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822 南洋养猪

文唐 822 南洋养猪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822 南洋养猪

两人正聊着,门外一名军士进来禀告了一件事情:

“大都督,我们的一支小队在吕宋岛遭遇土民偷袭。”

蔡阳却一点都不奇怪,问道:“战果如何?”

军士道:“我军奋起反击杀退了土人,但有七名士兵阵亡。”

听说死人了,蔡阳脸色陡然阴沉下来:“去查,派兵围剿。”

“喏。”军士马上领命离开。

“哎。”蔡阳叹了口气,对李孝逸说道:“梁郡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你们想建立封国没那么容易了吧。”

李孝逸疑惑的道:“这些土民对大唐很仇视?”

蔡阳点点头又摇头道:“他们并不仇视大唐,仇视的是大唐的军队。”

或许有人会疑惑,这是什么屁话,仇视大唐军队不就是仇视大唐吗。李孝逸却知道这其中的区别,道:

“为何会如此?难道之前大唐的军人屠杀过他们?”

蔡阳也没有避讳,直言道:“少数杀戮是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是他们仇视大唐军队的主因,而是有人在背后挑拨。”

“谁?”李孝逸问道。

“大唐的海商和世家豪强。”蔡阳说出了一个让李孝逸不敢置信的答案。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蔡阳道:“很简单,利益。之前大唐对南洋的统治非常薄弱,更多的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这里就是权力的空白地带。”

“那些海商和豪强就瞅准了这个空隙,提前一步在海岛上经营自己的势力,还和当地土民勾结在一起。”

“甚至很多嫌走海太辛苦的人干脆就做起了无本买卖,整个南洋一度海盗横行。”

“后来朝廷建立了广东海军,又建立了南洋海军,经过我们几年的清缴总算把海盗之患给灭掉了。”

“然后我们在关键的地方设立了海军衙门,清点所有盘踞在海岛上的海商豪强,对他们征收赋税。”

“此举激怒了这些习惯无法无天之辈,他们开始利用自己在海岛上的影响力挑拨土民和大唐海军的关系。”

“以前他们还不敢做的太过分,自去年朝廷决定在南洋分封诸侯国,他们就开始发疯了。”

“已经不只是挑拨土民和我们的关系,甚至这些袭击大唐海军的行动的背后就有他们的影子。”

“据我所知,他们还对土民说朝廷准备派人过来抢夺他们的土地,掳掠他们的女人和财富。”

“所以我才说,你们想要在这里建立封国,恐怕没那么容易。”

李孝逸听的是惊怒交加:“他们怎么敢,就不怕我大唐天军的雷霆之怒吗?”

然后又质问道:“大都督身为南洋海军统帅,难道就坐视此事发生吗?”

蔡阳没有生气,而是说道:“我能怎么办?这些盘踞海岛的势力背后都有人在支持,没有铁证的情况下我敢朝他们下手马上就会被弹劾掉脑袋。”

李孝逸并不认可他的解释,道:“那你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告诉朝廷?”

蔡阳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说?”

李孝逸皱眉道:“那朝廷怎么回复的?”

蔡阳淡淡的道:“朝廷没有任何回复。”

李孝逸不信的道:“怎么可能,这么大的事情朝廷怎么可能不管不问?”

大家好 我们公众 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 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 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

蔡阳道:“这你应该问朝堂诸公。”

李孝逸也渐渐冷静下来,道:“难道就这样任由他们作恶不成?”

蔡阳摊摊手道:“我就是一个粗人只会打打杀杀,动脑子的事情做不来。反正我就听上头的话,上头让打我就打,不让打我就装作没看见。”

李孝逸本来还有些生气,觉得这个人名不副实,甚至都有些怀疑这样遇事推诿的人怎么打出金银岛海战这种大胜的。

但仔细回想他最后那几句话,心中一动道:“如果朝廷下旨让您平叛,您能做到吗?”

蔡阳拍拍胸脯道:“那没的说,只要朝廷下令,我南洋海军五万将士一波就能把这些叛贼和土民推平。”

李孝逸深深的看了蔡阳一眼,哪还敢把他当成粗鲁之辈,这分明就是一个老狐狸。

他上书没有得到回应,就鼓动自己回去联合诸侯王一起上奏,让朝廷下令大开杀戒。

说白了就是想利用自己来对抗盘踞海岛的大小势力幕后的人。

然而人家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他还不得不这么去做。

因为人家只是大唐的海军都督,只要保护住航路,不让南洋脱离大唐的控制就行。

他们这些诸侯王是要在这里扎根生活的,必须要把这些逆贼打掉才行。要不然,说不定哪天正睡觉呢就被人把脑袋给割了。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个阳谋他都要接着,去和那些背后搞鬼的人对刚。

不过他并没有轻易相信蔡阳的话,有些事情必须要亲眼见到才行。

再说就算一切都是真的,自己就这样空口无凭的回去也无法说服那些人,必须要有证据。

最好把盘踞南洋的这势力都调查清楚,拿到更准确的数据。

而靠他带来的这些人显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必须要借助南洋海军的力量。

……

大唐帝都长安。

岳山走在花园池塘里的木桥上,一只手拿着一个陶瓷的小罐子,另一只手是不是从里面捏一点鱼食扔进水里,引来几十条各色锦鲤追逐。

刘仁轨则静静的跟在他后面,看着这一幕很是羡慕:“老师的清闲悠哉实在让人羡慕。”

岳山笑道:“呵呵,是吗?真让你过这种日子你肯定不愿意。”

刘仁轨苦笑道:“学生就一俗人,做不到老师这样闲云野鹤。”

岳山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不用羡慕旁人,岂不知你自己就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刘仁轨道:“老师教训的是。”

岳山回头看了他一眼,无奈摇了摇头,这徒弟年龄比自己还大,听他一口一个师傅的叫着真别扭。

但又必然不能不让他叫,只得转移话题道:“李孝逸应该到南洋了吧?”

刘仁轨回道:“算算日子应当是到了。”

岳山笑道:“不知道他知道南洋的真实情况会是什么表情。”

刘仁轨顺着他的语气打趣道:“想必是很精彩的,不知道蔡阳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得偿所愿。”

岳山走到湖心亭坐下,把鱼食罐放在桌子上,拍了拍手上的残渣道:

“呵呵……蔡阳这些年被那些盘踞海外的匪类恶心的够呛,好不容易有机会了肯定不会放过的。”

刘仁轨求教的道:“圣人为何要压着这件事情这么多年都不处理呢?”

岳山反问道:“你以为呢?”

刘仁轨思考了一番回道:“难道是因为这些人背后牵扯到的人太多,圣人不想因为他们引起朝局不稳?”

岳山摇摇头道:“你还是不够了解咱们这位圣人,连传承千百年的世家说动都动了,又岂会顾忌这些新兴的豪强。”

刘仁轨不解的道:“那是为何?”

岳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你知道养猪吗?”

刘仁轨先是不解,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道:“您是说……养肥了再杀?”

岳山点点头道:“我们接触南洋的时间太晚了,也就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在那里没有统治基础。”

“如果由朝廷做主导去开发会花费巨大的代价,一旦有所不顺还会引起朝野动荡。”

“放任这些不要命的豪强海商在南洋的猖獗行径,就是利用他们探路,朝廷一分钱不花就完成了对南洋的探索。”

“通过他们,也让那些南洋海岛上的土民了知道天下还有一个中央帝国大唐,让他们知道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大唐的领土……”

“有了这个基础在,后续大唐对那里的统治手段就能更加的多变。是剿是抚,是杀是留都可以相机而定。”

“而且这些豪强海商这些年想必也积累的不少的财富,等时机成熟把他们全抓起来宰了……用不了多久户部张尚书做梦都会笑醒的。”

刘仁轨敬佩的道:“圣人谋虑甚远,我等唯有叹服。”

岳山没有和他一起吹捧,而是道:“现在就是杀猪的时候,不论蔡阳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圣人都会找机会动手的。”

“区别是,如果他能主动抓住机会圣人会很高兴,对他的仕途有大好处。如果抓不住,就要大大的失分了。”

刘仁轨道:“我相信蔡阳的能力,必然会抓住这次机会的。”

岳山笑道:“我也认为他能抓住这次机会,不过你与其关注他,不如多想想自己。”

刘仁轨脸色一僵,然后苦笑道:“让老师看出来了?”

岳山道:“你本来就是个大忙人,又刚刚被提拔为副总参,如果不是遇到解不开的事情又岂会来找我这个大闲人闲聊。”

刘仁轨道:“老师您就不要在打趣我了,我正为此发愁呢。”

“您说圣人为何突然把我调到总参谋部来了?不搞清楚这一点,我心里面实在是不安啊。”

就在昨天,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刘仁轨被提拔为枢密院总参谋部第一副总参。

虽然带着个副字,却是正儿八经有实权的那种。

在总参谋部排行第二,整个枢密院排在第七位。

前面六个分别是枢密使李绩、副枢密使刘弘基、总参李道宗,分管南北二军的统军大将军,以及海军统军大将军。

对于一个后起之秀来说,能走到这个位置是非常惊人的,很多人都对此次的调任感到惊讶。

但没有人提出质疑,一方面是李世民的威望太高,二来是刘仁轨有能力且有功绩傍身,三就是因为他是岳山的徒弟。

但刘仁轨很慌啊,皇帝莫名其妙把他调到这个位置上必然是有原因的,可他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啊。

总不能跑到皇帝跟前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吧?那不是找抽吗。

所以他才跑过来请教自己的老师,在他心目中自己老师应该属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

岳山自然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说起来这个原因也让他很是唏嘘不已。

“圣人把你放到这个位置自然是有原因。”

“请老师指点。”

“圣人是想让你从繁琐的工作中抽出手来,专门为他做一份战略计划。”

刘仁轨惊讶的道:“战略计划?圣人准备对哪里动兵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岳山加重语气道:“阿拉伯帝国。”

刘仁轨道:“原本计划不是要到等到萨珊帝国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才出手吗?怎么突然提前了。”

岳山道:“理由你不需要知道,你尽快把计划写好。最多一年以后大唐必须要和阿拉伯帝国进行正面碰撞,所以你只有半年的时间写这份计划。”

“这……”刘仁轨眉头紧锁,身为战略制定者他很不喜欢这种计划外的战争。

就好比这次李世民突然对阿拉伯帝国动武一样,会打乱他们对西方战线的全部规划。

原本他们想先坐山观虎斗,给萨珊帝国一定的支援让他们坚持的更久,更多的消耗两个帝国的国力。

然后大唐抓紧开发西域,尤其是宁远地区的屯田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只要这里的屯田工作走向正规,就可以给远征军提供各种物资,让大唐的军队不用担心后勤问题。

等两个帝国两败俱伤的时候,养精蓄锐的大唐更容易获胜。

而现在,就要从内地调集更多的资源去西域,一路人吃马嚼浪费太大了。

可他知道,既然老师都这样说了事情就已经成了定局,自己必须要把计划书写出来。

写这种计划书他太擅长了,之前的东南二洲、北俱芦洲、天竺攻略、西域攻略以及坐视西方两大帝国厮杀的方案都是他带头做的。

要做这种方案就必须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有足够的了解。

这些年他通过朝廷的手段收集整个世界的信息,可以说是对这个世界了解最清楚的人之一。

他可以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作出最合理的规划,比如派遣多少人出征,携带多少军械武器,从哪里可以征集到多少粮草等等。

同时还要拿出一份乃至两份备用方案,确保谋一份方案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军有备用计划可行。

当然,他做的只是战略层面的计划,类似于总动员计划那种。并不是那种具体的战术计划,远程指导将领作战什么的。

这种作战计划根本就不可能,真要这样做了十有**会失败。

具体如何作战必须由前方将领自己相机而行。

但不要觉得他的战略计划没什么用,相反非常有用。没有这份计划再厉害的将领都没用,还没出兵的人都饿死完了。

但正因为他擅长做这种战略计划,才更加心疼,从大唐运送物资去万里之外的地方打仗,消耗太大了。

岳山也看出了他的想法,说道:“物资的事情你可以放心,皇商行准备把养生丹的价格降低十倍且无限量供应给西域各国,从他们那里换取大军所需的各种物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