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715 无题

文唐 715 无题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715 无题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圣贤祠的建立以及部分名单的更不顿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世家知道这肯定又是朝廷朝他们捅来的一把刀子,可丝毫都没有办法。只能对朝廷罗列出来的名单提出质疑。

远古时期的人族大贤他们不敢有意见,黄帝、老子、孔子他们更不敢有意见。

他们有意见的是兵家和法家凭什么封圣?墨家的墨子、农家的许行和医家的扁鹊凭什么封圣?张衡、贾思勰这些人凭什么封子?

这些反对声响起之后,兵家最先做出了反应,他们以拉练的名义带着大军出门溜达了一圈。然后是提刑司的官员,隔三差五以拜访的名义去那些反对的人家里串串门……

然后,李悝和孙武封圣的事情就这么确定了,再也没人反对。

那些人就开始就这墨子、许行、扁鹊、张衡、贾思勰等人不放。

张衡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天家,他的浑天说绝对是超越时代的论著,然而国人对这方面的不重视让他的理论被埋没了。

他能被封子也是岳山提议的,而且这个提议基本没有招到什么反对——大家不重视他的学问,可人人都迷信啊,天信是挂钩的没人愿意得罪一个大天家。

别以为研究天的人少就觉得他们好欺负。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比如那些跳出来指责张衡不配封子的人,于是他们就遭到了报复。

一些不知道从哪来的人在他们居住地附近编造一些打油诗顺口溜,诗的内容类似于杨花落李树开之类的。

还有很多人家的孩子被突然出现的算命先生算出贵不可言的命格……

那些人顿时就吓尿了,赶紧改口说张衡对天贡献很大,足以封子,这事儿才算消停下去。

但这还不算完,很快那些人发现自己家人生病居然找不到医生医治。一听说是他们家的病人,所有医生马上就宣称自己也生病了不方便给人治病。

原本的历史上医生地位很低,内部又不成体系都是各干各的,自然不敢这么和世家权贵对着干。

现在不同了,医学院建立培养出了一大批医生,长孙无垢大力推广医疗体系建设,几乎每个道观寺庙都是一个大号的医馆。

虽然这些医生很多都披着和尚道士的身份,可也不妨碍他们以郎中自居啊。

而且这些医生基本都是医学院培育出来了,有着统一的管理机构。人最怕抱团,众所周知团结就是力量,医生队伍就是如此。

虽然平时大家相互之间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可现在这件事情关系到行业地位,也关系到每个郎中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自然不能忍。

大家一合计,那些人自然就找不到医生看病了。而且他们也不怕那些世家权贵找麻烦,我们上面也有人,看谁闹得过谁。

然后反对扁鹊封圣的声音也消失了。

虽然墨家已经消亡墨子没有信徒支持,农家力量也不成体系,但接二连三被打脸的反对派们也没有脸在跳出来反对了。

想想都知道,既然朝廷给这些人封圣封子,肯定会支持他们的。等朝廷把手里的牌打出来,又是一波打脸。

所以也别闹了,老老实实接受这个现实吧。与其反对这份名单,还不如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把自家的祖先或者自家学问的创始人给抬进圣贤祠。

古学派的家族长辈或者学派先贤基本都不在名单之内,原因大家都懂,朝廷就是拿这件事情割他们的肉。

不付出足够的代价,别想让自家的先贤进圣贤祠享受天下香火。

岳山也没少写文章和那些人打嘴仗,渭水学报是自家的,有这个利器在他觉得自己一个人能喷一万个。让他有点找回了前世网上当键盘侠的感觉。

除了这些他还时不时的去格物院查看马聪的硫酸制取工作。

知道了硫酸制取方法的马聪一刻都不耽误,日夜不停的焚烧那些黄铁矿石,整个人都被火烤红了。

本来岳山还想和他商量一下蒸汽机的研究工作,现在看来还是要等等,或者另外组建一班人马研究。不过眼下这事儿还不急,等硫酸造出来再说。

除了这些事情,工作上岳山也没闲着,这么大的改革他不可能闲的下来,除了本职工作还要去宫里帮李世民出谋划策。

还好的是他的实际职务就只有六扇门督帅,事务比较少。和其他类的像头牛一样的宰辅重臣,算是比较清闲的了。

不过他也不准备继续执掌六扇门了,这个职务本身就是给他当跳板用的。再加上这是个前所未有的新部门,别人都不了解它的职能,职能岳山亲自掌舵。

一个新的部门可不是招几个人建个衙门就完事儿了,必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还要被其他官吏接受。

打个比方,地方衙门不认可你,你去办案人家理都不理你。怎么办?县官不如现管,每个地方主管一个土皇帝,在人家的地盘你还真没办法。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足够发言权的上司来震慑住那些地方官,让他们不敢阳奉阴违。

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多打几次交道大家自然也就认可六扇门存在了,到这个时候有没有岳山威慑都一样。

而且岳山也抓住了‘全国打拐’和‘人口普查’这两件大事带来的机遇,用最快的速度让朝野认清了六扇门的作用。

就是针对跨区域案件的。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六扇门差不多已经找准了自己在这套行政体系中的位置,就差最后的嵌入了。

但有岳山在它就无法真正的嵌入行政体系。原因很简单,除了三省宰辅谁敢指挥岳山干活?有个这样的下属那真是上辈子倒了血霉。

所以事实上六扇门现在是半独立于现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只隶属岳山一个人管辖,别的部门都无权过问。

要知道六扇门也是暴力机关,半军事化机构,掌握在一个人手里是很危险的事情。

以前属于建设阶段大家都不吭气,现在体系运转正常了,你在霸着不走。不但捞不着功劳,还会被人忌惮。

所以岳山也是时候挪挪窝把六扇门交给朝廷。

但在挪窝前还有几项工作要做,比如定品。确定六扇门属于哪一级别的机构,给所有人员定品等等。

这些事情他早就有所思考,也和李世民、其他宰辅做过沟通,已经有了完整的方案,现在就是把方案写成奏折拿到朝堂上走走过场罢了。

……

早晨,岳山略显慌张的走出家门,刚刚翻身上马就听到李丽质温柔的声音:“哥哥,晚上我亲自下厨做你最喜欢吃的大盘鸡,早点回来呦。”

岳山咽了口唾沫,在她含情脉脉的目光下,那句“我有事儿不回来了”这句话最终还是未能出口。

一路疾驰到达永安宫门口的时候宫门还没有打开,岳山把马匹交给徐山鹰,自己穿过人群来到宫门口,在这里见到了诸位宰辅重臣。

互相见过礼之后岳山找到长孙无忌,两人来到一旁窃窃私语不知道聊些什么。

一开始双方态度还很和善,越聊越激动,好像要打起来的样子。不少人在暗中看笑话,最好打起来,早就看你们不爽了。

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两人并没有打起来,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后来还有所有笑看起来似乎达成了什么协议。

好家伙,这不会是又要搞什么大动作了吧?许多人开始担忧起来。没办法,朝廷的革新接连不断让人目不暇接。

每一项革新看起来都不痛不痒不影响朝堂的格局,然而等实施起来才发现,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这些革新正从细微处改变大唐。

这些改变让很多人觉得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抛在后面再也追不上来,他们想反对。

尤其是那些被砍了一刀又一刀的世家,早就躁动不安了。

但李世民的个人威望已经达到了巅峰,尤其是对军队的掌控度非常之高。结束东突厥战事之后朝廷各支大军都调回国内休整。

说是休整,实际上大家都懂,就是防止有人作乱。二十多万铁骑和数十万步兵弹压住了所有人,让他们不敢妄动只能接受改革。

如果李世民穷兵黩武压榨百姓,搞的民不聊生他们或许还有办法。

可事实上百姓们的生活一日好过一日,朝廷还各种减免赋税减轻百姓们的负担,去年更是直接免除了天下十年的人头税。

虽然大唐建立以来一直没怎么收过人头税,但名义上还是有的。现在直接免除意义就不一样了,又收买了一波人心。

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就算想效仿前隋时期鼓动天下人造反,也变得不现实起来。

尤其是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的建立,让寒门士子有了和世家子弟同样的起点和出仕机会。

寒门士子已经成为大唐朝廷最坚定的拥趸,有他们在,世家再也不能和以前那样靠着在地方的威望蛊惑民心了。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守旧派和世家也只能被迫接受革新,为了不被时代抛弃,他们不得不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有人或许会说,唐朝世家辣么厉害,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任人宰割的牛羊了。

前文已经说过,文化士族的厉害在于软实力,如果遇到敢掀桌子的强权他们什么都不是。

朱温把以五姓七望为代表的世家之人全部沉了黄河,一波把他们杀的差点宗祠断绝,也没见他们掀起什么浪花。

比起朱温,李世民强了无数倍手中的底牌也更多,真狠下心来他们除了伸着脖子挨砍没有别的办法。

至于隋末战乱……搞清楚一点,隋末战乱更多的是关陇军事集团内斗,独孤家、李家等等军方权贵造反。山东文化士族最多也就是背后煽风点火,连主力都算不上。

到了现在,面对被岳山改造过的大唐,文化士族非但在硬实力上被秒成渣,文化实力上的优势也越来越小。

他们要么等死,要么主动把自己融入到新时代中来,没有别的办法。

宫门很快打开,众人列队进入宣政殿。

岳山没有着急说话,而是先等其他人汇报工作。

先是政事堂汇报了几项比较重要的计划,这些是早就商量好的事情,只是走个过场顺便通知一下朝堂上的诸位。

政事堂的事情结束,马上就有几位官吏站出来上奏,说圣贤祠名单不全有许多遗漏,所以他们推举了好几位先贤希望能列入其中。

听名字就知道全是古学派推崇的先贤,单纯按成就来说这些人确实能进入圣贤祠,但谁让他们的后人或者传承人和朝廷对着干呢,只能暂时委屈一下他们了。

大家都知道这份名单就是一个试探。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或者直白点说是看看朝廷的胃口,准备割他们多少肉。

对这份名单李世民不知可否,随便找了个会让人去考核之类的借口就打发了……讨价还价这种事情不能拿到朝堂上来说啊。

那几个上奏的人果然也没有在说什么,显然心里也明白这一点。

之后军方一系的李绩站出来汇报了一件事情:“圣人,胶东王从范阳发来公文,言治水河已经拓宽完工,海船可直接从海上到达幽州。”

李世民高兴的道:“好好好,有了海运优势,幽州开发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治水河就是后世的永定河,此时它的水流量还非常巨大,河道拓宽之后足以行驶大船。

所谓幽州开发什么的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军需物资甚至军队都可以用船直接运到幽州前线去。到时候讨伐高句丽就没有那么大的后勤压力了。

李绩却没有那么高兴,面容严肃的道:“然治水河四季水流量差距甚大,丰水期常常决堤为祸当地,枯水期水位降低恐无法行使大船。”

李世民眉头皱了起来,如此的话那朝廷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拓宽治水河的作用就很不值了。

关键是战略目的无法达成,这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

他不甘心的问道:“有什么补救的方法?”

李绩正想摇头说没有的时候,岳山心中一动,站出来道:“我倒是有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