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501 离间计成(三更求票)

文唐 501 离间计成(三更求票)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501 离间计成(三更求票)

“哈哈……诸卿快坐。”李世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心情。

虽然关中蝗灾加旱灾很让人挂心,但最近好事儿一件接一件,他想不开心都难啊。

等众人都坐下后,李世民才道:“边关刚传来消息,颉利命突利讨伐薛延陀、回纥诸部。”

“哦?什么时候的事情?”身为枢密使的李靖马上问道。

“七月初二。”李世民道。

“今天七月十一,也就是九天前的事情,突利是服从还是反叛也就在这两天了。”李靖道:“圣人可下令边关将士做好准备,相机而动。”

“太保守了,我以为应当派遣一统帅前往灵州朔州坐镇,并给予其临机决断之权。”岳山起身道。

“如此一来很可能会掀起战争,现在我关中大灾,库中存粮不足,恐无法支撑一场大仗。”房玄龄起身道。

“粮食的问题不用担心,占城等地还能压榨出百万石稻米,足以支撑一场大仗。”岳山道:

“而且我们已经和占成王达成协议,他们将会临时开垦数百顷良田种植水稻,为我大唐提供粮草。以占城的情况,秋收之际又能为我大唐提供至少两百万石稻米。”

“还有岭南地区,去今两岁共开垦百万亩良田,其中过半只要稍加改造就是上好的水田。在发现蝗灾的时候圣人就已经下旨改造,这会儿稻苗估计已经种下了。”

“所以诸位不用为粮草问题发愁,圣人说关中即便三年颗粒无收也不会使一个百姓挨饿可不是妄语。”

众人皆欣喜不已,这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尽管现在还没有这句诗,但大家心中都是这种感觉。

“就是不知道从那里购买稻米是何价,如此大规模的购买稻米朝廷的钱财是否能支撑的起。”陈叔达谨慎的问道。

“放心,朝廷的钱财足够花销。再说从占城等地买米也没花多少现钱,一件琉璃器就能换几十上百石稻米。这七十万石稻米也不过用了百十件琉璃而已。”

提起这事儿,岳山那叫一个得意,就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占城等地的君主首领以稻米换取琉璃,现在又强迫当地百姓种植水稻,早晚会激起当地民怨。”

“到时候我大唐就以收复秦汉故地为由挥师南下,那这些膏腴之地将是我大唐……”

“咳咳……”见他越说越兴奋,李世民忍不住使劲咳嗽了几声打断他的话。

这种算计他国的事情私下说就好,别拿到明面上来啊,还好的是在场的都是核心重臣,倒不会有什么流言蜚语传出去。

“呃……刚才我们说到哪了?粮食问题是吧,嗯,粮食问题大家不要担心,够用。”岳山那叫一个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其他人都露出莞尔的表情,还是年轻啊。不过倒没有人因此就鄙夷他,说他不应该使用阴谋诡计算计他国这样的话。

一年产三茬稻米的膏腴之地,那就应该是我大唐的。况且那里本来就是我秦汉故地,只是被一群蛮夷给侵占了而已,夺回来那是天经地义。

既然粮食问题解决了,那众人也就不再反对扩大战争规模,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策略。

派李绩和柴绍分别去并州、金河两地坐镇,并相机行事给予突厥重击。

命令确定后李绩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调派万骑出征,李世民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虽然岳山能从南方弄来粮食,但毕竟发生了大灾战争结束的越快越好,万骑这种王牌军队就很有调动的必要了。

而万骑现在的任务是看守仓库抓捕嫌犯等等,完全是大材小用,这种工作随便调一支军队过去就行了。

君臣又顺便聊了一下窝粮案的进展,总共查出百万石亏空,已经牵连三千余人,可以说储备仓上上下下基本没有一个干净的。

这个情况实在太触目惊心,李世民下了死命令,必须严查到底,有一个算一个绝不姑息。

虽然有人觉得这样杀伐过重了,但一想到蝗灾时候朝廷面临的危险情况,要不是有岳山兜底儿差点就崩盘,也改变了注意,是该杀一批人了。

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转移到了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有了充足的粮食,大家都比较乐观。

不过这群人都是开国元勋是有真本领的精英,很快就有人发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

“大多数百姓手里并没有多少现钱,就算粮食只卖斗米五文钱,恐怕他们也负担不起啊。”说话的是萧瑀这位曾经的皇子。

“是啊,百姓都是从地里刨食吃,衣食住用也都是都是用地里产的粮食换取,手中并无现钱。现在关中绝收,百姓很难买得起粮。”房玄龄语气沉重的道。

闻言大家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啊。

“除非……”房玄龄迟疑的道。

“除非什么?”李世民问道。

“除非开仓放粮。”房玄龄道。

开仓放粮?众人再次沉默,说白了就是白白的把粮食送给百姓,一般赈灾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只是关中现在的情况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吗?朝廷的粮食也都是从其他地方买的成本比较高,免费送,财政能支撑的住吗?

决定权再次回到李世民手里,然而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啊。毕竟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岳山告诉他的,从外面买回来的粮食能不能支持他开仓放粮呢?

所以他把视线转向了岳山。

“诸位为何要执着于开仓放粮呢,以工代赈不是更好?”岳山胸有成竹的道。

“以工代赈?何为以工代赈?”房玄龄马上问道。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齐国发生饥荒,而齐王又想修筑宫殿,晏子灵机一动以高价雇佣百姓来修筑宫殿,最终宫殿修好了,百姓也度过了饥荒之年。”

岳山微笑道:“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以工代赈。”

“好,好办法。清水候果然不愧是大宗师,果然博学多识,老夫佩服。现在我大唐关中面临饥荒,理当采用这种方法。”萧瑀盛赞道。

“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这个方法完全可以作为模板,以后在遇到灾害都可以依此例治理。”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见众人都同意了,岳山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