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717 修水坝带来的好处

文唐 717 修水坝带来的好处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717 修水坝带来的好处

“真的要休息一年?”李世民问道。

“真的。”岳山肯定的道:“今年朝廷的主要策略以休整和内部革新为主基调,我在不在都一样。”

“而且事实上我也不适合负责具体的事情,一是没那个兴趣,二是很多事情太较真,还是背后出谋划策最适合。”

李世民道:“我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让你去内阁当大学士。”

岳山道:“我现在才二十多岁,总不能当一辈子的内阁大学士吧?再说,内阁权责越来越重,真当了这个大学士就没功夫做别的了。”

李世民道:“还有什么事情比朝廷大事重要?”

岳山笑道:“对我来说很多,比如回家陪老婆。太子妃产子,水儿有喜,丽质早就不乐意了。今年她又恰好及笄……你懂的,我要陪她一整年,等她顺利生下孩子才行。”

好吧,这个理由很强大,李世民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只能道:“还有什么理由?”

岳山道:“格物学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物质变化之学的大门即将打开,这门学问比较危险,我要亲自盯着才行。”

李世民疑惑的道:“物质变换之学?你不是说这东西需要什么酸碱才行吗,难道你们研究出来了?”

岳山所有的著作他都看过,自然知道所谓的物质变化之学是什么,没有和土包子一样大惊小怪。

“三酸两碱中的硫酸已经被研究出来,现在正在加紧制作。”岳山道。

“这种东西一定要看好,不要流失出去。”李世民叮嘱道。

“嗯,我会让他们盯好的。硫酸腐蚀性极强只有玻璃瓶才能长时间保存,其它容器很快就会被腐蚀***较好管理。”岳山解释道。

“你知道轻重就行。”李世民点点头道。

“还有就是蒸汽机,橡胶树已经找到了,也是时候开始研究了。我准备亲自负责带人研究,希望能在一年内研究出样机。”岳山道。

“行吧,休息一年也好。明年征伐高句丽的时候你在复出,直接随我出征。”见他确实是慎重考虑的结果,李世民就同意了他休息的请求。

“说起征伐高句丽……我们来说一下范阳治水河水坝的事情吧,圣人你这里有幽州的详细地图吧?”岳山道。

“有。”李世民一挥手赵蒙马上去里面取出一副地图展开。

岳山看着面前的地图,和前世首都的地形图做对比,海岸线有差异,但总体模样都差不多,他也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目标。

“你看这里。”他指着地图一处道:“这里是治水河上游的一处峡谷,我们可以就着这个峡谷修筑一道大坝,把峡谷变成一座湖泊……”

他说的峡谷其实就是前世的永定河峡谷,也叫官厅山峡,立国之初太祖为了解决永定河水患问题在这里修建官厅山水库。

建国初的时候国家一穷二白,没有什么机械,修筑这座水坝全靠百姓肩挑背扛花了三年时间才修好。

所以以大唐的国力修筑这个水坝也不是不可能,最多就是花的时间多一些。

李世民用手在地图上丈量了一下说道:“工程量很大呀。”

“工程量确实很大,预估五年才能修筑好。为了防止决堤,后续还要修筑拦水坝,总体下来十年能修好就算不错了,但这个工程值得去做。”岳山手指下划,在前世首都那一带画了一个圈道:

“一旦大坝修成,下游方圆数百里就能变成沃野,养活百万生民……”

“如此一来幽州荒凉之地就可以变成繁华城镇,我大唐北方战线可以再次往北拓展千里……”

“而幽州北方恰好是连绵的燕山山脉,是天然的城墙。这里……是燕山脚下濒临渤海,依山傍海最适合修筑关城。”

“前隋在此修筑了渝关,我们可以继续扩建,使之成为北方的第一道门户阻挡来自东北方向的敌人……”

“有此天险在手,整个燕云十六州都将成为我大唐的腹地,可以放心的移民开发……”

“而一旦燕云十六州被开发,整个北方战线的军用物资就可以就地征取,不需要再从南方调集,能节省无数钱粮。”

岳山也是越说越兴奋,手指在长安和范阳之间划了一下,道:

“而且你有没有觉得长安离这里太远了,两千余里,跑个单趟就要一二十天时间。要是真有什么事情等长安做出反应什么都晚了,鞭长莫及啊。”

“所以我觉得可以仿照东都洛阳在这里建设一座北都,辐射整个燕云十六州。如果可以甚至能把京畿迁徙到这里……”

“南方水网密布土地肥沃,而且又临海,可以发展海洋贸易。就算朝廷不管也能发展的起来。”

“北方不同,这里气候条件更差,如果朝廷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很难发展的起来……”

“想把这里发展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京畿迁移过去,作为政治中心所在地天然就有吸纳人才的功能,如此方能保证北方的发展……”

眼见他越说越离谱,李世民一脸无奈,终于忍不住出声阻止道:“行了行了,越说越没谱了,京畿之地岂是说动就能动的?还是继续说堤坝的事情吧。”

“呃……”岳山意犹未尽的擦了擦嘴角的唾沫星子,心中吐槽道,我说的这些可是未来几百年的发展方向,提前告诉你居然不停,切……

不听算了,继续说水库吧:“我只知道这里是最适合修筑堤坝的地方,至于如何修筑,我就不懂了。圣人可以请专业人员实地勘探拿出一个靠谱的方案来……”

“对了,今年开始我们就要往北方运送战略物资,为明年征伐高句丽做准备,这么大的物资调动很难瞒得住人。”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以运送修筑大坝物资为掩护,运输军需物资,如此一来就可以瞒过高句丽人了。”

李世民惊喜不已,刚才怎么没想到呢。真要修这个大坝,肯定是个大工程,动用几十万民夫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么多民夫吃的喝的用的,那都是海量物资,朝廷就可以借此光明正大的运送物资。

高句丽人一开始或许会有怀疑,可当他们见到大唐真的在修筑大坝,很快就会打消疑虑。

等到明年大唐真的出兵高句丽的时候,这些民夫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运送军需物资的民夫……

“好办法,看来这个大坝是不修不行了。”李世民欣喜的道。

“不止如此。”岳山继续道:“人口清查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清查出隐户八百余万人。”

“征用民夫的时候可以优先使用这些人,到时候直接把他们的户籍落在幽州。到时候给他们分发住所、良田、农具、种子,甚至可以在当地给他们娶妻……”

李世民摇摇头道:“想法是好的,可就怕他们有怨言。边关重地,如果民心有怨可不利于朝廷统治。”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岳山想了想道:

“可以多征用一些民夫,让他们轮流去大坝上服劳役。半年为一期,休息的人不让他们还乡,直接在当地给他们分发住所、土地、农具、种子等让他们在那里修养。”

“这半年时间刚好可以生产一季的粮食,如此轮番一两次他们就会对当地产生感情。到时候再把他们的妻儿老小接过去就可以了。”

“如果朝廷在给他们免除多少年赋税,甚至愿意把家眷接过去的做工给工钱。还可以在当地兴建学堂,让他们的子女都能读书识字……”

李世民无奈的道:“又来了,什么事情你都能玩出花来,修个水坝的事情你瞅瞅你整出多少事儿来。”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你的计划是好的,可如何实施?朝廷哪来那么多精力?又哪来那么多钱粮去做你说的这些事情?”

“而且明年还要攻打高句丽,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一旦战事拖延下去……”

战事拖延下去会怎么样?李世民没有说,但意思大家都懂,隋朝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岳山诧异的道:“你觉得高句丽之战会拖延很长时间?”

李世民愣了一下,道:“这不是很正常吗?隋炀帝倾国之力三次征讨都未成功,我大唐虽然比前隋强盛,但也不敢言一次就能灭掉它。”

“我的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疲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虽未成功,但也几乎耗尽了它的国力,至今未能恢复。明年我们出征的目的不是灭其国,而是消耗它最后的元气。”

“第二步才是灭国,以我大唐的国力很快就能发起第二次进攻,到时候国弱民疲的高句丽将无力阻挡我大唐天军。”

“两步灭国?哈哈……”岳山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李世民说攻打高句丽的具体战略,只能说计划的很好。

估计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就是这么想的,可惜的是高句丽的韧性超乎了他的想象,终其一生也未能灭掉这个大敌,还是他的儿子完成了这个功业。

但那是前世,这一世的大唐还需要用两步走吗?看来变化太快,李世民都有些认不清大唐的实力了。

“你笑什么,觉得我的计划不行?还是认为我灭不掉高句丽?”李世民生气的道。

“没。哈哈……”岳山有些止不住的笑意,连忙摆手道:“抱歉,有些失态了。”

“咳咳,我不是觉得你灭不掉高句丽,而是认为你太高看他们了。现在的他们在大唐面前就是一只蚂蚁,弹指可灭。”

“弹指可灭?呵呵……”这次轮到李世民笑了:“都说你在军事上是个理论专家,实际作战一窍不通,看来确实如此。”

岳山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眯眯的道:“要不我们打个赌吧?”

“怎么赌?”

“就赌我大唐能一波推平高句丽。”

“赌什么?”

“你要是输了就把渭水河到龙首山那一段赐给我,要是我输了就帮你把皇孙培养成才,如何?”

“呵呵……赢了你得地,输了当皇孙的老师,你又刷新了我对无耻的认知。”李世民都被气笑了。

“就问你赌不赌吧?”岳山淡笑道。

李世民脸上的讥笑渐渐消失,整个人陷入了思索,好一会才道:“你能把他教成什么样子?”

“寰宇全图现世大世之争即将开始,等到皇孙继承皇位那天世界恰好进入新时代。但我敢保证,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了解新时代。”岳山胸有成竹的道:

“只要你们不横加干涉,我会把他教成最适合那个时代的君主。让大唐更加的辉煌,走的更远。”

李世民缓缓的点头,道:“好,我答应了,不论输赢你都是皇孙的师父。”

“一言为定。”岳山笑的很开心。

“一言为定。”李世民同样很开心。

岳山教育徒弟的能力有目共睹,太子虽然有很多老师,可李世民很清楚谁才是其决定性作用的那一个。

其实不用他说,李世民也准备把皇孙交给他教导。只是现在皇孙还不满月,谈论此事为时尚早。但今天岳山主动提了,正好顺势把这事给定下来。

至于母子俩拜同一个师父……大唐的辈分已经很乱了,在乱一点也没关系。再说就是拜师而已,又是别的。

笑过之后,李世民问道:“你要那块地做什么?”

“仿照孔林给家族建一座墓地。”岳山道。

李世民愣了一下,不敢相信的道:“你要把家族墓地放在那地方?”

岳山疑惑的问道:“不行吗?”

“先不说风水。旁边是渭水河,另一侧是书院、医学院,你不嫌吵闹啊?”李世民道。

“哦,你说这个啊。我准备在那里搞个衣冠冢,实际上是把一些书籍之类的密封埋起来,免得这些书失传了。至于埋人的地方,会另选他处的。”岳山说道。

“你想的可真远。”李世民摇摇头。他有些无法理解岳山的想法,不过不管是埋人还是埋书,都随他的意吧。

反正岳山和李丽质肯定是陪葬皇陵的,至于岳家其他人埋在哪,李世民就不关心了。

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知道岳山的真实想法,如果知道了肯定会更加的惊讶。

岳山确实准备在那里搞个岳林,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种树,且种的都是银杏一类的长寿珍贵树木的原因。

但这里确实不是用来埋人的,而是准备藏书,防止这个时代的书籍失传之类的。

至于死后埋在哪,他早就考虑好了,不埋。

火化,骨灰扬了。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不想等到后世有人把自己的坟给刨了,把尸体放在博物馆展览。

当然了,这些是不能告诉李世民的,怕他误会,等将来要死的时候再留下遗嘱什么的。

“好了,现在可以说一说你准备如何一波推平高句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