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433 底线

文唐 433 底线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433 底线

“大理寺有十七个官吏是从咱们书院出来的?我怎么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岳山一脸懵逼,大理寺总共才多少有品级的官员,书院就占了十七个,还是至少……啥时候书院这么厉害了。

“呵呵……”王绩一脸得意的道:“大理寺还不算什么,提刑司体系过半之人都是书院出来的。”

“怎么可能,书院才创立几年,不可能培养出这么多学生。”岳山不信的道。

“这还要得益于你创建的提刑司体系啊。”王绩笑道:“司法权完全独立,司法官必须要精通律法,可天下哪有那么多懂律法之人。”

“我们书院法学院就设立了短期培训班,以半年为一期,专门培养司法官。”

“半年能学到什么东西?你们别误人子弟祸国殃民。”岳山皱眉道。

“放心,我们邀请了最著名的法学家,把民间常见的案例挑选出来作为范例编写进教材。短期班的学子主要学习这些案例,等他们上任了就可以凭此判决大部分案件。”王绩认真的道:

“遇到复杂的疑难案件可以向书院求助,我们会组织专家进行讨论给出最恰当的判决。”

岳山松了口气,不是瞎搞就行。

“你们是如何把这些学子送进提刑司体系的?”

“你忘了,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可是法学院的副院正。一开始也不是我们把学子送进提刑司,而是提刑司把官员送进书院参加培训。”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么多司法官在书院参加过培训,我们想把法学院的学子送进提刑司就很容易了。”

岳山心下了然,这就叫派系。

独尊儒术几百年,虽然法家依然存在,但真正的法家传人并不多。岳山创立提刑司割裂司法权,却没有那么多专门的司法官可用。

这就是一个漏洞。

正常情况下会让一些懂法的儒家读书人暂时充任司法官,朝廷在慢慢培养专门的司法人员。

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一二十年,才能真正把司法体系完善起来。

渭水书院就钻了这个漏洞。

原因很简单,在创立渭水书院的时候岳山就首开分科制度,设立了儒学院、道学院、法学院等专业,聚拢了一大批各家传人。

提刑司创立之后,朝廷急需专门的机构培训司法官。然而纵观全国,就只有渭水书院的法学院有这个条件。

法家和渭水书院抓住机会获得了司法官的培训权,然后就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你是书院的院长,严格来说这些司法官都算是你的学生。虽然不一定就和你一条心,但终归是有一份香火情在里面。你在朝廷也不是孤家寡人了。”王绩笑道:“不用感谢我,这是身为朋友应该做的。”

岳山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感谢你?不骂你已经是给你面子了,还感谢你。

不用说他也知道,能如此顺利的获得司法官的培训权,王绩等人肯定打了他的旗号。

否则你以为朝廷是傻子,会让书院白捡这么大一便宜?

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提前和我商量,还有没有把我当成院长。

岳山也只是心中郁闷,其实怪不了王绩等人。

他这个院长越来越名不副实了,以前还时不时的去书院转转,后来工作忙半个月都不一定去一次。

真正管理书院的是王绩这个院正,他这么做也确实是为了书院好,岳山也没资格怪他。

再说他也是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更是没立场怪人家。

想到这里他无奈的叹口气,道:“这次弹劾王真是怎么回事儿?生怕别人不知道朝廷有个学院派吗?”

“我也没想到这些学子会这么激进。”王绩苦笑道:“以前朝廷的司法情况你是知道的,人治远远大于法治,上官的意思比律法更有用。”

岳山点点头,几百年来一直如此,大家都习惯了。

“可是书院教给学子们的是律法必须保持独立性,要公平公正。尤其是你送给他们的十六字方针,更是被当成法学派的最基本操守和铁律。”

十六字方针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据说已经被法家当做圭臬遵守。

“抱着这种思想的学子进入官场自然格格不入。地方提刑司还好,他们能自己做主审判案件,还不显得突兀。”

“可是大理寺就不一样了,上面的婆婆太多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另类,如此一来矛盾丛生。”

“前段时间吏部考功司考功令池登崧的儿子私买良家为奴被人告发,王真就把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

“如果池家把那个良家还回去事情就完了,可池登崧那个儿子咽不下这口气,又偷偷派人把那个良家给掳走,最后害的那个良家投井而亡。这下彻底激怒了书院出身的那些官员。”

“在寺丞饶皋素的带领下十七名官员联名弹劾弹劾王真贪赃枉法私放囚犯,又告池登崧教子不严草菅人命。”

听到这里岳山的脸色变得严厉起来。

“朝廷如何处置这件事的?”

“没有任何处置,还斥责饶皋素等人潜心任事,勿扰惹是生非。”

这哪是没有处置,已经相当于结案了。

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岳山并不觉得意外,

古代只有士族权贵才算人,百姓那就是两条腿儿的牲口。权贵私买奴仆怎么了?我还私下杀奴呢。

法律规定私买人口属于犯罪,但法律是给普通人制定的,关我权贵什么事情。

前面已经说过,人贩子拐来的人口都卖给了谁?大多数都进了权贵富豪人家的门。所以遇到这种事情最多就是勒令权贵把人还回去就结案了。

王真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官场规则。

至于后来池家又把人抢回去,害的那个良家投井自尽也不算什么事儿。不就是死一个人草民吗,算得了啥。

没有人愿意因此得罪一个吏部考功司的考功令——这可是实权派,掌握考察天下官吏的大权。

甚至李世民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儿,考功令是他信重的臣子,他不会为了一个草民责备自己的重臣。

饶皋素十七人联名弹劾王真和池登崧,估计在他看来就是没事儿找事儿。要不是还要顾及一点面子,可能直接就把饶皋素他们给踢出朝堂了。

但对于饶皋素等人来说这种处理方式和直接被发配边疆没有什么区别了。

弹劾上官,以后他们不用在大理寺混了。王真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他们给弄到最偏远最恶劣的地方任职。

想到这里岳山肺都快气炸了,别人可以枉顾人命,他不行。

来自于后世的他对人贩子深恶痛绝。

前世法律只对人贩子做出惩罚,对买家的没有惩罚,他就曾经在网上请愿凡是人贩子一律枪毙,买家也要入刑。

后来买家也确实入刑了,只是可惜人贩子死刑的请愿一直没有成功。

穿越后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出妥协了,只抓人贩子,买家老老实实把人交出来就可以了。

但现在池家居然把人给逼死了,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通知饶皋素,我会参加明天的朝会。”

……

第二天恰好是三月初五,中朝会,京中有品级的官员都要来参加。天还未亮永安宫(大明宫)门口就站满了人,粗略估计不少千五百人。

即便有这么多人,岳山的到来依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要是能攀上关系的,无不上前来打招呼。

但有些人却露出了不解的神色,比如诸位宰辅,比如吏部的官员,原因很简单,岳山没有销假啊。

古代请假也是有固定程序的,不是说走就能走。

短期假期有主官的批复就可以了,长期假期必须要到吏部报备,比如丁忧之类的。

像岳山这种一个多月的婚假,自然也要和吏部报备。

请假要报备,假期结束来上班也要销假才行,不销假就无法行使属于你的权力。

岳山没有销假就跑来上朝不符合程序啊,虽然他身份特殊没人敢说什么,但心下难免会嘀咕。

而有些聪明的人已经预感到今天要有大事发生了。

当见到饶皋素等十七人上前和岳山见礼攀谈的时候,再愚钝的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准备上前和岳山打招呼的王真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僵住了,池登崧也不例外。

房玄龄、长孙无忌、杨师道等人也陷入了思考。

岳山此举有何意图。

他们并不认为岳山真的会为一个‘草民’硬刚王真和……高士廉。

很奇怪为什么会牵扯到高士廉?

很简单,高士廉是吏部尚书,池登崧就是他的人。打狗也要看主人,动池登崧就是挑衅他。

那么岳山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入主大理寺。

这个答案瞬间就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岳山已经不甘于寂寞想调到台前来了,而大理寺就是他的目的。

至于为什么选择对大理寺对王真出手。

王真背后没有别的大佬支持,他能成为大理寺卿靠的山东士族王家的支持,而众所周知皇帝最近几年一直在打击削弱山东贵族的力量。

拿掉王真皇帝乐于见成,也不会招惹到别的权贵。

而且提刑司和六扇门都归大理寺管辖,岳山本人是六扇门督帅,提刑司过半的司法官都有渭水书院的背景。

把大理寺握在手中对他来说是最划算的。

而饶皋素等人弹劾王真就是第一步,这么一来所有的问题都解释的通了。

自认为想通一切的众人顿时放下心来,岳山想要大理寺就给他,反正那里不是我的势力范围。

岳山早晚都要站到台前来这是大家的共识,就看将来他对哪方面感兴趣。与其等他来分自己权,还不如让他掌握大理寺,皆大欢喜。

但有人心情却愈发沉重,一个是长孙无忌,一个是高士廉。

弹劾王真的由头是什么?池登崧之子私买奴仆逼死良家,想要处理王真必须先给池登崧之子定罪。

池登崧是高士廉的人,他能放任不管吗?他要不管以后还有谁愿意跟他混?

想到这里高士廉对岳山也充满愤怒,咱们都是外戚,你想要大理寺就和我说,我肯定会帮忙的。

可是现在你不和我打招呼就拿我的心腹开刀,有没有把我这个舅姥爷放在眼里?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高士廉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长孙无忌的担忧则是,他们都属于外戚,搞内讧只会便宜了外人啊。

对岳山他心中也有气儿,有什么事儿你不能商量着来吗?搞这一出是什么意思?

只有岳山和饶皋素等人还懵懂的以为这就是一件简单的案子,商量着等会如何弹劾王真和池登崧。

然而事情的结果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朝堂之上,当岳山站出来弹劾王真和池登崧的时候,吏部侍郎周墀站出来说你还没有找吏部销假没有资格参与朝堂议事。

更让岳山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居然认同了他的说法,让他继续回家度蜜月。

岳山先是愤怒,不过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他没有再试图争执什么,而是走到池登崧面前,看着他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底线,我一直说你可以贪、可以横行霸道,但请给最底层的人活下去的机会。”

“现在你触碰到了我的底线,从今天开始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说完他没有在理会面如死灰的池登崧,来到吏部侍郎周墀的面前,严厉的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保池登崧,但你激怒了我。”

“我会让人把你的老底儿一点一点查清楚,希望你是个清廉如水没有做过任何违法乱纪之事的人。”

说完他扭头离开了宣政殿,留下瞠目结舌的群臣。

离开宣政殿被外面的冷风一吹,岳山清醒过来。想起刚才的行为他忍不住苦笑摇头。

太幼稚了。

不过他并不后悔,他允许官员贪污捞钱享受特权,但请给穷人一条活路。这就是他的底线,也是他所坚持的追求和目标,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他不会向任何人妥协。

回头看了一眼宣政殿,他扭头准备离开皇宫。

但刚走到一半,就见任封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岳候留步,娘娘有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