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555 国家计划

文唐 555 国家计划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555 国家计划

时间线回退到一个月前。

每年年关各封疆大吏和将军及执行特殊任务的官员都要回京述职,并参加一年一度的新年大朝会,今年也不例外。

年底还要对过去的一年做一次总结,还要对明年想要做的一些大事情进行规划……总之大家都很忙。

与往年不同的是,以前岳山没有实际职务这些事情都和他没关系,可以在家窝着坐看别人忙成狗。

今年不同了,随着地位的提升很多事情他想不参加都不行。没有实际职务他不用参与总结工作,但也正因为如此,明年的规划工作他成了主持人之一。

没办法,谁让他‘目光最长远’有最清闲呢。

所以他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和别人一样忙成了狗。每天几乎都是从早忙到晚,连回家睡觉都成了奢望。

然后他就对这个世界慢到令人发指的办事速度忍无可忍,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前制定来年的规划并不是专业人才来做的,而是又朝中大臣商量着来。谁想到什么建议就提出来,大家一起商议。

除了修筑驰道、修河道、修长城这种每年都要进行的大工程之外,别的项目只能说……一切看运气。

运气好,部分规划做的恰好具有针对性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运气不好一大半的计划自动放弃。

所以总体上来说古代朝廷大多数时候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前瞻性的规划也不是没有,只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缺少专业性长远性的规划。

李世民是个有雄心的君主,又有一群能臣辅佐,每年的规划都像模像样。然而依然无法改变靠运气的本质……

岳山有个优点,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朝中大臣治理天下是一把好手,但制定长期规划肯定不如专业人才。

于是就从各行各业抽调了专家,又从回京述职的官员中抽出了一部分对地方了解比较清楚的官员,组成了全新的规划制定小组。

又根据参与人员不同的职业把所有人分成了数十个小组。

然后岳山就给他们下了一个命令,将各自专业所面临的难题全部罗列出现。

以前从国家层面制定未来规划那都是皇帝和宰辅的事情,那轮得到他们这些普通官员和百姓操心。

这次居然能参与进来,所有人都非常的激动,光宗耀祖啊,工作起来那叫百分之一百万的努力。连年都没有回家过,就在衙门和同僚草草对付了一下。

与之相反的,岳山反而清闲了下来。每天只要去工作的地方转悠一下表示自己不是尸位素餐,然后要么坐在办公室喝茶就是找个借口回家休息。

不过他宁愿在办公室喝茶,因为回家也闲不下来。没办法,来拜访的人实在太多了,躲无可躲。

所以除非有重要人物拜访,他一般都会躲在办公室。

有几个人他是必须要见的,刘仁轨、田学臣、于克训、宁纯等等。

首先来拜访的是于克训,不过他是被抽调入京担任国子司业兼学政司学政司业的,国子监和学政司的次官仅次于孔颖达,从四品。

说一步登天有点夸张,但从下州刺史一跃成为京官,对于寒门出身的于克训来说也不啻于上青天了。

所以对于岳山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回京后第一件事不是去吏部报道,而是来拜访岳山。

岳山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见他啊。

“哈哈……岳候,别来无恙。”于克训高兴的道。

“有恙,有大恙,最近忙的我都想辞官了。”见到熟人,岳山也很高兴,开玩笑道:“倒是于兄春光满面,想来是好事临门啊,恭喜恭喜。”

于克训失笑道:“岳候的忙是天下多少人求之而不可得的啊。我这点好事儿和你比起来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你羡慕是吧?那好,你也来吧,单独带领一个小组。”岳山赶紧道。

“啊?这……”于克训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真的,但对于加入规划制定小组他还是很意动的。

毕竟能直接参与到国家规划中来,对于他这个普通官员来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也是资历的一种。

“我没开玩笑。”岳山正色道:“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建设在未来五年十年内都是国朝头等大事,必须要慎之又慎。这个规划必须要做好,还要做的长远。”

“本来我想让孔学士亲自带队的,可惜他要忙的事情太多顾不上。你是国子学政司业,在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岳候器重。”于克训感激的道。

“咱们自己人,没必要那么见外。”岳山挥挥手道:“你应该知道朝廷调你入京的目的,来给我说说你的想法和计划。”

两人畅谈了一天交流了看法,之后于克训正式入职加入规划小组带队制定学政和科举长远规划。

……

第二个来拜访的是刘仁轨,作为实权将领他要注意的问题就多了,比如入京第一件事必须先去的枢密院报道,否则就是谋反罪。

枪杆子向来是最敏感的东西,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去枢密院报道,预约述职时间得到回复后他才去岳山府上拜访。

听完他一年来的成绩,岳山非常满意。

“不错,你做的比我想的还要好。你申请把棣州海军扩建为四个折冲府的折子圣人已经批复同意了,希望你不要辜负了他的期望。”

“谢圣人恩典,谢老师帮助,我必不负你们的期望。”刘仁轨高兴的道。

“在新马岛驻扎一个折冲府的请求也批复了,你有人选了吗?”

“蔡阳,是个海军将领的苗子,我有意提拔他为折冲都尉。还有王大虎,加以锻炼也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我有意让他们二人搭档驻扎新马岛。”

“嗯,扶桑不会坐视我们占领新马岛,双方必有一战。你觉得他们能定得住吗?”岳山问道。

至于王大虎是个人才这件事情他毫不怀疑,不是人才怎么当海盗大头领。

“我相信一定可以的,蔡阳狡诈如狐,王大虎用计阴险如毒蛇,面对扶桑人就算打不赢也不会吃亏。”刘仁轨肯定的道。

“你有信心就好。”岳山点头道。

“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有三点至关重要。第一打探北方海域尤其是通往高句丽、扶余、百济的海道和适合停靠战船的港口。”

“并且制定出最优进军路线,一旦局势有变能以最快的速度从海上给对方致命打击。”

“第二继续研究新式海船,你能想到把床弩安置在船上是个不错的想法,但还不够。我会问圣人申请几座神威大炮给你,想办法把大炮装在船上。”

刘仁轨激动的道:“谢老师,我一定研究出专用炮船的。”

岳山警告道:“你能不能研究出炮船无所谓,但火炮的重要性你比谁都清楚,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真出了事儿,我也保不了你。”

闻言刘仁轨也冷静下来,保证道:“老师放心,炮在人在,炮亡人亡。”

“你心里有数就行。第三件事情是新马岛那边必须要尽快让从朝廷见到利益。”岳山继续说道:

“原本开发新马岛是为了养马,现在我们和突厥攻守易势,可以从草原获得马匹。新马岛就成了鸡肋,朝中不少人已经改变了注意,连圣人都有些犹豫了。”

“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就算我一力坚持恐怕也没有办法在维持对此地的占领和开发。”

“朝中诸公居然如此短视?”刘仁轨气道。

“不是他们短视,是天朝上国从来就不重视海洋。再说现在岭南和北方草原、西域都在等着开发,相比起来远在大洋之外的新马岛就不值一提了。”岳山解释道: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改变大家对海洋的认识,让他们知道海洋上也拥有巨大的利益。只有让他们看到了利益,才愿意投入资源去开发。”

“还请老师指点。”刘仁轨对这些并不是很懂,但他知道自己老师既然说了肯定已经有了想法,自己赶紧请教就是了。

岳山道:“首先还是养马,虽然大唐已经不缺马了,但没有人会嫌弃良马多。尽快把马养出来,就没人敢多说什么。”

“第二是渔业,新马岛周围渔业资源丰富尤其盛产鲸鱼……关键是鱼油。一头鲸鱼熬炼出来的鱼油就能制作几百万块香皂还能制作最上等的蜡烛……这都是钱。”

“第三新马岛上有金银矿,让人去寻找矿脉冶炼金银。在没有比成堆的金银更能动人心的了。”

“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岳山拿出一张世界地图,指着其中一个小点道:“这里叫佐渡岛,是扶桑用来流放贵族犯人的地方。”

“这座岛拥有储量庞大的金银矿,而且非常容易开采,每年能开采金银十万斤之多。想办法获得这里的统治权,开采金银。”

“十万斤金银?”刘仁轨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这可是十万斤,不是十万枚金银币。即便是十万枚金银币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笔无法想象的财富了,他实在不敢想十万斤金银是什么概念。

“对,只要你能找到这里的金银矿让朝中大臣见到利益,不用我们推动,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开发海洋。”岳山道。

“有没有信心?”

“我就算豁出命去也要拿到这里。”刘仁轨握紧拳头,郑重的道。

“佐渡岛的事情可以缓缓图之,先把新马岛经营好。”岳山提醒道。

“老师放心,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明白。”刘仁轨回道。

……

规划小组经过近二十天努力罗列除了数万条需要解决的问题,岳山又把各个小组的精英抽调到一起组成了审核团。

逐条逐条的进行分析,把一些没有营养的、重复的、没有必要处理、没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处理的等问题剔除。

即便是精剪之后还剩下三千多条个问题。

他又让人把这些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完成的时间长短等等进行了分类。

最后把这些问题提交给了李世民,而且他提交的是两份。

一份是没有精剪过的几万条问题,一份是精剪过的。

“我大唐居然有如此多的不足之处?”李世民简直惊呆了,差点以为岳山在整他。

“这还是少的,我只是从长安周边地区抽调了部分专业人员。要是从全国各地抽调人才,问题会更多。”岳山肯定的道:

“但圣人也不要沮丧,这里面大多数问题历朝历代都有,并非我大唐特有的。否则也就不会有改朝换代存在了。”

李世民神色稍霁,只要不是自己的问题就行,但看着那份厚的吓人的资料他不禁头疼起来:“这么多的问题要解决到几时啊。”

“大多数问题其实都不算是问题,就算不解决也没事儿,但解决了必然会让百姓更加富足国家更加的强盛。”岳山解释道:

“还有些问题是潜伏的问题,眼下新朝刚刚建立二十载并不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几十上百年后才会爆发。我们有的是时间解决。”

“只有一部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所以如果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制定长远计划,其实并不难。”

“不难?你说的轻巧,不难你来解决。”李世民不满的瞪了他一眼道。

“额……不是有宰辅在吗,要他们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岳山赶紧往别人身上甩锅。

“呵……你还要不要脸,这话要是让宰辅们听到了,信不信他们堵你的门。”李世民嘲讽道。

“都是为国朝效力吗。能者多劳,能者多劳。”岳山讪笑道。

玩笑过后,李世民正色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朝廷确实需要一份长期的规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问题确实很多。”

“关键是各地主官三到五年更换一次,能真正任职满两届六到十年的少之又少。每一个官员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升迁,都想尽快做出政绩。”岳山道:

“所以大多数官员都不愿意为本地做长远规划,不顾后果只看眼前利益,我们必须要从国家层面上制定长远计划。”

“就算官员调任,下一任官员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捞政绩的时候,也要兼顾国家的长远规划。只有如此,才能减少因人废事朝令夕改,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