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376 教育为本

文唐 376 教育为本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376 教育为本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打压儒家迫使他们自我完善,只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之前李世民威信不足一直没有实施。这次打败了颉利又有神罚天威加身,坐稳了宝座,终于开始动手了。

岳山自然不能把真实的原因告诉他,甚至连一些‘猜测’之词都没有说,只推说长时间不在京师不太了解李世民近期的想法。然后就把话题转到了书院和大字典编撰上面。

把这几封信寄走后,他再次投入到繁忙的事务中去。

半个月后棣州公务员招录考试正式结束,共招募六房书吏三百一十人。其中四十人归刺史府六房,九县各三十人。

“三百一十人,士绅阶层出身的占了八成,寒门一成半,平民只有半成。”岳山把名单合上,对于克训道:“于刺史,你任重而道远啊。”

于克训自然知道岳山是什么意思,就是嫌士绅阶层人数太多,寒门和平民出身的人太少。如何改变这个比例?

大兴教育。

“岳候放心,我从落选的人中挑选了两百余基础扎实的读书人,准备聘任他们为教书先生。”于克训点头郑重的道:

“之前书院建设缓慢就是缺先生,现在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就有把握在每个县每个镇都开至少一家书院,招募寒门贫民子弟读书。”

“这样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百姓读不起书根本原因还是穷,负担不起。不解决这个问题,平民教育就是空谈。”岳山道。

“这就是您的事情了,我只管教书。”于克训轻松的道。

“谁说和你没关系?以后来书院读书的学子免费管一顿午餐,必须有干有希,书本费全免。”岳山说道。

“啊?这……学校如何负担得起。”于克训大惊失色。

“书本由刺史府统一印刷免费发放给学子,午餐的钱由县衙出。”岳山道。

“哦,那就好。”于克训差了把冷汗道。

“现在不担心了?记住束脩必须统一,任何人不得巧立名目私下另收资费。”岳山道。

“某替棣州学子谢岳候大恩。”于克训起身肃容道。

岳山挥挥手表示不在意,然后提醒道:“士绅官僚家子弟想入学也一律招纳。但要切记,在书院内部要保证公平公正,不要因为出身搞区别对待。一旦发现此类学生,必须严惩不贷。”

“公平公正?”于克训眼前一亮,道:“此言大善,我欲把此言列为训诫之言告诉学子,岳候以为如何?”

岳山摇摇头道:“太简单了,这样吧,你觉得这句话如何?”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人心守正,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于克训先是一喜,不过眉头马上又皱了起来,迟疑的道:“人人平等,这好像是佛家的言论,恐不为读书人所喜。”

“呵呵……孔孟说过人有贵贱之分吗?咱们不需要争论这个,全国的读书人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在棣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岳山轻笑道:

“谁要是有意见就别来书院读书。而且你说的读书人指的恐怕是儒家的书生吧?”

“据我所知现在圣人对儒家的某些迂腐之言非常反感,他们现在正四处奔走寻找出路。我广开书院传授儒家学说,他们感激尚且来不及,哪里敢因为一两句话找我的麻烦。”

“而且人人平等也并非是佛家的言论,法家的核心思想也正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儒生要真有意见,就找几个法家门徒过来和他们打嘴仗就行了。”

“哎,岳候你真是……”于克训苦笑不已,这法子太损了。天地良心,他可是正宗的儒家门徒,岳山这句话简直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可他又没有任何反驳的办法。

他敢说孔孟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了吗?虽然实际生活中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但没有任何一个读书人敢这么说。

因为把人分贵贱本身就违背孔孟的仁义思想。

“把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当做校训,在书院门口树立石碑把这些字刻上。学堂内也要挂上,每本书籍扉页也要印上这句话。”岳山马上就来了个更狠的。

“这……好吧。”于克训也豁出去了,反正你是老大,你说咋办就咋办。

人的妥协是永无止境的,妥协一次就能妥协一百次,当于克训心甘情愿当傀儡的时候,在岳山面前就已经无所谓坚持了。

他给自己找的借口就是,一切为了子孙后代。

刚才岳山说的那句话并不全是他自己说的,而是康有为所说。只有那句‘人心守正’是自己添加的。

但无所谓了,超越者的事儿能叫抄袭吗。

“新招募的书吏您要不要去见一见?”于克训不想再纠结这个问题,转移话题道。

“不见了,让他们去南城门外的公审台上坐两个时辰,然后各自去上任吧。”岳山道。

“呃……好,我这就吩咐下去。”对那些书吏,于克训充满了同情。

于是厌次县的百姓很快就发现了一件趣事,空空如也的公审台上挤满了人。因为人数太多台上站不下,不少人不得不围着公审台站成一圈。

很快这里就围满了百姓,大家窃窃私语问这些人在做什么。很快就知道这是刚招录的六房书吏,清水候让他们来这里感受一下已做警戒。

百姓们顿时就乐了,这种事情堪称奇闻啊,纷纷奔走相告,越来越多的人跑过来围观。

不少人故意大声提醒那些书吏,让他们当个清廉的好官,否则下次还请他们来台上观光旅游。

还有人大声高呼清水候公侯万代什么的表达感激之情。

本来踌躇满志的新科书吏们犹如被当头浇了盆冷水,有些飘的心思也被死死的摁住了。

好不容易捱满两个时辰,这些人如蒙大赦,纷纷掩面而逃。

三班六房人员配齐,衙门的各项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分工更加明确,各项工作都有专门的责任人,减少了推诿敷衍的空间,衙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百姓也得到了方便。

岳山的这项改革终于从功能上折服了所有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三班六房。

尤其是朝廷派到这里的观风使,更是一天三份密信往京师送,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诸公。

人手配齐后,一些被暂时搁置的工作也开始展开。比如在全棣州范围内开挖卤水池,修建盐田。

当然,盐田只修建在不适合耕种的盐碱地,那些适合耕种的土地都被特殊保护了起来。

农业社会的根本还是可耕种土地,别的都是虚的。不能为了片面的追求盐利而毁了耕地,这一点岳山还是分的清的。

人一旦忙碌起来时间过的就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元旦,也就是后世的春节,只不过此时还不叫春节。

这是岳山在棣州度过的第一个元旦,他准备搞的隆重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