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485 太子的表演(三更,求票)

文唐 485 太子的表演(三更,求票)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485 太子的表演(三更,求票)

“何事?”李世民和颜悦色的道。

因为看出了蝗灾的事情,他对李承乾这个太子愈发的满意,说话的语气也前所未有的好。

李承乾自从当上太子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这样和蔼的父亲了,自然也很兴奋,不过还是保持理智道:

“父亲我和书院的同窗一起走访民间又请教了书院的先生,得到了一些防治蝗灾的法子,想说于您听一听。”

“哦?快快讲来。”李世民喜道。

“第一个办法就是养鸡鸭,书院养有数千只鸡鸭,周围几乎见不到蝗虫连其它小虫子都难以见到,原因就是鸡鸭把这些小虫子都吃了。”李承乾道:

“我问过养鸡的人,他们说鸡鸭吃了小虫子之后不但长得快下蛋也比以往多。所以我以为可以鼓励百姓多样鸡鸭,让鸡鸭吃蝗虫。这样既可以减少蝗虫的数量,百姓们又多了一样财产。”

“此法不错,可以尝试推广。”李世民连连点头道。就连群臣也纷纷颔首表示认可。

这个道理很好懂,只是以往没有人往这方面想而已,现在李承乾一点拨就知道其中的道理。

“第二个方法就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杀蝗虫。”李承乾又道。

“何为昆虫的趋光性?”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这是清水候最新一册格物书籍里的知识,解释了飞蛾扑火的原理。”李承乾侃侃而谈道:

“清水候言飞蛾扑火是因为昆虫具有趋光性,也就是晚上会自动往有光亮的地方聚集,甚至做出扑火的行为。”

“我就想蝗虫应该也属于昆虫,会不会也具有趋光性?于是就和同窗一起试验,夜晚在野外点燃火堆,果不其然,周围的蝗虫纷纷扑进火堆被烧死。”

“等天亮我们再去查看,火堆周围数百米的地方蝗虫的数量明显减少。所以我以为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夜晚点燃篝火引诱蝗虫主动送死。”

“果真如此?”李世民也忍不住动容,看着岳山问道。

岳山在一旁听的惊讶不已,这小孩才十二岁好吧,居然就能活学活用了?这……太妖孽了吧。听到李世民的询问连忙道:

“回圣人,此法可行,也是现阶段捕杀蝗虫效率最高的办法。”

“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李世民质问道。

“这个……”岳山那叫一个尴尬,挠挠头道:“虽然我知道昆虫有趋光性,可……得知要有蝗灾一时心急就没想起来,多亏了太子殿下,否则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哼……自己写的书回头在好好读几遍去吧,免得丢人现眼。”李世民鄙视不已,然后转头对李承乾道:“好,不错不错,能学以致用,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谢父亲夸奖,我愧不敢当,都是清水候教的好。”李承乾好容易才按捺住心中的得意,谦虚的道。

“不要妄自菲薄,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嗯,还有没有?”李世民含笑道。

“还有一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李承乾迟疑的道。

“说来听听。”李世民鼓励道。

“可以采取奖励政策激励百姓捕捉蝗虫,比如一筐蝗虫换一斗粟米。如此一来百姓们就更有动力了,想必对遏制灾害更加有利。”李承乾小心的道。

李世民欣慰的点头道:“我已经给你娘亲说过,让皇商行出面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蝗虫干。”

“原来父亲早就想到了,是我多言了。”李承乾失望的道。

“不,你说的一点都不多,相反你说的很好。明日我就昭告天下,太子怜悯百姓上书以蝗虫换粟米,天下万民皆可至州县衙门以蝗虫换粮。”李世民道。

这就是在替太子扬名赢取民心了。

“啊?谢父亲。”李承乾激动不已的道。

“诸卿以为太子所言如何?”这时李世民又问道。

“太子所言却为良策,臣无异议。”房玄龄道。

“臣也无异议。”宇文士及、杜如晦等人相继表态。

“那好,房爱卿就劳烦你拟旨昭告天下了。”李世民这才道。

“喏。”房玄龄恭敬的道。

“诸卿可还有事?无事就回去了。”李世民又道。

这其实就是一句废话,大家都是来赴宴的谁也没准备上奏谈军国要事,所以问过之后大家都识趣的起身离开。

李世民却单独把岳山叫到一旁,问道:“翠岚你老实告诉我,承乾所说是不是你教他的。”

“我对天发誓,蝗灾的事情一个字都没有和大郎说过。”岳山举起两根手指道。

李世民紧紧盯着他的眼睛,确认他没有说谎之后突然情绪失控,大笑起来:“哈哈……”笑的眼泪都流了下来。

岳山没有当过父亲,体会不到这种情绪,所知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

过了好半晌李世民才恢复过来,拍了拍岳山的肩膀道:“谢谢,谢谢你把我的太子教的这么好。”

“嘿嘿,圣人客气了,他可是我大舅子,把他教好了对我也有好处。”岳山可不敢承这份情,故意破坏气氛道。

“你……”李世民气结:“不识好歹。”

“是是是,我不识好歹,那你还有事吗?没事儿我就先走了。”岳山没心没肺的笑道。

“滚吧。”李世民没好气的挥挥手。

岳山干脆利落的转身就走,可刚走了几步就听李世民道:“等等,刚刚被你一打岔忘了问正事儿。”

“为何要杀郑昀澄?”

岳山转身严肃的道:“圣人觉得一顿蝗虫宴就能让群臣重视蝗灾吗?”

李世民想都没想就摇头道:“不可能。”

“是的,不可能。没有切身之痛他们是不会真正重视这件事情的,所以必须要让他们感到害怕。”岳山道:

“孟子云物伤其类,郑昀澄是五品官员又是荥阳郑氏子弟,身份尊贵。把他杀了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圣人的决心,也能警示天下别有用心的人。”

“而郑昀澄是都水使者,掌管水利的官员而已,杀了他也不会耽误朝廷的公事。既然他主动跳出来当那只鸡,我们成全他又何妨。”

李世民又问道:“可他毕竟是荥阳郑氏的子弟,杀了他恐会引起世家反弹。朝廷马上就要对突厥用兵,此时引起骚乱恐会误了战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