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785 佛教入彀

文唐 785 佛教入彀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785 佛教入彀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就在岳山和玄奘见面之后的第五天,唐皇李世民为追念父母在长安城晋昌坊修建大慈恩寺,由玄奘主持寺务。

这件事情落实的非常快,太史局当天就根据风水选定了位置,第二天就拿出了设计图和施工方案,第三天工部的工匠就已经到位破土动工。

这个事情来的实在太快,大多数人都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帝这是准备做什么。但没有认为李世民是真的怀念父母修的,必然有深意。

别人不知道皇帝打的什么主意,有一部分人却心知肚明,那就是佛门。

岳山前脚刚和玄奘达成协议,后脚李世民就下旨给玄奘单独修建一座寺庙。其目的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本来还在犹豫的他们再不敢耽搁,纷纷前往长安和玄奘会面。

此时大唐对和尚的管制是非常严格的,离开寺庙必须有正当理由,否则要下大狱的。

这些和尚的借口是给先皇夫妻诵经祈福,顺便一起给在建的大慈恩寺祈福什么的。

对他们的目的李世民心知肚明,就假装不知道放他们过来了。

十五天后,大唐佛家各分支领袖相继来到长安城。

这么多大德齐聚京师,自然引起了不下的关注,都在猜测这些人想干什么。尤其是学术界,还以为他们又要宣战,都提高警惕做好了迎战准备。

不少人甚至找到了岳山那里,希望他这个新学领袖出面给佛家迎头痛击。

岳山只是告诉他们稍安勿躁,佛门这次不是来闹事的,让他们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不用管这件事情。

众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见他说的这么肯定也都暂时放下心来。

佛门这边和玄奘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谈判,具体情况岳山没去不知道。

但听说玄奘舌战群佛把一众佛门领袖辩的哑口无言。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众人,为什么他能徒步走到天竺,又凭什么从天竺取回真经的。

佛门内部达成了什么协议只有他们清楚,但三天后玄奘上书奏请抬释迦牟尼佛如圣贤祠,佛家各分支领袖皆署名支持。

这个消息一出大唐文化界就先不愿意了,你一个外来宗教凭什么加入我华夏文明的圣贤祠啊?

纷纷串联给朝廷上书请求驳回这个佛门的奏请,尤其是古学派反应尤为强烈,不少名宿甚至跑到当地的寺庙门口破口大骂。

新学派这方面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很多都要求岳山站出来反对。

这次岳山没有在找借口遮掩过去,而是放了一句话出去:既然你们觉得佛教是外来文化,那就把它变成大唐的一部分不就可以了吗。

变成大唐的一部分?众人疑惑了,怎么变?难道还能回到过去把释迦牟尼换成华夏人不成?

他们再想详细问的时候,岳山已经宣布闭门著书不问外事了。

经过他这么一出,新学派反对佛教的声音逐渐消退,反而开始研究起他这句话的意思来。

只是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始终不得要领。然而有时候人就是喜欢钻牛角尖,越是想不通就越是想琢磨。

有人把岳山的生平和所有书籍都翻了一遍,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和《华夏文明》里提出的‘老子化胡’思想有关系。

把佛祖是老子学生这一点坐实了,那佛教思想也可以勉强看做是华夏文明的分支。

很快又有人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解读,为什么岳山不愿意把佛教赶出去呢?原因在他之前的著作里也已经提到了,文化融合。

佛教传入中原数百年,已经和华夏文明深深的融合在一起,剥离出来代价太大。与其如此,还不如彻底把它吸收了。

越想他们就越觉得正确,最后得出结论,岳山那句话的意思是让他们继续宣扬‘老子化胡’的思想,把这件事情坐实。

于是新学派开始调转枪口,大肆宣扬‘老子化胡’的思想。并从佛经中找出许多与老子思想相近的经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佛祖创造这段经文的过程。

总之一句话,就是因为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佛祖才会产生类似想法的。

以前有人提‘老子化胡’的思想,佛教虽然不会明目张胆的反对,但私下也是抵制的。可这次佛教就和没听见一样,不管不问。

这就更让人误会了,联想到岳山先去见的玄奘,然后佛教各支领袖才齐聚长安。

众人都以为他敲打或者折服了玄奘,身边也压住了整个佛门。甚至还有人脑补出了岳山压服玄奘和佛门的过程,堪比前世的热血打脸流爽文。

这个传言一出,新学圈整个就沸腾了对岳山更加佩服,然后对宣扬‘老子化胡’思想更加的热情。

再说回朝廷,群臣对于佛祖入圣贤祠也是持三种态度,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无所谓的。双方相互争论一时间居然僵持了下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有些敏锐的人发现,宰辅部堂大佬都没有表态,要知道之前有人说要抬佛祖入圣贤祠,他们都是一口否决的。

这次却一直保持沉默而没有反对,难道朝廷风向要变了?

两天后朝廷终于下旨,准许佛祖入圣贤祠为佛圣。而且奇怪的是,没有给他排位,只说是圣,没说排在第几位。

众人更搞不清朝廷是什么意思了。

就在这个时候,玄奘代表佛门上了第二道奏折:

以十年为期,佛门每年捐赠给枢密院一百万贯钱粮,用以为大唐开疆拓土,并且天下佛门会给军队提供一切方便。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皆惊,佛门这是要疯了啊。

之前你们不是说众生平等,不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不是说不要杀生吗?这会儿怎么突然这么勇,出钱出力让支持大唐开疆拓土了?

而且你以一宗教身份支助朝廷……嗯,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朝廷问富豪借钱的事情屡见不鲜。汉武帝就经常干这种事情,甚至还公开卖官。

可佛门的动静太大了啊,每年一百万贯钱粮,真当钱不是钱吗。

而朝廷呢,二话不说就把这些钱给收下了,并下旨政事堂和枢密院共同成立一个部门管理这笔钱。

到了这个一步,再傻的人都知道朝廷有大谋划,反而不敢和以前那么闹了,都在观望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别人可以观望,有一群人却坐不住了,那就是道教。

本来他们高高在上坐看佛教的笑话,可转眼风云变化,佛祖入圣贤祠为圣,佛教还大出血支援朝廷开疆拓土。

这是要翻天啊。

让他们继续这么干下去,指不定道家又要被他们给压一头了。被打压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反压一头,道教自然不愿意。

不行,我们也要串联,我们也要搞事情,我们也要向朝廷表忠心。

半个月后,道教也上奏捐钱。不过这次他们捐给的是朝廷,而不是枢密院。同样是每年一百万贯钱粮,十年为期。

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李世民都惊讶了,然后笑纳了这一大笔意外之财。付出的只是公开表扬了一下道教有为国之心,朕心甚慰。

道教就好像是占了多大便宜一样,那叫一个高兴。

岳山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是觉得哭笑不得,道教这真是……上赶着给朝廷送钱啊。

这天,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垢和武畅一起过来探视李淑和李象。

不巧的是李淑在李丽质的陪同下去了医学院,李世民不想惊动太多人就没有过去,而是在家里等她回来。

不过今天刚好周末李象在家,就被抓过来考察学习效果。结果自不用提,千字文倒背如流,十以内加减法不用掰手指头张口就来。

而且一举一动都非常有礼貌,和小大人一样,和之前也判若两人。

长孙无垢和武畅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一个劲儿的称赞岳山教徒有方。李世民也是大为满意,对岳山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只有岳山心中暗笑不已,任你们智深如海,也被一个五岁多的小孩给耍了。

你道是为何?这话扯起来就有点长了。

岳山把李象带回来之后并没有亲自教导,而是和对待他爹差不多,取了个假名扔进了龙首山初级学堂。

说起假名,岳山还恶趣味了一把:武明空。

这货自从入学之后彻底放了羊,没几天就成了孩子头,天天带着一群小孩子惹是生非,成了老师眼中的搅屎棍。

问题是他很聪明,很快就找到了老师们的弱点。

只要学习好,犯错也不会受到太重的处罚。如果在老师面前表现的再有礼貌一些,甚至连处罚都不会有。

然后他在老师面前要多乖有多乖,挑不出一点毛病,学习成绩进步也非常快。

在皇宫里怎么都教不会的十以内加减法,到了书院几天就能娴熟运用了,千字文一周就背会了。

先生们对他是又爱又气。

对着一切岳山自然是看在眼里,却没有过问,只要他不干坏事,随他去。

今天他又把这一套拿出来忽悠李世民几人,果然又成功了。

不过毕竟是小孩子,安静了一会儿之后就坐不住了,眼睛开始乱飘。

岳山自然不会让他露馅,说道:“小象去看看你小姑姑她们回来没有。”

“好嘞。”李象从椅子上跳下来一溜烟跑了,不过因为太高兴他似乎忘记行礼告退了。

只是李世民三人正沉浸在孩子终于有进步了的喜悦之中,没有在意这一点。

等李象离开,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垢一眼什么话都没说,她马上起身对武畅说道:“畅儿走我们去淑儿和象儿住的地方看看去。”

武畅毫无所觉,还以为她真的要去后院,加上她也别想和皇帝坐在一块儿,压力太大了。当即就高兴的道:“好呀。”

等两人离开,李世民才问道:“佛教已经入彀,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夺取天竺?”

岳山摇摇头道:“圣人,欲速则不达呀。现在还不是取天竺的时候。比起天竺,西突厥才是当下的大敌。”

李世民不屑的道:“西突厥早已分崩离析,近些年又被我大唐铁骑接连击败,已经是日落西山。何来大敌之言?”

岳山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突厥在西域经营百余年,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被消灭的。”

“尤其是现在的西域诸国,和西突厥藕断丝连,一旦我大唐露出破绽,他们必会反戈一击。所以没有彻底击败西突厥,就谈不上稳住西域局势。”

“而且就算击败了西突厥,还要面临一个问题。战线拉的太长,补给会成为最致命的问题。”

“如果全靠就地征集粮草,恐怕会逼得西域诸国反叛。如果他们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背刺,后果恐怕会很严重。”

李世民纵使很膨胀,但该有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自然不会天真的认为别人不敢反,所以表情也变的凝重起来。

“那你说我们应该如何稳住西域诸国,又改如何解决补给问题?”

岳山早就有了腹稿,当即就说道:“想稳住西域诸国非常简单,无外乎威逼利诱,用强大的军队震慑他们,然后从国内抽调佛道两教大德前往西域传教。”

李世民不解的道:“为何要让佛道两家去?”

岳山道:“宗教最善于蛊惑人心,只要他们在传教的时候夹杂一些关于大唐的好话,就能影响到整个西域对大唐的态度。”

“而且圣人别忘了绿教,一旦将来我们和他们相遇,西域将会成为我们的大后方,为前线军队提供后勤资源。这里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我们要防备绿教偷偷的在西域传教,利用宗教策反西域诸国。”

“对付宗教最好的办法就是另一种宗教,我们有必要先利用佛道掌握西域人的思想。有机会甚至可以反过来入侵绿教势力,从根本上瓦解他们。”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回去我会和众臣商议此事。解决后勤的办法呢?”

岳山道:“圣人还记得宁远国吗?”

李世民道:“知道,就是汉朝的大宛,汗血宝马就是这里出产的。”

岳山道:“宁远国的地形就相当于大唐的关中,面积是关中的两倍。在这里移民屯田,不但能解决补给问题,机会成熟还能设道立州派遣流官。”

“真能做到这一步,西域将成为大唐的腹地,不用和像现在一样只能以藩属国的方式存在。”

宁远国的疆域就在费尔干纳盆地地区,而费尔干纳盆地就是中亚的粮仓,前世这里生产的物资养活了小半个中亚人民。

如果大唐能占领这里并移民屯田,后续设置州县派遣流官,西域真的会变成腹地,中亚也将会成为大唐的口中肥肉。

将来还可以从这里出兵进攻天竺,一举多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