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730 地位

文唐 730 地位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730 地位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怀疑岳山的解释。

天象和民间流传的谶语是两回事儿,天象是因长孙无垢的女子书院而起,昭示女性的地位会有所提升。

民间的传闻——这个问题就大了,又有不怕死的用天意来搞事情陷害皇室。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就此定案的时候,长孙无忌站了出来,问了一句:“这假谶语出现的时间也太巧了吧,刚好和天象相照应。”

不少人都心中吐槽心这老狐狸心够狠啊,生怕这件事情起什么反复,准备在朝堂上就把背后搞事情的人钉死。

这个问题不用岳山回答,傅奕就给出了解释:“民间有高人呀。雌鸡化雄之法都有人懂得,若非岳候出手解决,恐怕……”

岳山诧异的看了傅奕一眼,这老头比长孙无忌还狠啊。直接把这件事情和雌鸡化雄联系在一起,这是要坐死幕后之人的大逆不道之罪。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位太史令也是有苦难言。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先是雌鸡化雄,他们太史局束手无策在朝堂已经大大失分。现在又来第二次,要是没有岳山出手太子妃也危险了。

在他看来,背后那些人就是故意和他作对找他的难看,想必是恨急了那些人。

听到长孙无忌和傅奕的一问一答,群臣忍不住心惊肉跳,李世民的脸色也变得冰冷起来。

“着六扇门彻查此案,一定要找出幕后之人。”

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家也没心思开什么会了,快速处理了另外几个事情之后早朝就这样草草结束。

群臣匆匆离开,岳山则被单独留了下来。

紫宸殿李世民的书房,翁婿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坐着,没有人说话。气氛逐渐变得凝固,一旁伺候的赵蒙紧张的弓着腰大气都不敢喘。

岳山心中其实挺无奈的,他是真没怪李世民瞒着他。但一来气氛就变成这样了,根本就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他总不能主动说‘没事儿我不怪你’吧。转移话题说别的?又显得太过于刻意。所以只能保持沉默。

“咳咳。”最终还是李世民先忍不住了,干咳一声道:“翠岚,你是知道我的,事先不告诉你并非是不……”

岳山心道你开口就好,不过对方毕竟是皇帝不能真的让他道歉,所以不等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就打断道:

“圣人,我懂,一切都懂。你是大唐的圣人,一言一行必须从大局来考虑。偏听偏信本就是为君的大忌,你不告诉我才是应该的。”

李世民紧盯着岳山的眼睛,见他说的诚恳不像是反话,心中非常的欣慰,顺带还有了一缕愧疚。

多好的臣子啊,为了皇室都要面临绝后的危机了,还在一心一意为朝廷着想,要是满朝都是这样的臣子该多好。

“你能理解就好,有时候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几句话过后紧张的氛围顿时消失,一旁赵蒙松口气,心有余悸的擦了擦冷汗。心中对岳山也竖起了大拇指,好舔……不,大大的忠臣。

“民间有高人呀,有时候我真恨不得把所有涉及鬼神的书籍都销毁了。”李世民恨恨的道。

岳山吓了一大跳,连忙道:“别,圣人你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秦始皇就是因为烧了这些书籍才背上了焚书坑儒的骂名,你可不能再这样了。”

“嗯?”李世民惊讶的问道:“秦始皇焚书坑儒烧的不是反对他的儒生和百家典籍吗?”

“不是,他要真这么做了儒家的典籍还能完整的流传到现在吗?始皇帝一开始追求长生,后来发现都是假的,就把所有的方士和此类书籍给烧了。”

“所谓焚书坑儒不过是后人故意给他泼脏水而已,真正把百家典籍烧毁的是项羽。”

“当时始皇帝在咸阳建立了国家藏书馆,收集了百家典籍。项羽一把火把整个咸阳都烧了,所有的书籍也都付之一炬。”

“还有阿房宫也是假的,根本就没有这东西。秦始皇也是雄心勃勃的帝王,立志要建立千古基业,岂会在国家初立的时候修建那么大的宫殿。”

李世民的兴趣也被勾起,道:“传闻中阿房宫在骊山又是怎么回事儿?”

岳山道:“因为始皇帝确实在骊山大兴土木,不过修的不是阿房宫,而是他自己的坟墓。”

李世民愣了一下,不敢置信的道:“你说秦始皇陵寝在骊山?”

岳山道:“对,就在骊山。他的墓堪称……”

本来岳山还想吹嘘一下秦皇陵的宏伟,但话还未出口就猛然警觉,这要是让李世民知道了兵马俑什么的那还了得。

大唐也不是没有那个能力修筑一个超越兵马俑规模的陵墓,只是完全没必要啊,所以他及时把后半句给收了回来。

“堪称什么?”李世民追问道。

“堪称隐秘,但也是秦朝皇族的悲哀。”岳山道。

“为什么?”李世民不解的道。

岳山摇摇头道:“胡亥登基后为了稳住自己的皇位几乎把皇族杀绝了,包括公主。那些被残害的皇族尸骸都被一起葬在了秦皇陵。”

“而且为了不让人知道秦皇陵的位置,还把所有修筑陵墓的工匠全杀了。”

“但修筑皇陵动用的民夫数以十万计,不可能全杀了。慢慢的就有一些风声传了出去,只不过以讹传讹,就变成了始皇帝在骊山修筑了阿房宫。”

李世民感叹的道:“可惜了秦始皇一世英名,最后连自己的血脉都保不住,死后还要被人非议。”

感慨一番过后,李世民突然冷漠的说了一句:“秦始皇陵的消息要是传出去,所有人夷三族。”

赵蒙被吓的差点跪在地上,连连发誓绝不敢透漏半句。

一开始岳山还很奇怪,李世民为啥替秦始皇保密啊?但转念一想就明白了,以人及己物伤同类。他也怕自己死后被人刨了坟,所以才隐瞒秦皇陵给自己积阴德。

闲聊了一会儿之后李世民还是把话题扯回了最初:“这些方士有才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又无法禁绝,实在可恶。”

岳山摇摇头道:“圣人真以为这次的事情是民间方士推算天象才设下的局吗?”

李世民不解的,道:“此话何意?”

岳山道:“同样的一句谶语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法,相同的天象自然也可以得出不同的批语。”

“那些设局的人是如何猜到太史局给出的批语是哪一句,并设下圈套的?”

李世民豁然变色,道:“你是说太史局有内奸?”

岳山点头道:“必然是有人向外人泄露了太史局的批语,否则事情不可能这么巧。”

“咚。”李世民锤了一下桌子,怒道:“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来人,着六扇门拿傅奕下狱。”

岳山连忙道:“圣人不可,傅太史令是可信的,此事应当另有他人。我建议直接找到太史令问清楚都有谁接触到过批语,然后一一排查。”

“而且此事必须要快还要隐秘,我怕背后的人反应过来提前灭口。”

然而他们反应过来的时间还是太晚了,命令刚下去没多久就有消息传回,太史丞吴音当街被人刺死,凶手当场自杀。

刚刚查到的一点线索就这样断了,李世民又气又懊恼的道:“我真应该早早就告诉你。”

“事情已经这样了,多说无益。还是赶紧让人把吴音的家里搜一遍,看能不能搜出什么线索出来。顺便把太史局也清查一遍,万一对方是想嫁祸于人呢。”岳山道。

“我已经让他们去查了。”李世民道。

但他们心中都清楚,除非吴音留了后手,否则不可能查出什么东西来了。

雌鸡化雄那一次世家串联了许多人打冲锋,随便抓一个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藏在幕后的人。

但这一次不一样,幕后的人只是再背后传了几句谣言根本就没有露面。想通过谣言查到他们,几乎不可能。

唯一的线索就是太史局这边,结果也被死士给杀了。只要对方不主动站出来,朝廷想查到他们几乎不可能。

类似的无头案件实在太多了,大多数都无法查清楚,只能吃哑巴亏。如果硬要查,反而再次掉进了那些人的沟里。

他们就希望朝廷自乱阵脚,不理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查是最好的方法。

岳山转移话题道:“天象一出,娘娘的女子书院就要站在风口浪尖了。”

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男人是不会坐视女人地位提升的。他们不敢真的拿皇后开设的女子书院怎样,但口诛笔伐是少不了的。

不过他的关注点不是有没有人反对,而是:“女人的地位真的要提高了吗?”

岳山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识字读书的女子多了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部分女人的地位,但就整个国家来说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改变。”

“这么说吧,谁是这个家的顶梁柱,谁能让一家人吃饱饭不饿肚子,谁就是一家之主。”

“现在男人才是最主要的劳动力,女人体力上的劣势加上还要负责生孩子,是无法和男人媲美的。”

“除非哪一天世界发生改变,出现了许多女人也可以做还能赚钱的工作,她们的地位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其实就是生产力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力达不到,光靠几个人喊口号,不可能改变男女地位差别的。

历史上也是因为工业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女工。女人能挣钱经济可以独立了,自然就会谋求改变社会地位。

不过这一点已经超出了李世民的认知,他无法想象什么样的社会可以给女人提供那么多的工作机会,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

所以他只是摇了摇头,道:“部分女人地位的提升也是大事啊,朝廷应对不好可能会出问题。”

岳山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也没必要太担心,光靠娘娘的女子书院,没有十年半是不会有什么效果。到那个时候咱们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应对就可以了。”

李世民道:“也只能如此了。不过说起来,观音婢可是做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大事啊,她这个千古一后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岳山更干脆,直接道:“不是十拿九稳,是十拿十稳。就算娘娘从今往后什么都不做,靠之前的那些功绩也足够当千古一后了。”

原本的历史上她就是皇后的楷模,千古一后的最有力竞争者,更何况是这一世。

辅佐李世民就不说了,一手创造了黄商行这个庞然大物也不提。

那些真正前所未有的,让许多男人都汗颜的功绩:依托佛道寺庙道观建立的遍布全国的医馆、以稳婆为基础建立的妇科体系。

仅此两项就活人无数。

现在她还在不停的开设新的医馆,皇商行五分之一的收入都被投入了这个行业。如果不是医生的数量不够,医馆建立的速度会更快。

医馆的增多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出生率上升、死亡率的下降,人口正在快速增长。

有这个功绩在,谁敢抢她千古一后荣誉,会被其他人给骂死。

所以李世民的千古一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孙无垢的千古一后桂冠已经稳稳戴在头上了。

对自家媳妇这么快就达成了此项成就,李世民既高兴又羡慕。你说为啥前头要有个秦始皇和汉武帝呢,就很烦。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下别的事情。

比如李承乾在两湖道做的相当优秀,先交费安民,然后整顿吏治杀了一帮子贪官污吏。

然后又效仿岳山搞了个公审大会,把当地民怨极大的豪强恶霸给宰了。彻底震慑住了所有人,同时也收获了民心。

尤其是李世民满意的是,他没有急于求成搞一些大工程什么的,而是组织百姓开挖沟渠开垦良田,推广水稻种植什么的。

流民的安置和管理也非常稳妥,起码到现在没有发生过原住民和移民的大规模械斗之类的。

岳山也比较满意,但他满意的地方在于李承乾下令取消了所有关卡税。

行商从两湖道经过只收一次税,其他府衙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征收第二次过路费。

而且在这里发生的商业交易也只征收一次商业税,标准的十税一,不在征收其他任何杂税。

可以说李承乾准确抓住了两湖道最大的优势,并进行了正确的运用。有这条税收政策在,两湖道的衙门就坐等着数钱吧。

还有冯易开设的书院,也已经建设完成并招收了第一批五百名学生。

冯易确实有想法,他把书院建在了黄鹤楼山脚下,并取名叫黄鹤书院。完美蹭了一波黄鹤楼的热度。

北方的永定河大坝也已经开工修建,一开始高句丽和周围的契丹、室韦等势力还很紧张,以为大唐要对他们用兵了。

等他们见到真的在修筑大坝的时候,顿时一颗心就放进了肚子。在进行这么大工程的同时,大唐不太可能继续在这个方向开战。

而借着这个机会,大唐加紧了各种物资的运送。

还有就是吐蕃方向,刘兰和执失思力准备率青海道都督府的兵力入藏攻打吐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