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465 军政分离

文唐 465 军政分离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465 军政分离

如何挑拨颉利和突利这一对叔侄让他们按照大唐的计划决裂,这不用岳山去操心,在座的哪一个都比他在行。

所以他没有再说什么,转而谈起了另一件事情。

“刚好大家都在,我还有个建议,大家不妨一起商议一下。”

“哦,何事?”李世民道。

“军政分离。”岳山缓缓的吐出了四个字。

“军政分离?什么意思?”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古代交通不便交流非常不方便,为了便于地方统治,很多时候朝廷都采用军政合一的制度。

先秦时代是分封制,诸侯独掌一**政。好处是治理地方的效率非常高,坏处是地方独立性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就是因为周天子权威不足,诸侯坐大的恶果。

到了秦朝开始采用军政分离之策,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管,大家互相制约。

这个制度可以说非常的先进了,只是可惜始皇帝急于求成导致国家大乱秦二世而亡,这个制度并没有延续下来。

汉朝时期又恢复了分封制,虽然朝廷有意识的削弱了诸侯的权利但还是走了军政合一的老路子,到了东汉州牧往往也是军政合一,这为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魏晋时期多封宗室为都督,实际上也是军政合一,然后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导致了五胡乱华惨剧。

大唐虽然采用了郡县制,但还是存在着许多军政合一的大佬,比如前几年被剿灭的罗艺,岭南的冯家等等,还有很多前线作战的将领也会授予军政大权。

安禄山凭什么造反?原因就在于他身为边军统帅军政大权在握,手中有军权又可以自己募集粮草军需物资,势力逐渐膨胀最终掀起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镇压叛乱,下令允许地方豪强官吏自己募集大军筹集军需粮草。

然后有了藩镇之乱,最终耗尽了大唐元气导致亡国。

可以说军政合一就是个畸形制度,很容易产生军阀动摇国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军政分离。

除此之外,军政分离也能最大程度的杜绝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发生。

文武双全的人没有那么多,大多数人能把一方面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让武将去治民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团糟,让文官参与军事指不定就亡国了。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这就是岳山提出军政分离的原因。

“历史一再证明,军政合一必然会养出尾大不掉的诸侯军阀,甚至会导致亡国。前几年国家尚未统一,为了方便前方大将行事朝廷不得不放权,任命了许多节度使持旌节军政统管。”

“然而现在国家已经统一,为了长治久安理当军政分离,所以臣请圣人行军政分离之制。”岳山郑重的道。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岳山说的居然是这件事情。

没有人敢随便说话,此事实在太敏感了,一个不好引起误会就惨了。所以目光都转向了李世民,等着他的回答。

李世民也没想到岳山没有提前和自己商议就贸然提出这么大的建议,心中就有几分不喜。

不过此时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还是先想想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吧。

不过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儿,他也要慎重考虑才能做出决定。所以他没有回答岳山的问题,而是问道:“你觉得军政当如何分离?”

岳山回道:“设三司分掌军、政、监察之责,三司互不干涉又互相制约。”

“行政方面有三省六部,监察方面也有监察御史我就不多说了,只说军事方面。”

“在中央另设枢密院,置枢密使,位同宰相。枢密院官吏皆由军人出任,专司掌管军国要使,如军队调动、将领任免、新军训练、行军打仗等皆归其管辖。”

这时李靖插话道:“如此兵部将如何自处?”

岳山道:“兵部主管军需粮草的筹备,新兵募集等。还有军校,将来我们会开设更多的军校,也应当交由兵部统管。”

闻言众人神色微动,想到了岳山的深层打算,这就是分权牵制了。

枢密院掌军,后勤却掌握在文官手里,没有足够的军需物资造反太难。

文官为天子牧民,却无法掌握军权,造反更是痴心妄想。

而且文武官员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很难达成一致共同造反。

李靖点点头道:“我没有问题了。”说完就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枢密院下再设置组织部,专门负责军人升迁……设立总参谋部,由优秀将领充任参谋,专司制定作战计划,为圣人提供参考……”岳山继续介绍道:

“说句大不敬的话,有了总参谋部在,即便后人出了不懂军事的帝王将相,也不怕他们胡乱指挥坏了军国大事。”

这话确实“大不敬”,不过已经没有人在意了,大家都在思考岳山的这个计划。

对这个提议武官是非常开心的,虽然这样做限制了他们的权力,但好处更大,划清了和文官的界线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此以后不用再被文官指手画脚。

文官则都陷入了沉思,思考其中的得失。

过了一会房玄龄起身问道:“敢问岳候,行军打仗是枢密院的事情文官不得过问,那该不该打,打到什么程度由谁说了算?”

众人纷纷点头,这话问到点子上了。

岳山微笑颔首道:“房公问得好,该不该打打到什么程度自然有群臣商议圣人做主,枢密院只是承旨办事而已。”

对这个回答文官很满意,李世民就更满意了:枢密院只是承旨办事,这话他喜欢听。

不过他毕竟不是一般的皇帝,不会轻易做出决定,而是道:“此事事关重大牵扯甚广不可轻易下结论,诸卿回去后仔细斟酌一番,每个人写个折子交给我。”

“喏。”众人起身应道。

会议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李世民稍微说了几句总结的话,布置了离间颉利和突利的任务后就宣布散会。

不过岳山再次被留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