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396 师徒传承

文唐 396 师徒传承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396 师徒传承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把部分人拒之门外这自然是岳山有意为之。

从铸币的事脱后他就回到了书院,给所有经常在书院授课的人发了邀请函,请他们于今巳时在小会议室做客。这些人大约有三十余个。

有些人当面就拒绝了,对于这种岳山也无话可说。人家摆明了不想合作,他也不强求,也没必要强求。

不过当面拒绝的人还是少数,大多都同意了邀请。

到了今天,这批同意邀请的人又出现了不同的行为。有些人准时到达,有些人迟迟未到。

对于那些迟到的人岳山心中直接打了叉,但出于礼貌还是多等了两三刻的时间。然后把门一封,再来也恕不接待。

然后就发生了门外那一幕。

虽然这一幕出乎了岳山的意料,但结果却是岳山乐于见到的。冯易连削带打的一番话即羞辱了那帮人,又敲打了屋内的这帮人,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然后他就顺势拿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在铸币期间岳山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理其他读书人私自授课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让这些人留下并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授课,而不是自行授课。

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分家,龙首山书院保留,然后另外开设一家高级书院。

高级书院分门别类授课,有专门的法学科、儒学科、道学科、还有科学科。

法学科自然偏向于学法家思想,但别的学科也要有所涉猎。科学科就是主学物理数学的学科,其他学科也要学。儒学科、道学科皆是如此。

高级学院实行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授课。

统一招生就是面向全社会招生,先参加考试择优录取。统一管理很简单,就是书院建立专门的管理体系,统一管理所有的学生。

统一授课,就是开设哪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由哪个先生负责,都要提前确定下来,然后统一给学生们上课。

这种模式可以说完全改变了原本的师徒关系,师就真的变成了授道解惑之人,而不再具备‘父’的责任。

从此把师父变成了老师。

这种改变自然是难以被接受的,不出所料被人提出了质疑。

“清水侯,非是老夫不敬你只是此法有悖常理,如若真按照此法来,那又将致先生于何地?”刘德耿严肃的道。

其他人大多都表示支持,只有少数人不动声色。

对于他的顾虑岳山也能理解,现代人很难理解古代人的师徒关系。很多人都说那哪是师徒,简直就是奴隶。

其实不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而是真的会发生这样的事。

古代是限制人口流动的,加上交流不便,人的生活圈子很小。一个说书的艺人,他的听众可能就是这座城市某个角落的一小群人。

如果这个说书人收了徒弟,那他就要负责到底,不光要教说书还要给他找个说书的地方。如果找不到,那就必须把自己的地盘分给他一部分。

这一点都不夸张,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岳山去西部边疆旅游,那里的部分剃头师傅还保留着这种传统。

师父收了徒弟教导一年,然后要么把小铺子传给徒弟自己另外找个地儿开一家新的,要么在别处给徒弟开个新的剃头铺子。

当时岳山还很惊讶,居然有这种好事儿?

后来才了解到,这个徒弟逢年过节要给师傅孝敬。如果师傅遇到困难要提供帮助,甚至师傅没有后人还要负责养老送终的。

因为他给了你吃饭的手艺。

所以师父才叫师父。师父的父是父亲的父,而不是后世开车师傅的那个傅。这里面牵扯到的是生存问题。

读书人之间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要遵守这种规矩。在唐朝及之前,学问都是家传的,是确保家族传承不息的根本。

把学问传给徒弟,就相当于是把家族传承的根本分给别人一份,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

所以古代人收徒极为慎重,而每一个愿意公开授课的先生都值得尊敬,即便他讲的不是自家核心学问也值得尊敬。

现在岳山尊卑改变这种师徒关系,把师父变成老师,公开传授学问。等于在断大家的根基,能没有意见才怪。

这还是刚才冯易一番话帮他镇住了这些人的缘故,否则早就有人起离开了。

所以对于这种况岳山早有准备,只听他不慌不忙的道:“诸位,如果当年孔夫子也和你们一般想,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盛世了。”

众人脸上一阵尴尬,当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段历史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还是孔夫子首开私学,才给了‘庶人’学习礼法知识的机会。

难道孔夫子不知道他这么做是在断贵族的根基吗?也许知道,也许没有意识到,但他就是这么做了。

而他们这些后人,享受着夫子带来的好处,嘴里读着夫子的学问却弊帚自珍,夸夸其谈自以为学得真理……实在让人羞愧。

可要说要他们就这样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所有人,他们肯定不甘心。于是会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岳山则继续说道:“当年孔夫子给了我们坐在这里的机会,而今天则轮到我们这些后人挽救儒家的时候了。”

“挽救儒家,清水候何出此言?”刘德耿眉头一皱道。

“前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我儒家的今,而现今圣人尊老子也先人,扬先祖之学,最近更是频频表现出对儒家的不满。将来难免不会行‘罢黜百家独尊道术’之事,到时我儒家该如何自处?”岳山道。

“清水候勿要危言耸听,百家消散我儒家大势早成,岂有变更之理。”邢愈彦反驳道。

“对,现如今读书人多为我儒家门生,改弦易辙必将引起天下动,圣人岂会如此。”其他人也纷纷驳斥。

“真的如此吗?”岳山冷笑道:“佛教如何说?当年百家消亡道家不显儒家独大,却依然让佛教坐大以至于能和道儒争锋,难道这个教训还不够吗?”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