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放弃和登基

文唐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放弃和登基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放弃和登基

(写在开头的Ps:开元是黄帝纪年的简称,武德七年为西元624年,开元3322年。

西元纪年是525年提出的,到武德七年恰好一百年,还没有普及开来只有极少数地区在使用。

主角既然穿越了,肯定会恢复黄帝历法采用开元纪年,而不是用基督的西元纪年。甚至到后面开元纪年也会做为文化输出的一部分推广到全世界。

所以,这本书里所有出现年代的地方一律采用开元纪年。为了方便大家,有时候我会视情况把西元纪年也写上。)

(这算是剧透了吧?)

开元三三二二年(武德七年)七月初四,大唐秦王、天策上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囚禁皇帝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属亲眷亦尽皆死于乱军之中。

在裴矩的劝说下,东宫、齐王所属或弃职而散或归降。

秦王府诸将领准备搞清查倒算,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信全部诛杀,并将他们的家产没收官府。

幸得尉迟恭直谏:“错在太子和齐王,他们已经伏诛,倘若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会让人心惶惶天下大乱,非人主所为!”

李世民如梦初醒,及时制止了诸将领停止杀戮。?并在当天以皇帝李渊的名义颁布诏书大赦天下:罪责皆归建成元吉所有,其余的党羽一概不加追究。

于是人心乃定。

政变第二日,逃匿的冯立、谢叔方等将领发现秦王果然如约未屠杀太子余党,皆主动出来负罪。

李世民称赞他们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义士,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并另作他用。

有此表率,浮动的人心得以迅速安定。

开元三三二二年,武德七年七月初九,李渊正式下诏封李世民为太子,总览国事。

七月十四日,皇帝李渊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其余秦王府旧臣皆有封赏。

论及政变的功劳,以尉迟恭为第一,赐绢一万匹并把齐王府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了他。

至此玄武门之变彻底落下帷幕。以李世民大获全胜,李建成李元吉身死族灭,李渊被囚告终。

七月十六日,庐江王李瑗谋反,当晚被其部将所杀。李渊下旨削为庶民,除籍。

又一旬,李渊下诏以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又五日,以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又一日,以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

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左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至此,李世民集团控制了国家的要害部门和职位,完全掌握了全**政大权。

李世民彻底完成了对整个国家的掌控。

东宫,此时已经成为李世民的居所,今天他们才完成了搬迁工作。

走在这属于太子的居所,岳山也颇为感慨。一个太子就这样被扳倒,似乎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儿。

他当然知道这只是错觉。李世民的人清理东宫的时候几乎采用了掘地三尺的办法,不可能留下任何不干净的东西。

这个‘掘地三尺’不是用错了成语,也不是夸张说辞,完全是陈述事实。

每一块木板,每一块墙砖,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石头……总之凡是原属于李建成的一草一木都被检查了一遍。

能扔掉的扔掉,换成秦王府的物事,不能扔掉的也要仔细检查清洗不能留下任何李建成的气息。

所以整个东宫看起来都焕然一新,某些地方的布局还会让人觉得眼熟。

“你就真的这样放弃了所有的功劳?”长孙无垢犹自不敢相信的问道。

“我的亲姐姐唉,这个问题你已经问了十七遍了。我第十七次回答你,是的。原因是,有姐姐你在我还害怕没有荣华富贵可享吗?何必现在去凑那个热闹。”岳山无奈的道。

“唉,实在不敢相信,你只有十一岁就能想的如此透彻。”长孙无垢一脸赞叹的道。

“这句话你也说了十七次了。”岳山揉了揉脑门道。

“噗嗤。”长孙无垢自己都忍不住失声笑了出来,道:“好了好了,我不问了还不行吗。你的意思我懂,放心,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处。”

对这个女婿她越来越满意,尤其是这次岳山主动放弃了所有的封赏,特意要求论功行赏的时候不要提他的名字。

这不但震惊了李世民长孙无垢夫妻俩,整个秦王集团知道内幕的人无不瞠目结舌。但之后就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做为政变的推动者和整个计划的制定者,他的功劳绝对是排在前三的。这么大的功劳起码是个世袭罔替的的国公。

可他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放弃了,而且脸上还没有一点点的不甘。该是何等的气魄才能放弃如此泼天大功。

所有知道内幕的人扪心自问,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的。

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李世民造反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吗。

正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才更加敬佩岳山的行为。

岳山真的不在乎这些功劳,不在乎国公的职位吗?那是不可能的。放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接受了这份封赏就真的是好事儿吗?一个十一岁的国公,还是靠自己的真本事造反当上的,想想他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吧。

反正岳山不敢想,他也很清楚自己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封赏。

话说回来,他放弃的是封赏而不是功劳。玄武门之变他的功劳是实实在在无法抹煞的,李世民、长孙无垢包括所有参与政变的人都心知肚明。

即便他不当这个国公,那些大佬就敢不把他放在眼里吗?不可能。相反还会高看他一眼。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对他会更加的欣赏甚至心怀愧疚,只要他自己不犯浑,等长大了李世民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国公给他补上。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放弃这次封赏对他都是利大于弊的。

因此,这次的大封赏连一些边缘人物都得了好处,岳山这个政变的幕后黑手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岳山这个名字对于天下人来说依然名不见经传,大多数知道的人对他的印象依然停留在献宝子爵上。唯有权利最核心的那一小撮人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政变之后岳山只是在张亮的保护下匆匆回家交代了一下,又再次返回王府。一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二是有他在李世民、长孙无垢都能安心不少。

他也没有闲着,一边帮长孙无垢处理搬家的事情,一边趁着这个机会把李世民的藏书翻了个遍,找到了不少的孤本珍本。

李世民正在高兴的时候,大手一挥全送他了。把他高兴的不得了……这些书好好保存流传后世,那都是国宝啊。

子孙后代啥都不干,光卖书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武德七年(3322年)十月四日,李渊正式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坚辞不受,李渊大怒不许。

第二日也就是十月五日,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并大赦天下,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皇帝生涯。

对于李世民这是天大的喜事,然而在喜事的背后却有一件事让他犹如吞了苍蝇一般难受。

“父亲一直不肯搬离大兴殿,二哥……圣人和我们只能居住在东宫。长此以往恐为天下人耻笑,圣人正为此事焦虑。”长孙无垢愁眉苦脸的道。

岳山却露出了苦笑的表情,道:“姐姐直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长孙无垢马上喜笑颜开,道:“就知道翠岚最心疼姐姐,也不要求别的,就希望你能想个办法让父亲移步大安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