了洞庭湖口。

自古舰队攻打海防江防要塞都是比较吃亏的。

周瑜抵达江陵后,刚听说程普战败的消息也是极为扼腕,但事已至此,他也赞成暂时别操之过急,让远来劳顿的士兵调整一下。

周瑜仅仅在江陵城里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五日上午,李素也亲自带着一万五千人的首批步兵援军,从襄阳抵达当阳,全部入城驻扎,当阳小城里的兵力也膨胀到了两万人,而且都还算是一线精锐部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