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534 退考

文唐 534 退考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534 退考

“先期报考者一千五百余人,实际到场者只有一千零九人,未参考者十有**都是世家权贵子弟。”翻着手中的名单,豆卢宽有些担心的道。

“怕什么,为国举才本来就要选拔德学兼优者,我们没有私心走到哪都不怕。不管那些世家权贵子弟为何退考,我们就当成是学业不精害怕丢脸不敢和其他士子公平竞争就可以了。”孔颖达不屑的道。

豆卢宽无奈的摇头,孔颖达的新学的核心人物,可他不是啊。

新学派和古学派的争端他是无所谓的,之所以和岳山、孔颖达走的近是因为新学派的很多思想和政策对礼部有利。

尤其是科举考试,他必须要和岳山站在同一阵线。

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把世家权贵得罪死,这不是他豆卢宽的风格。现在这么多世家权贵的子弟退考,肯定会记恨他的。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后悔也晚了,只能和岳山他们一条道走到黑。

再说在官场打滚这么多年,能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该怎么取舍他比谁分的都清楚,这也是他愿意搭档孔颖达的原因之一。

“不过即便如此世家权贵的子弟依然占据所有考生里的半数,寒门士子数量还是太少。”孔颖达又道。

“读书要花钱的,一般人家养不起一个读书人。只有世家权贵此才有家底花费十几二十年培养一个‘闲人’。”豆卢宽道:

“你看这些寒门士子里面,来自棣州的占据十分之一还多。岳候把棣州打造成大唐最富裕的地方,普通百姓之家都能培养读书人,真乃功德无量。”

孔颖达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不只是如此,学政体系也居功至伟。棣州书院众多,府衙出资建设的府学和县学,还在县之下鼓励私人办学。让所有适龄孩童都有书可读有师可教,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如此多的读书人。”

“听说棣州学政司由刺史于克训亲自建设管理,你国子监不是准备在全国三百六十州建立府学吗?怎么不把这种人才要过来?”豆卢宽道。

“我已经和岳候谈过了,明年初就把于克训调入国子监任国子司业。”孔颖达笑道。

学政司体系已经计划了好几年,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实施,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原因是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才。

这几年孔颖达一直在默默的储备相关人才。

国子监下辖有国子六学,朝廷规定每所学院定额学生三百人,教师二十四人。

然而现在国子六学里每一所学院的教师人数都远超朝廷的规定。其中国子学的教室人数超过了规定人数的十余倍,比学生的数量都多。

因为这件事情他没少被人弹劾,只是李世民全部留中不发,完全听之任之。只要你招人进来,朝廷就给名额给发工资。

慢慢的大家也就知道李世民的态度了,就没人在盯着他们。

他招那么多先生的原因是做什么?积累经验储备人才啊,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把书院普及到全天下。

经过几年的培养他手中有了一大批可用的人才,加上棣州培养的人才,总算能展开学政计划了。

当然,把书院普及到天下每一个县短时间内很难完成,但普及到每个府还是没问题的。

按照原计划学政体系第一期建设工程也就在明后两年开始,恰好今年李绩打了一场大胜仗活捉了颉利,就确定在明年。

还是那句话,李世民个人威望攀上新高峰,对军队的掌握也进一步加强,很多以前不能实施的政策都可以列入计划了。

三天的考试很快过去,科举考试也顺利结束,中间没有出现什么突发事件。

随着‘当当当’的鸣金声响起,内外同时打开门锁开启大门,考生们鱼贯而出。

此时贡院门外挤满了人,见到士子们走出来纷纷围了上来。

“二郎,这里在这里……”

“郎君,我在这里……”

“大郎,郎君让我来接你回府……”

“儿呀,走回家……”

不少家在京城或附近的士子被家属接走,剩下一些外地的则自己接班往借住的地方行去。

等学子们都离开贡院大门再次落锁,下次开启要等到七天后张榜之日。

先出来的华世方在门口稍微等了一会儿,等到了邱梨岳和贺斐素两人。

“邱兄贺兄如何?”

“题目都在意料之中。帖经以四书为主,墨义以《教育》题,策论以蝗灾、旱灾为题。我们能猜到别人也能猜到,想出彩很难。”邱梨岳摇摇头道。

“把知道的都写上了,成绩如何就看考官的了。华兄你呢?”贺斐素道。

“我也是把能写的都写上了,但正如邱兄所言,出彩太难了。”华世方也摇头道。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我们又没有夺魁的野心,能上榜就行。”邱梨岳开导道:

“歇息的时候我听监考官闲聊,这次有五百多世家权贵子弟退考,想开我们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真的?”华世方和贺斐素惊喜的道。

虽然每年录取的人数都不是固定的,但谁都知道参与的人越少竞争就越小,更何况退考的大多还都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世家贵族子弟。

往年这些人仗着长辈护持抢走了大多数录取名额,留给普通士子的名额屈指可数。

现在一下子少了五百多个关系户,他们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走走走,我们赶紧回去对对题,估测一下能拿什么成绩。”华世方催促道。

以前觉得希望渺茫,参加科举只是为了搏那一分的运气,所以看的比较开能淡然处之。

现在确定有机会上榜,反而紧张起来。

听到监考官闲聊的不只是邱梨岳,许多人都听到了。所以没多久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五百多权贵子弟退考的消息,一时间朝野哗然。

有人退考数量还不少,这样的情况早就有人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三分之一的人退考。

有人欢喜,有人惊讶,也有人等着看朝廷的笑话。

这么多人退考,简直就是打朝廷的脸啊,皇帝肯定很生气。

然而事情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小朝会上当监察御史把这件事情报揍给李世民听的时候,他一点生气的样子都没有。

只是淡淡的来了句:“和寒门士子公平竞争都不敢,不过一群养尊处优的废物而已,不值得拿到朝堂上来讨论。”

一句话就给这件事情定了性,让世家权贵的反击扑了个空。

非但如此,还相当于是断绝了这些人的仕途。皇帝亲口说他们是养尊处优的废物,以后谁还敢让他们出仕?

朝中不少权贵当场色变,因为退考的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子弟。

天可怜见的,他们让自家子弟退考并不是为了给朝廷找难看。

而是真的学问一般没有把握考上,为了避免丢人才退考的。

反正朝廷也说了,只是科举的时候禁止权贵举荐,又没有说平时不允许权贵荐官。

他们完全可以找其他机会让自家子弟当官。

但现在一切都不能了,皇帝亲口打的“废物”标签,那是真的完蛋了。

他们很慌乱,也有恨。

恨世家不识时务,恨皇帝不讲情面。

然而李世民接下来一句话就把他们所有的恨意都转向了世家。

“所有五品以上官吏及功勋之士,皆可以荫二子为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