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第322章 全民教育

文唐 第322章 全民教育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第322章 全民教育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甘元峰等人的到来终于把岳山从大量繁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让他迅速的完成了对厌次和渤海两县的把控。

至于为什么只有两个县而不是全部的六个县,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另一方面是不能。

大唐毕竟姓李,不姓岳。朝野默认德州是岳山的地盘并不是说德州就真是他的了。

这个所谓的地盘是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试验自己的施政方针。

你要是有个什么关乎国家层面的决策,一时间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可以在实验田进行试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宋朝王安石变法,最开始朝廷就是在局部地区给王安石划分了实验田。这里的主要官员都是王安石的亲信,以方便推行他的改革计划。

在实验田推行成功了,再全国推行。

同时这个实验田也是培养嫡系的地方,朝中够资格的大佬都有自己的实验田。

但这并不意味着岳山就可以在实验田为所欲为,比如现在,他就不能把所有的官吏换成自己人。主要官吏可以是自己人,但不能是所有人。

实验田也是国家的土地,不可能让他为所欲为,该有的平衡啊什么的都要有的。

其他大佬也可以在这里安插亲信,但他们的亲信不能主动阻挠别人在这里搞实验,也不能在背后搞小动作就是。

他要是真敢把德州上上下下全换成自己人,估计分分钟就有秘旨解除他的职务押解回京。

所以岳山只是全面接管了两个县,至于其他县,一边清洗一边选拔官员就可以了。

德州虽然偏僻文教不兴,但人才还是有一些的。岳山把原有的官吏清理掉之后,提拔了一部分比较亲近他的本地人,又留出一定名额让朝廷派遣官员接任。

这项工作用时一个多月才算完成。

岳山做的第四件事情就是兴建学堂。

他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老本行,这也算是长远计划,就是竭尽全力搞教育。

可以这么说,教育才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文明承传不绝的核心所在,而且还是唯一的核心。

至于武力什么的只能排在第二梯队。

华夏文明经历了数次大的低谷,可始终没有沉沦,教育就是最大的功臣。

所以说,这里应该吹一波孔夫子。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他有什么关系。

另外一个和我们国家截然相反的例子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吹孔子。

提起非洲大家的印象肯定是愚昧,落后,懒惰等等负面词汇。

然而真的如此吗?

非洲内陆因为地势原因确实比较原始,但沿海的国家和部落也曾诞生过灿烂的文明。

只不过他们的教育始终是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平民是没有资格读书识字的。

当西方殖民者到来后,把那些会读书识字的贵族和精英抓走的抓走杀掉的杀掉,剩下的全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

黑奴贸易三百年,三千万非洲人成为黑奴,但非洲损失人口超过一亿。

而这一亿人里面,大部分都是掌握知识的精英阶层,剩下的都是文盲和软骨头。

结果是什么大家就都看到了。

西方殖民者进入中国后难道不想搞这一套吗?当然想。

然而他们发现根本不可能,因为中国教育是面相全民的。想把中国的知识阶层毁掉,就等于是把全中国所有人都杀掉,根本不现实。

而且文明的中国人也一直没有放弃抵抗,不停的在谋求强大。最终我们重新站起来了。

后世有些人崇洋媚外习惯了,加上公知的迷惑,把儒家贬的一文不值,孔子也成了被喷的对象。

岳山虽然没有喷过,但难免也受到影响,对孔夫子并没有多少感觉。

一直到他看到这两段历史对比的时候才深刻的理解,为啥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他打破贵族对读书识字的垄断,仅此一件就足以为后世人铭记感恩。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了解一点,岳山对教育始终有些别样的感情在里面。

他开书院可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培养嫡系,他蛊惑李世民建设学政系统可不仅仅是为了对付世家贵族……

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扫盲,为了让更多人学到知识。

德州既然成了他的实验田,那自然要搞书院。他的计划是先在厌次和渤海县搞两座大一点的书院,多招点学生。

教材什么的就用龙首山书院相同的,他举荐的那十几名书院出身的官吏可以客串教师。

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年龄最好大一点,学个一年半载的速成班。

等他们毕业后就扩散到德州六个县所有地方开书院。

至于开书院的钱……德州就是海盐制作中心,最不缺的就是钱。

岳山相信,如此过个三五年德州的风貌肯定让人大吃一惊。要是过个三五十年,绝对会成为大唐独一档的地方。

搞书院光有先生不行,还要有个德高望重的总负责人。本来甘元峰最合适,可惜他是主簿事情繁忙没那个时间,其他一同来的也差不多。

就在岳山想着要不要从书院调一个过来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了过来。

见到来人,岳山笑了:“于刺史,这可真是稀客呀,哪阵风把你吹过来?”

被岳山算计,又亲眼目睹了公审大会过程和后续砍头的过程,于克训对岳山是又恼又怕,所幸眼不见心不烦。基本躲着他走。今天破天荒的找过来,岳山确实有些惊讶。

听到调侃,于克训脸色当即就有点不好看,于是冷冰冰的道:“学风。”

“学风?”岳山也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个“学风”是什么。但明白过来之后就更惊讶了。

“于刺史也会打哑谜了,难得难得。”岳山不露声色的道。

实际上他确实有些不明白于克训的意思。

“听说你要开书院?”于克训也没有在拐弯抹角,或者说他更想三言两语把话说完,然后再也不见岳山。

“是的。怎么,于刺史想去当先生不成?要真是如此,那真是书院之幸,学子之幸啊。”岳山开玩笑道。

然而于克训接下来的话缺让他再也无法掩藏内心的情绪,当场愣住了。

听见岳山调侃自己,于克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顺势道:“好啊,就这么说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