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816 铁甲舰和杀戮

文唐 816 铁甲舰和杀戮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816 铁甲舰和杀戮

南洋某海域,十几艘大小船只在海面缓慢行驶。其中一艘长着大大的烟囱吐着黑烟,和别的船只有着明显的区别。

蔡阳和李孝逸就站在这艘船的甲板上。

李孝逸赞叹道:“蒸汽机战舰,纵使早已知道夏国公之才经天纬地,但每次见到这种利器依然让人觉得震撼。”

蔡阳笑道:“呵呵……谁说不是呢,神仙子弟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比的了的。”

李孝逸又疑惑的道:“只是此舰既然如此强大,为何不多多打造呢?以大唐的国力应当能让全军都换成这样的战舰才对。”

蔡阳有些失落的道:“枢密院、水师总部,甚至圣人都有这方面的计划,是夏国公不同意。”

李孝逸惊讶的道:“为何?夏国公应当是最支持的才对。”

蔡阳看了他一眼,才说道:“这些事情虽然不算机密但也本不应该轻易对人说的。”

“不过你我一见如故,你又是宗室就稍微给你说一些,可不要告诉别人。”

李孝逸正色道:“大都督之情孝逸记下了,今日之言必不入第三人之耳。”

蔡阳满意的点点头,他确实想和李孝逸交好。

原因很简单,这一家子和岳山的关系都非常好。要不是身份特殊不方便站队,李道彦都能算是岳山的铁杆盟友。

纵使两人在政治上表现的少有瓜葛,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人。

蔡阳也是岳系的干将,自然愿意和李孝逸这样连岳山都称赞的未来新星交好。

虽然都是一个派系的,但派系内也是有亲疏远近的。

至于李孝逸,自然也愿意和蔡阳交好,除了上面的因素之外他还多了一个理由。

蔡阳是南洋舰队大都督,整个南洋数千里海域都归他管辖,有他帮忙将来家族的封国会发展的更好。

双方这也算是你情我愿,友情增加的很快。

“夏国公正命人研究铁甲战舰,已经有了成果,用不了多久这些木壳战舰都要被取代。”

“以大唐现有的战舰已经足以横扫四海,就没必要花费那么多钱打造太多必将被淘汰的木壳蒸汽船。”

“现在这几艘也只是给各舰队进行日常训练,让大家提前熟悉蒸汽船是怎么使用的,好方便将来使用铁甲舰。”

铁甲战舰?李孝逸瞠目结舌,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这也太……厉害了吧。

用钢铁打造战舰,估计也就只有夏国公能想到这种主意了吧。听蔡阳所说,好像还成功了。

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见一见这种战舰了。

“夏国公果然不愧是夏国公,某佩服的五体投地。”

蔡阳却露出了神秘的笑容,道:“梁郡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哦?还请指教。”李孝逸问道。

“如果海军换装了铁甲战舰,那这些木壳船怎么办?”蔡阳意味深长的道。

李孝逸很是疑惑,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些木船怎么办那是枢密院和兵部的事情,问他有什么……不对。

他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捕捉到了蔡阳话里的意思。

这些退役的木制战舰自然不能扔了,放那烂掉也不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卖掉。

海军战舰的用料、工艺都是最好的,这些退役战舰甚至比新打造的商船都好用。

如果自己家族能买几艘,不管是拿来武装封国的舰队,还是用来改装成商船,那都是天大的好事。

想到这里,他朝蔡阳鞠躬道:“谢蔡兄提醒,此情逸记下了。”

蔡阳大笑道:“哈哈……都不是外人,这么客气做什么。”

李孝逸踩了踩脚下的蒸汽船,状若无意的问道:“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能买到这种船啊。”

蔡阳失笑道:“铁甲船的打造速度有点慢,想全部换装还需要几年时间。这些木壳蒸汽船海军还需要再用几年,给没有船的将士们训练用。”

李孝逸也不失望,道:“那也就是说几年后还有机会吗。不急,我等得及,只希望到时候蔡兄帮忙美言几句。”

蔡阳倒也没有拒绝:“如果上面真有这方面的计划,我必全力助梁郡公一臂之力。”

李孝逸笑道:“谢谢,蔡兄此言我记下了,将来可不能赖账。”

蔡阳正想说什么,就见到远处一艘快船一路疾行朝他们靠拢,就让人去问是怎么回事儿。

没多久快船就有一人登上蒸汽船,是一名信使。

“蔡兄有公务处理我就不叨扰了,我去下面看看船用蒸汽机和火车用的有什么区别。”李孝逸识趣的道。

“好,等会儿我去找梁郡公。”蔡阳也没有挽留。

等他离开信使才把带来的消息告诉了蔡阳。

云麾将军王大虎策反了盘踞凌牙门的王家大管事王表,拿到了王家违法犯罪证据,并在夜里抓捕了准备逃离的王应源。

看到这个消息蔡阳露出了狰狞的笑容:“终于抓到了一条大鱼,老子憋屈这么久,这次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去,请梁郡公过来,就说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他。”

李孝逸很快就又回来了:“不知蔡兄有何好消息要告诉我?”

蔡阳把王虎写的信函递给他道:“你看看吧,是不是好事。”

李孝逸接过来一看,也忍不住露出喜色:“真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某先谢过大都督及南洋舰队的将士们。”

“我代替兄长做主了,王家的产业全部折算成钱粮,一半捐赠给南洋舰队的兄弟们。”

蔡阳也忍不住动容,那可是至少十几二十万贯的钱粮,说给就给了?

“梁郡公此言当真?”

李孝逸正色道:“不敢诓骗蔡兄。我在南洋也已经两月有余,对将士们的辛苦也都看在眼里。”

“对你们的付出非常的感激,一直想为大家做点什么。只是能力有限,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这种方式了。”

蔡阳大笑道:“好兄弟,难怪夏国公如此盛赞于你,现在我总算是明白一些了,我代将士们谢谢你。”

李孝逸道:“是我应该谢谢你们才对。”

蔡阳道:“咱们也别谢来谢去了,都记在心里就行了。你说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李孝逸知道对方是在考校自己,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逃走的应当不只是王应源一人吧?”

蔡阳道:“确实不只是他一个,但背景这么深的他是第一个。”

李孝逸道:“搜集证据,连人证带物证一起送到京师去,咱们要把举刀的理由送到圣人手里。”

“然后封锁南洋,清剿所有盘踞在南洋诸岛上的势力。”

蔡阳似乎有些犹豫,道:“没有朝廷的旨意,这么做不好吧。”

李孝逸阴恻恻的道:“我们主动开战自然不太好,要是别人主动造反呢。”

蔡阳恍然大悟,举起大拇指道:“高,果然不愧是夏国公盛赞的大才,真是高。”

蔡阳在南洋经营了数年可不是开玩笑的,仗着官方的身份还是做了许多事情的。

比如对南洋的情况掌握的非常清楚,某个岛上盘踞着几个海枭,他们大致有多强的实力,背后是谁在支持。

这些信息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借着李孝逸的手送到京城去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一些更细的没有送出去。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公众号 现金/点币等你拿!

因为这些东西涉及到一些比较下作的手段,不方便让太多人知道。

比如他用某种手段把某个海枭的心腹策反,比如和海岛上的某些土著有联系。

这些事情平时都是悄悄做的,不为外人所知,现在就需要这些暗子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某个海岛上的土民部落,突然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围攻盘踞岛上的海枭。

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大唐水师恰好巡逻到了这里,听到了厮杀声,过来阻止杀戮询问情况。

土民就开始控诉海枭的罪行,海军一一查证居然是真的。

得,也别客气了,抓起来。

还有某海枭的心腹检举揭发他私藏兵甲弓弩训练死士,把地点和人数都说的一清二楚。

甚至连他们刻意制造仇恨,鼓动土民偷袭登岸海军的消息都有。

蔡阳听说后就一个字,查。

结果自不用多说,抓起来。

没多久诸侯王和朝廷派遣的第一批接管封地的人员也到达了。

浩浩荡荡数百艘大小船只,载着近十万人和各种物资到来,弥补了南洋水师人手不足的缺点。

并且这些人还带来了朝廷的旨意,彻查南洋逆贼。

双方一拍即合,对整个南洋进行了大清扫。凡是未在南洋舰队这里备过案的,一律剿灭。

主犯当场处死,资产封禁移交给诸侯王。

南洋这么大封出去的土地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那些还没有迎来自己真正主人的土地上面的海枭怎么办?

一样杀。

财产一半上缴国库,剩下一半所有出力的人一起平分。

得知还有这种好事,诸侯王那边别提多积极了。正发愁资源不足呢,这就有现成的便宜捡了。

而且他们对钱是最不感兴趣的,缴获的金银珠宝之类的都给了南洋舰队,他们只要资源和人口。

双方各取所需,配合的别提多开心了。

有人笑就有人哭,盘踞南洋海岛上的海枭们就成了惊弓之鸟,想出各种办法逃命。

可是在朝廷的绝对实力面前都是徒劳无功。

屠刀一旦扬起,很容易就会失控。原本只是杀海枭,但南洋舰队对某些土民也是充满了仇恨,顺道一起给屠了。

一开始诸侯王还有些不乐意,觉得这样杀伐太重了,不吉利,传出去也不好。

但是当他们在部分土民那里搜出大量金银后就闭嘴了。

啥,不吉利?我们要相信科学。

对名声不好?犯我大唐着虽远必诛。

一时间整个南洋都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这一轮杀戮整整持续了半年多。

具体死了多少人没人知道,知道的人也都永远把真相埋在了心里,大家都不知道就等于没杀。

但有一点变化很显著,就是曾经遍布海岛的土民突然少了许多……准确的说是只剩下了不足五分之一。

在蔡阳和诸侯王给朝廷的联合奏报里这些土民不是死了,而是被海枭欺凌躲进深山老林里去了。

当然了,这些人可不只是无脑杀戮,各种各样的铁证都被收集的很整齐。

谋逆、杀人、偷税漏税、袭击官兵……反正怎么严重怎么来,每一家都背着几十条杀头的罪名。

非但如此,还把这些人的幕后之人也挖了出来,证据一并送到京师。

他们在南洋掀起血雨腥风的时候,京城也不太平。

朝廷先是提前半个月公布了第二批封赏名单,果然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没有担任要职的侯爵及以上贵族全都在分封之列。

这就是一剂强心针,让这些权贵更加激烈对南洋海枭势力发起攻击。

随着一份又一份的证据传来,越来越多的藏于幕后的权贵、世家豪强被揪出。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头路好走了。诸侯王调转枪口,开始那这些幕后势力开刀。

琅琊王氏这个传承上千年,出过几百位名人几十位皇后的庞大世家第一个被诸侯王给推倒。

而且王家更多违法乱纪的罪证被搜出,让那些想为他们说话都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最后还是太子觉得不能牵连过重,只诛杀首恶,其余人等既往不咎。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收回琅琊王氏所有的特权,没收他们的大部分财产,只留下少部分给他们以作生计使用。

在太子的一再求情下,皇帝才不得不改变了主意。但又补充了一条处罚,把琅琊王氏分拆成数支迁移到天下各处安置。

这件事情让李承乾收获了巨大的声望,朝野无不称赞其乃仁厚之君,有此储君乃万民之福。

琅琊王氏这样的千年世家毫无抵抗的被推倒,再次让天下人明白了一件事情:

皇权已经彻底压倒了世家。

这对世家的威望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而那些和南洋海枭有瓜葛的人再也坐不住了,四处奔走寻求生机。

岳山也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对于这个结果他一点都不惊讶。

皇权和权贵阶层连手,收拾世家豪强不说轻而易举,也不会有多大的难处。

同时他也加快了推动寒门出身的科举官员,让他们私下串联准备上书朝廷废除免税特权,改为提高俸禄 奖励金钱。

不知不觉时间就进入了六月份,正忙碌的岳山放下了手中所有的工作,留在家中陪伴李丽质。

孩子就要出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